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代,没有比看露天电影更令人兴奋的了。银幕四角用绳子撑开,上面两边系在高的杆子上。听说邻村要放电影,即使走好几里路,仍旧兴奋地拿着手电筒出发,电影结束了还赖着不走,直到放映员收完家伙,才恋恋不舍的回家。 图为一个老大爷推着一辆小推车载着两个孙子到街上遛弯,经过一家卖牛羊肉的店铺,那时候牛肉一斤是1.80元,羊肉一斤是1.95元,店铺窗口外站着两个准备买肉的妇女。老大爷推的这种小推车在八十年代满大街都能看到,当时这种小摊车不只可以用来带孩子遛弯,还可以用来拉煤运货,对那时候的人来说是一个珍贵的回忆。但是现在市面上已经看不到这种小摊车了,都被各种婴儿车替代了。 街上,一对夫妻骑着一辆三轮车在街上摆了一个卖水果和汽水的摊子。车上放了一块大木板,木板上放了一筐苹果和几筐北冰洋汽水以及可乐,在旁边的一棵树上挂着一个小黑板,黑板上写着价格,苹果一袋1元,北冰洋汽水和可乐分别是0.25元和0.35元,那时候的饮料比较少,当时最火爆的就是北冰洋汽水,北冰洋汽水占据了市场的统治地位。 这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两个农村妇女抬着一台缝纫机,她们的脸上可以看出十分高兴,对于那时的人来说缝纫机可是家里的一个大件儿,在农村来说当时能买得起缝纫机的家庭算是比较富裕的,家里做衣服就全靠它了。 城市胡同里的邻居们正在打麻将,傍边的孩子直接在地上的草席睡着了,对于那个没有网络的年代,这也许是最好的休闲时光。 80年代的理发师们都是在大街上放个凳子就开业,那时的理发店几乎很少,理发师都是挑着理发工具走街串巷,而且还可以“上门服务”。 图中这是在给孩子称重量,八十年代没有什么电子秤,那时的人们都喜欢在孩子满月货值周岁的时候给宝宝称称重量,很多八零后都被这么称过,真不知道图中的孩子有多难受。 |
|
来自: kanglanlan >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