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有哪些已知的超乎人类认知的史前文明?

 伟天英 2019-05-20

在徐达斯所著《世界文明孤独史》中有如下描写:

考古学家发现了一个隐藏了5000年之久的文明,这个文明并不是外来人入侵的结果,而是印度次大陆这块神秘土地上的自身产物。

它拥有庞大的城市,近乎完美的城市规划,有自己的文字,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甚至统一的度量衡与先进的科技知识…

这里就是哈拉帕与摩亨佐·达罗。摩亨佐·达罗是一座闻所未闻的公元前3000年的城市。

这座城市拥有非凡的整体规划,如同中国的紫禁城——一条南北向的长长的中轴线(宽达30英尺的大马路)贯穿整个城市街区,每过200码左右就有一条东西向的小街与之呈直角相交,一张由宽5—10英尺的小巷组成的庞大路网连接了各个街区。

房屋一般至少有两层,用火烧砖砌成,砖高、宽、长的比值一律为1∶2∶4。马歇尔认为砌砖的精细程度几乎无法再提高了。房屋设计精细,采光和透气性都很好。整个社区使用覆盖式下水道,很多人家都有自用的水井,而社区的水井则位于主要街道的沿线,构成了上古世界里独一无二的公共供水和卫生系统的一部分。城市中的生活垃圾则倾倒于指定的存放地点,再集中运出城外进行掩埋。

当欧洲人还生活在森林里,中国的第一个王朝夏朝远没有开始,仍处于石器时代的时候,摩亨佐·达罗已经拥有了远古世界最先进的供水和排污系统。

在摩亨佐·达罗,一个水井网络为每个街区提供方便的淡水来源。几乎每家都有沐浴平台、厕所。城中还有一个范围广大的排水系统将多余的水排走。在城市公共部门的正中心,还有一座被大建筑群包围的砖砌大水池,蓄有一池深水,它在当时绝对是一个技术上的奇迹!考古学家推测这里原来是寺院或者祭司们的住处,因为这种类型的用于宗教洗礼的水池,在现代的印度教寺院中依然存在。

这座城市的居民用水量如此巨大,以至于考古建筑师迈克尔·詹森说他们是最早跨越“将水作为基本的必需品和作为奢侈品加以挥霍”的界线的人。清洁和沐浴似乎已经上升为他们宗教生活的一部分,就像今天的印度教徒,把外部身体的清洁当做培养内心神性的手段,因此,一天沐浴2—3次是最起码的要求,一个祭司甚至在大小便之后都要沐浴或净足。

哈拉帕与摩亨佐·达罗的居民使用同一种类型的陶器和标准化的铜及灰燧石工具,佩戴黄金、红玉髓、贝壳、赤陶、天青石、绿松石打造的装饰品。由于物品交换的需要,印度河文明使用大量的度量衡器具,出土的砝码具有二进制的特点,重量比为1∶4∶8∶16……但是到64时,砝码重量又变成了十进制,因此有学者认为印度先进的数学就源于印度河文明。

最关键的是,考古学家也挖掘出了哈拉帕文明的精神世界——他们的宗教信仰,竟然与今天印度人的信仰特征有着惊人的相似性。

就迄今为止的考古发现来看,印度河文明(Indus Civilization)的高度、深度、广度和悠久度远远超过了我们的想象。

印度河文明区域拥有良好的生态坏境,由于高山融雪和热带季风两种降水补给,使得这里水量丰沛,可达2070亿立方米。这里还有十分丰富的自然资源,尤其是矿藏资源,主要有铜、天青石、锡和玛瑙。印度河文明鼎盛于公元前2600年的哈拉帕文明,但其根基可以追溯到公元前6000—7000年[例如梅苏赫尔格尔(Mehrgarh)、瑙莎罗(Nausharo)等地的史前文化],并且各文化层之间具有明显的连续性。在哈拉帕时期,出现了装备有洗澡间、卫生设施、排水槽的砖砌房屋,经过严密规划和布局的城市、街道、社区,高度发达的城市供排水系统,城堡和大型宗教性建筑,以及用于远洋贸易的大型仓库和船坞。在印度河流域,1500余个聚落已经被发现,它们分布于大约68万平方公里的范围内,但实际上印度河文明向东和向南拓展,远远超出了印度河流域,总的覆盖面积可能达到130万平方公里。从地理上来看,哈拉帕文明的面积大约是同一时期的埃及古王国的两倍、苏美尔和阿卡德的四倍。虽然没有留下像古埃及金字塔或苏美尔塔庙那样的宏伟建筑,但印度河文明的城市建设、分工管理,以及手工业和海陆贸易极为发达,其全部城市文明的复杂性,远非西亚和北非所能望其项背。大型城市比如哈拉帕、摩亨佐·达罗、甘瓦里瓦拉(Ganweriwala),居住人口四五万,无疑是当时世界上最大规模的都市。

农业方面,印度河文明使用犁耕,土地耕作呈十字交叉状。冬季作物主要有大麦、小麦、芥末、亚麻、豌豆、小扁豆、鹰嘴豆等。夏季作物主要为芝麻、棉花、大米、小米、豆类等。牲畜主要有瘤牛、绵羊和山羊。

手工业方面,印度河文明有制作玉石、玉髓、玛瑙、海贝等装饰品的高超技艺,尤其擅长制作珠子和手镯。印度河流域进口从阿富汗开采的天青石和从德干高原开采出的玛瑙,经过加工后输出到两河流域。印度河文明还生产青铜器、印章、彩陶。印度河工匠是远古世界最富有创造力、技术最高超的工匠之一。他们使用复杂的技术程序和专门的窑炉,把原材料制成全新的生活用品。较为惊人的是,印度河铜锯竟然与现代的钢锯一样锐利,这表明印度河铜匠可以生产出同钢一样坚硬的铜。用湿黏土高温制成的石镯和石环可谓独一无二,其技术在印度河文明末期便已消失,考古学家经十余年实验,至今仍无法完美复制。

事实上,越来越多的考古发现证明,通过史前最早的世界性海洋贸易体系,印度河谷文明或原始韦陀文明(Proto-Vedic Civilization)影响所及,向西越过中亚、西亚,沿着波斯湾、北非海岸直到地中海,向东一直延伸到东南亚直至长江流域的诸多地区。并且,与埃及和西亚相比,印度河谷文明具有与众不同的特征:很少发现武器和屠杀、奴役的痕迹;财富分配相对平均,几乎不存在极富和极穷的分化现象;有一套以手工饰物(诸如手镯、项链)标示阶层和身份的礼制体系。总之,这是一个以祭司和圣王(Rajarshi)为中心,拥有高度发达的农业、手工业、商业、王制、灵知的远古高级文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