分享

草莓叶斑病辨别、发病规律及防治方法指南!

 蜜蜂TV 2019-05-20

草莓细菌性叶斑病,别名角斑病、角状叶斑病,寄主非常广泛,可以为害浆果类、十字花科、豆科、茄科等多种农作物。

在草莓上有哪些危害症状呢?

主要为害叶片。初侵染时在叶片下表面出现水浸状红褐色不规则形病斑,后扩大成呈角形叶斑。病斑照光呈透明状,但以反射光看时呈深绿色。后期病斑融合成一体,渐变淡红褐色而干枯;湿度大时叶背可见溢有菌脓,干燥条件下成一薄膜,病斑常在叶尖或叶缘处,叶片发病后常干缩破碎。严重时生长点变黑枯死,叶柄、匍匐茎、花也可枯死。

有什么发病规律?

发病适温25-30℃,高温多雨,连作,地势低洼,灌水过量、排水不良,人为伤口或虫伤多者,发病重。

如何预防呢?

一加强检疫:加强植物检疫,防止病原菌随种苗传播蔓延。

二农业防治:合理轮作,水旱轮作最好。

移栽前3天,喷施一次防病治虫的混合药剂,带土移栽、带药移栽,移栽时淘汰病、弱苗,这是防治病虫害的重要措施之一。

清除枯枝病叶,田间及四周杂草,减少病源和虫源。减少植株伤口,及时防治虫害。加强肥水管理。苗期小水勤浇,降低土温,雨后及时排水,防止土壤过湿。采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增施微生物菌肥,平衡氮磷钾肥,添加适量微肥,加强田间管理,培育壮苗,增强植株抗病力,有利于减轻病害。

三化学药剂防治:定植前每亩穴施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或40%拌种灵粉剂750克。方法:取上述杀菌剂750克,对水10公斤,拌入100公斤细土后撒入穴中。

发病初期可用药剂进行喷雾防治,可选药剂:20%噻唑锌悬浮剂300-500倍液,50%春雷·王铜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77%氢氧化铜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每7-10天喷1次,连喷2-3次,注意药剂交替使用。采收前3天停止用药。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