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深度解析网球正手击球原理 这样去打造完美动力链

 千里马33738602 2019-05-20

第一次打网球时,几乎所有人击球都是用小臂和手腕去控制球拍击球,把球能打进界内都很不容易。这是非常自然本能的行为因为人类用手握住球拍,手部肌肉和小臂肌肉最先发力参与控制,这个阶段无法要求全身协调发力准确击球。

但是网球拍的重量(300g)相比起乒乓球拍(170g)和羽毛球拍(100g)重的多,同时网球重量(57g)相比乒乓球(2.7g)和羽毛球(5g)也更加沉重,以及还有网球落地后弹跳的难以把握,不少初学者可能球都打不到,何谈乐趣,第一次尝试可能就会让一大批初学者选择放弃。

对于那些第一次尝试没有放弃的初学者,通过努力实践,开始可以将球回击过网,慢慢感受到网球的乐趣,于是开始探索如何打的更好,网球击球的本质是什么。那么这篇文章送给在网球之旅的你我,希望在有限的篇幅内探讨清楚网球正手击球原理(动力链分析)。

一:何为动力链?

kinetic Chain

1955年Arthur Steindler博士改编了机械工程师Franz Reuleaux的理论后,有关解剖学的动力学链的概念就此提出。Reuleaux指出,一系列链条通过销接头连接,这些联锁接头创建一个系统,一个接头的移动影响另一个接头在动力连杆内的移动。Steindler博士认为,人体可以被看作是一个由一系列关节连接的刚性、重叠部分组成的系统,统称为运动链。

个人理解就是假想为一条铁链,通过销接头连接,如果一环动会影响下一环,直观来看流星锤就是一个理想模型。

流星锤使用方法是握住铁链底端,通过旋转舞动铁链另流星锤速度加快,动力从铁链底端经过链条不断传递至流星锤,这个链条就是形象的能量流,流星锤破坏力巨大,伤人于三尺开外,几近失传。

二、人体动力链分析

人类是非常复杂充满美感的组合体,生物力学多少本书都讲不完,以下浅谈人体。人体运动系统包括人体各系统协调运作,其中最主要的几个部分是关节,肌肉,神经。

人体的鞭打与鞭子发力是有区别的,鞭子本身并不发力,人体各个链条可以通过肌肉收缩主动发力,这样来看人体就像是一个每一个环节可以主动发力的鞭子。

(1)关节链

从上图可以看出,这些可以独立运作的关节称为链接,类似于一个独立链条。人体的运动涉及到各关节的协调运作。

(2)肌肉链

除关节链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链为肌肉链,肌肉链的主要功能是储存释放和传递能量。肌肉链包括协同肌,肌肉吊索和肌筋膜链。筋膜功能也是如此,起到储存释放和传递能量。

(3)神经链

高中生物学习的膝跳反射就是一种保护性反射,它使肢体从伤害性刺激上缩回,以保护肢体不受损伤。感知运动链包含反射稳定链和感知运动适应链。 反射稳定指在无意识的状态下, 肌肉维持人体平衡或稳定而进行自发收缩,如失去重心时,肢体肌肉自动收缩使身体恢复正常姿态。

三、具体实例分析

请出费天王作为例子,通过APAS系统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人体骨骼的协调运作。老牛的正手协调而高效,被人们称为“上帝之手”。那么动力链是如何传递呢?下文具体分析动力传递过程。

(1)蹬地。假想一下太空网球比赛是什么样子?人体漂浮在空中,一个网球晃悠悠飘过来,根据动量守恒,人每打一个球都会向后漂浮。没有了地面作为支撑,击球力量来源基本是小肌肉群收缩发力,击球一定虚浮无力

(2)腿

力量从地而起,发于腿,蹬地开始后能量从脚到腿传递,层层递进。

(3)核心肌群

核心通常上指躯干,包括脊柱和骨盆及其周围的肌群。ISAACS LS认为:核心肌群有腹直肌、腹横肌、背肌、腹斜肌、下背肌和竖脊肌,并且髋关节周围的肌肉——臀肌、旋髋肌、股后肌群也属于人体的核心肌群。

核心是腰、骨盆、髋关节形成的一个整体,是指人体的中间环节,具体是肩关节以下髋关节以上包括骨盆在内的区域,所包含肌群有背部、腹部和构成骨盆部的所有肌群。

人体的核心部位正好是处在运动链的中心环节,对于竞技运动中力量的产生、转换、传导起着重要的作用,强有力的核心肌群对运动中的身体姿势、运动技能和专项技术动作起着稳定和支持作用。

同时也是整体发力的主要环节,对上下肢体的协同工作及整合用力起着承上启下的枢纽作用。网球的挥拍“鞭打”动作,都需要核心稳定力量的参与,它可以将下肢和躯干肌的力量快速准确地传递到上肢,集结全身的力量于“鞭打”的动作。

研究认为,在网球运动员挥拍击球的动作中,髋部和躯干的力量占整个球力量的50%。教练常说转腰转体,实质上就是转髋,通过扭转核心肌群释放势能。

(4)肩

肩髋角是研究网球生物力学的名词,指击球的挥拍阶段,肩部的肌肉拉伸是肩部转动大于髋部,肩与髋轴线间夹角称为肩髋角。上图可以看出老牛的正手击球转肩非常充分,肩髋角接近90度。肩膀看球就是充分转肩的一个表现。

(5)手臂

很大一部分业余网球爱好者喜欢用手臂击球,认为打不好球大部分原因是手感不好。那些喜欢模仿费德勒的业余选手包括自己大部分都在甩胳膊发力,表现为球不扎实发飘。其实研究表明手臂力量大概占击球力量的百分之30,手臂的小肌肉群大部分是起稳定控制的作用。

如果一味甩手臂或是过分依赖手臂发力,容易得网球肘及各种伤病。正手无比流畅,是因为动力链传递效率很高,手臂更像是“顺势而为”。

四、小结

看职业选手打球,正手就像一条鞭子一样无比流畅。反观自己打球,腿也蹬了,髋也转了,肩膀也转了,手臂也很放松,球质也就那样,连职业选手的十分之一都不如。

想想看可能是因为自己肌肉强度不够,动力链不够流畅造成的。如果手臂先发力,那么下半身无论怎么发力只会与手臂力量产生冲突。如果转肩快于转髋,那么髋部的力量自然无法传递。

职业选手的发力顺序加速时机无比精确,无比顺滑自然,这是他们从小练习反复训练的结果。对于业余选手来说,身体动力链肯定有所断裂,有所脱节,动能传递效率低下。下图可见力量传递间的正确关系,高质量的击球必然是动力链高效的传递的结果。

其实不管是费德勒直臂正手索克式正手,他们的共性都是动力链顺畅且高效的,本质没有区别。看着职业球员流畅地发力充分体现了人体之美,一条看不见的能量流在他们体内汇涌流动。对于我们业余选手来说,只有勤加练习才能向更高水平靠拢,才能拥有属于自己的流畅动力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