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而知天命。 贾平凹先生,已经过六奔七了。 都说人活着,就像写一本书。那么贾平凹先生一辈子写了这么多本书,或许是真的历经人生百态,知天命而不畏惧了。 贾平凹的书,说实话,文字不算美,甚至有点太接地气,特别是三五不时的荤段落,让很多人评价他:“俗”。 然而,喜欢他的,就偏爱他的“滋味”,正如他自己所说: “在屋前种一片竹子不一定就清高,突然门前客人少了,也不是远俗了。还是平平常常着好,春到了看花开,秋来了扫落叶。” 人活着,进一步是雅,退一步是俗。闹市红尘之中,像贾平凹这样的逍遥快活之人,怕是少了。 01 |活着活着,孤独就来了| 弱者都是群居着,所以有芸芸众生。 ——《孤独地走向未来》 睡在哪里不都是睡在夜里? ——《孤独地走向未来》 住楼就住顶层,居高且能望远;看戏就坐后排,看不清戏却看得清看戏的人。 ——《自在独行》 02 |想着想着,心上人就来了| 心上有个人,才能活下去。 ——《病相笔记》 听人说,突然地打一个喷嚏定是谁在想念,打两个喷嚏是谁在咒骂,连打三个喷嚏就是感冒呀。唉,宁愿感冒,也不去追究情人和仇人了。 ——《六十年后观我记》 把擀杖插在土里,希望长出红花。把石子丢在水里,希望长出尾巴。把纸压在枕下,希望梦印成图画。把邮票贴在心上,希望寄给远方的她。 ——《废都》 03 |走着走着,就进了名利场| 名场利场无非作戏,做得出泼天富贵。冷药热药总是妙药,医不尽遍地炎凉。 ——《秦腔》 够义气的人都是恶人,他要对你好了,割身上的肉给你吃。 ——《秦腔》 好多人在说自己孤独,说自己孤独的人其实并不孤独。 孤独不是受到了冷落和遗弃,而是无知己,不被理解。 真正的孤独者不言孤独,偶尔作些长啸,如我们看到的兽。 ——《自在独行》 04 |我想和这个世界聊聊| 人过的日子必是一日遇佛,一日遇魔。 ——《老生》 在这个世上欺骗的事也太多了,真的也成假,假的也做了真,甚至自己也需要欺骗自己,我还不是常常这样? ——《白夜》 我见过相当多的郁郁寡欢者,也见过一些把皮肤和毛发弄得怪异的人,似乎要做孤独,这不是孤独,是孤僻。他们想成为六月的麦子,却在仅长出一尺余高时就出穗孕粒,结的只是蝇子头般大的实。 ——《孤独地走向未来》 05 |讲人生,行于天地间| 善或许得不到回报,但可以找到安慰。 ——《带灯》 人生得也罢,失也罢,成也罢,败也罢,只是心灵的那泓清泉不能没有月辉。 ——贾平凹 当一个人在饥饿的时候盼望的是得到面包,而不是盼望神从天而降,即便盼望神从天而降那也是盼望神拿着面包而来。 ——《带灯》 他的脚步沉重,世上最沉的是什么,他知道了,不是金子,也不是石头,是腿。 ——《秦腔》 06 |年轻人,你为什么不高兴?| 世上有许多事都被疏忽了,每个人都在呼吸,不呼吸人就死了,可谁在平时留意过自己每时每刻进行着一呼一吸呢?好像从来就没呼吸。 ——《高兴》 何必计较呢?遇人轻我,必定是我没有可重之处么,当然我不可能一辈子只拾破烂,可世上有多少人能慧眼识珠呢? ——《高兴》 人既然如蚂蚁一样来到世上,忽生忽死,忽聚忽散,短短数十年里,该自在就自在吧,该潇洒就潇洒吧!各自完满自己的一段生命,这就是生存的全部意义。 ——《看人》 07 |有一天,我突然老了| 这是没办法的,谁都要离开这个人世的,如果人世真是这么的好,你总不能老占着地方不让别人来吧! ——贾平凹 我这般年纪了,在外随便惯了,在家也充大惯了,让我一副奴相去逢迎,百般殷勤做媚态,一时半会儿难以学会。 ——贾平凹 一直以为身子里装着一台机器,没想到还似乎住了个别的,或许是肠胃里,或许是喉咙里和鼻腔里,总觉得有说话声。说些什么,又听不懂。 ——《六十年后观我记》 书案上时常就发现一根头发,这头发是自己的,却不知是什么时候掉的。摸着秃顶说:草长在高山巅上到底还是草,冬一来,就枯了! ——《六十年后观我记》 脚老是冷,尤其怕风,睡觉首先得把被角窝好,但弄不明白往往脚上不舒服了,牙咋就疼。疼得拔掉了四颗,从此少了四块骨头,再不吃肉。 ——《六十年后观我记》 很难讲我是不是真的读懂贾平凹了,但同作为陕西人,我读懂了他的“乡土情结”。 和路遥一样,贾平凹不造作,不装腔作势。他写秦腔,写黄土高原,干净又虔诚。 当我再读贾平凹的时候,我深刻地意识到:从泥土中来的人,最终还是要回归到泥土中去的,不管是肉体还是灵魂。 在贾平凹五十岁那年,他很可爱地说:“我今年五十岁,到了五十,便是大人,可以当众说些大实话了。” 实际上,他说了一辈子的大实话。 最妙的,是他的六字真言:想开,看开,放开。 是啊,人生短短几十年,不羡慕别人辉煌,不喟叹世态炎凉。 我想,老先生写了大半辈子,掏心窝子的话,大概就是这六个字吧! 与君共勉。 |
|
来自: Zhanjh1936 > 《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