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空城计智退万兵,张守珪——一个被低估的大唐将星

 探知社 2019-05-20

今天咱来说一个唐朝的将军——张守珪,乍一听这人的名字,估计很多朋友都不太熟悉,但我要是说起安禄山,估计没几个朋友不知道吧?这位张守珪就是安禄山的伯乐,就是他一手把安禄山培养成才的,只可惜,他不是算命先生,他不知道自己培养的居然是个大反贼。所以,张守珪,从表面上看,这是一个比较低调的人物,但他的才华也足以让我们敬佩,今天咱就来说说他的故事吧。

要说张守珪的发迹,还得从另外一个人说起,此人名叫萧嵩,出身于世家大户萧氏,就是南朝的皇族萧家,这个家族在唐朝的时候确实出了不少人才。萧嵩本来是唐朝的朔方节度使,日子过得挺滋润的。开元十五年的时候,唐朝的西部出事儿了,河西节度使王君趠居然中了回纥人的埋伏,战死在沙场。这下子,西部突然就充满了不确定性,因为当时吐蕃经常闹事,要真是他们趁虚而入,唐朝非得吃大亏不可。李隆基焦急万分,情急之下,火速调萧嵩前往河西补缺,防止吐蕃人偷袭西域。

萧嵩不敢怠慢,赶紧启程赶往了河西。可是,再牛的将军也得有帮手啊,总不能连一个亲信都没有就去接手防务了,万一出点事儿,脑袋可是要搬家的。于是,萧嵩想来想去,决定把张守珪调来,帮助自己组建防线,负责瓜州的重建和防守。

张守珪的担子非常重,因为吐蕃人实际上已经来进攻过几次了,瓜州的城防毁坏很严重,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够修复,万一在修复期间吐蕃人来了,可能会出大事。怕什么就来什么,正当张守珪担心时,探子来报,吐蕃大军浩浩荡荡开了过来。听到这个消息,城中顿时炸开了锅,人心惶惶。张守珪临危不乱,命令大家都拿起武器,准备迎战,同时,他说:“如今敌众我寡,城池失修,要想战胜吐蕃人,我们不能硬来,还是得智取。”

很快,张守珪以最快的速度布置好城内的防务,防止意外的发生。布置完后,张守珪实实在在地表演了一出《空城计》。他命人在城墙上摆几桌宴席,把城内的几个将领找来,吃吃喝喝,完全不把城下的吐蕃人当回事儿。这下子,吐蕃人蒙了,这家伙到底要干什么?难道我们吐蕃的刀不够快吗?也不至于啊。有些朋友肯定说了,吐蕃人对中原的文化了解有限,估计也不知道有空城计的说法吧,这管用吗?还别说,这玩意儿还真管用,因为吐蕃的将领不了解底细,还以为唐朝军队早就准备充分了,贸然进攻,害怕会吃大亏。吐蕃军队在城下徘徊了几圈,最终还是撤退了。

这时,张守珪决定把戏演得再逼真一些,他抓住机会,突然派出军队出击,正在疑惑的吐蕃人更加蒙圈,看来,唐朝军队真的是准备充分,于是,四处溃散而去。顺便说一句,咱看《三国演义》里面说过空城计,但这都是杜撰的,真正的历史上,诸葛亮并没有实施过空城计。可是,张守珪这一出空城计可是货真价实的,出自正史的记载,应该不会是假的。

赶走了吐蕃人之后,张守珪赶紧组织人力抢修瓜州的城墙,不久,瓜州城完全修复,守备森严,如果吐蕃人再来,也不用使用忽悠战术了,可以硬碰硬干一架了。随后,张守珪命人四处寻找逃难的百姓,告诉他们瓜州已经恢复正常,让他们回来参与建设,短时间内,瓜州城便快速回归到了正常轨道,可见,张守珪不但带兵出色,从政也是一把好手。

瓜州重建成功,李隆基非常高兴,从此对张守珪印象极好,封张守珪为瓜州都督。随着防线的逐步重建,河西的防守得到了很大的加强。顺便说说后面发生的故事吧,随着河西的各项工作步入正轨,节度使萧嵩就把目光锁定在了吐蕃名将悉诺逻恭禄身上,他决定给这人上点眼药。为了河西的安宁,必须想办法把这个人除掉,想来想去,还是决定用最原始、最俗套的计谋:反间计。一时间,吐蕃境内谣言满天飞,说是悉诺逻恭禄背着国王与唐朝进行了谈判,准备在国内发动叛乱。这么拙劣的反间计,三岁小孩才信呢,可是,吐蕃国王偏偏就信了。大概是因为悉诺逻恭禄平日里比较嚣张,加上这些谣言,国王也只能宁可信其有了。

这也不能怪吐蕃国王,自古以来功高震主都是没有好果子吃的,不但中国这样,世界各地都这样,当你取得了非常大的功劳时,也就是你最危险的时候了,一定要谨小慎微。可怜这悉诺逻恭禄也是个军事上天才,政治上的侏儒,哪里经得住这种暗箭。后来,吐蕃国王召见悉诺逻恭禄,派人将其秘密逮捕、诛杀,一代名将就此陨落。至于张守珪,他长期镇守瓜州,威名远播,为他后来的建功立业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