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刘殿中—风尘足迹:7.河北象棋队的崛起

 风吟楼 2019-05-20

刘殿中——风尘足迹

作者:  殷波  

原载于《棋艺》2005年 05~08期

7.河北象棋队的崛起

1977年刘殿中 29岁,这年1月间他结了婚,成家之后他自然要立业了。

唐山大地震,刘殿中虽然没有被砸伤,但震后他的棋艺却出现了滑坡,用他的话说就是“下棋时老是找不着调”。此时,他并没有过多地考虑如何改变这种状况,而是把主要精力用在了筹建河北省象棋队上。

就在 1977年的年底,邯郸市体委举办了“邯郸杯”全国象棋邀请赛。全国各地的高手除杨官璘和胡荣华外,皆披挂上阵。比赛一共进行 12 轮,李来群取得了 11胜 1负的优异成绩,并获得冠军,这不但轰动了邯郸市,也轰动了全国棋坛,安徽、甘肃、黑龙江等省的棋队都争先恐后地要人来了。尤其善于发现棋才的“东北虎”王嘉良,更想把李来群调到黑龙江象棋队。

李来群的父亲来找刘殿中,说“由于家庭生活困难,不想让儿子下棋了,想及早给他找工作干”。邯郸市体委的领导也找刘殿中,说“让李来群留在邯郸,还是让他去外省市,我们拿不定主意”。甚至有的领导说“我们又没有棋队,别误了来群的前程,要嘛就放他走吧”。

那怎么行,要是把来群放走,以后我也不下棋了。殿中在内心暗暗下定决心。他一趟趟去省体委,找几位主任谈了又谈。省体委终于同意了,决定先让李来群作为河北队的“先遣部队”进驻河北省体工队,就这样李来群仅以一名队员的身份独自撑起了河北象棋队的门面。而此时刘殿中的人事关系仍在开滦煤矿,由于他是借调到石家庄的,所以尚未进人河北省象棋队,这种局面一直持续到 1978年河北队获得全国团体赛第四名以后。

大雁成行才能飞向远方。刘殿中正式调进河北队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组建队伍。他北上唐山,南下邯郸,凭着一双慧眼到处寻找能“跨楚河,越汉界”的“千里马”。就这样黄勇、阎玉锁、阎文清、胡明、刚秋英、昊菊花等一批队员相继进队,短时间内河北队组建成功了。其后随着队伍的不断发展和壮大,河北队人员也不断增加,男队员增加到 6人,女队员增加到 3人。在刘殿中的严格要求下,经过短短几年的训练。队员们个个棋艺突飞猛进。

1979年是新组建的河北队第一次参加全国团体赛,全队上下人人奋勇,个个争先,结果取得了第四名的好成绩。1981年再上新台阶,获得第三名 1982年夺取亚军。看来他们的下一个目标就是要冲顶了。

1983年在哈尔滨举行的全国象棋团体赛上,河北队众志成城,齐心协力,一路拼杀,先后战胜安徽、辽宁、上海、江苏、黑龙江、湖北等棋坛劲旅,战和了上届冠军广东队,在 13轮比赛中以 11胜 1负 1和的优异成绩问鼎。这也是继上海、广东、辽宁三队后,第四支在全国象棋团体赛中登顶的棋队。

河北省象棋队在正式建队后,仅仅用了不到五年的时间,便一举登上了全国团体赛冠军宝座。由此河北队异军突起,声威大振,在棋坛上形成了广东、上海、河北三足鼎立之势。

从 1986年到 1996年的十年间,由于受奥运战略和市场经济的冲击,在一些主力队员中,有的经商下海了,有的去特区工作了,使河北队的整体水平有所下滑,全国团体赛上虽然基本上保持在前六名,但始终与冠军无缘。刘殿中对此并没有灰心,而是拉着棋艺的犁桦,在象棋这块园地里继续耕耘着。 1997年的全国团体赛,他们重登玉皇顶。1998年在昆明举行的全国团体赛,他们第四次“会当凌绝顶”。在这次比赛中,身为河北棋院院长、教练兼队员的刘殿中,虽已是知天命的人,却宝刀不老,坐镇一台,以 4胜 5和的不败战绩,为河北队夺魁立下了汗马功劳。

翻开河北象棋队的征战史,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辉煌的篇章,从 1978年以后的 22次全国团体赛中,男队 20次进人前 6名,其中 4次登顶, 3次亚军,5次季军。丰收果里,哪一颗没有刘殿中注下的心血?河北队起步较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在中国象棋史上写下了灿烂的篇章,毫不夸张地说,刘殿中发挥了“大手笔”的作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