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4日早晨7时40分 当我经过六楼4区门诊大厅的开水间时,突然看见一位老人独自坐在角落里,表情痛苦,面色苍白。他徒劳地用卫生纸将鼻腔里不停涌出的鲜血擦去,但身下的地面上仍留下了一大滩血迹;更危险的是他身形摇摇欲坠,似乎下一秒就会瘫倒在地。工作中积累的经验告诉我这很有可能是一位重度的活动性鼻出血患者。虽然他不在耳鼻咽喉科的就诊区域,也并未向我求助,但医务人员的本能和职业素养仍促使我冲了过去。 情况紧急,刻不容缓!我先安抚患者,减轻紧张情绪等精神因素引起的出血量增加,并指导患者以拇指和食指紧捏两侧鼻翼,及时将流入口腔的血性分泌物吐出,切勿吞咽至胃内,甚至呛入气管;同时密切关注患者的面色、神志及脉搏,询问大致病史。此时,正准备上专家门诊的陈曦主任恰巧路过,他迅速过来和我一起将患者扶至耳鼻咽喉科诊间。 在陈主任的指挥下,一个临时组建的耳鼻喉医护团队忙碌了起来。我连忙准备好羟甲唑林棉片、膨胀海绵等用品,配合陈主任进行鼻腔初步止血及检查,同时做好了开放静脉通道的准备;门诊护理组长袁静则迅速为患者测量血压,为180/120mmHg。经过鼻腔棉片填塞及服用降压药物后,患者情绪稳定下来,血压也降至150/110mmHg,出血渐止。随后的鼻内镜检查提示患者出血点在鼻中隔右侧利氏区后上方,接受一个门诊的微波止血手术就能控制病情了。 患者离开的时候,对我们医护人员反复表达了感激之情。他今年69岁,有高血压病史,已反复右侧鼻出血3天,前两天量还不算多,但今天早上突然的鼻腔大出血让他手足无措,以至于到了医院还没来得及挂号就瘫坐在墙边,当时强烈的恐惧无助感让他的脑海里一片空白,几乎就要昏倒在地,幸好得到了我们团队及时的治疗。 鼻出血 鼻出血是临床上的一种常见症状,即血向前从鼻孔里流出或向后流至口腔咽喉部,其轻重程度差异很大,病因也复杂多样,主要包括鼻部外伤、炎症、鼻腔鼻窦及鼻咽部肿瘤、鼻中隔疾病,以及一些包括心血管病及血液病在内的全身疾病等。上面介绍的这个鼻出血病例并不算非常复杂,但他自己在面对大量鼻出血时处置不当,差一点就造成了严重的后果。临床上这样的情况并不少见,那么作为普通患者在遇到鼻出血时,到底应该如何应对呢? 01 保持冷静,切勿慌张 突然发生的鼻出血难免会让我们有不同程度的紧张、恐惧等心理反应,然而这种不良情绪可引起血压升高,加重病情,尤其是那些已患有高血压的患者。此时应该尽量使自己放松下来,自我安慰,相信以现代医学的发达程度,鼻出血并不是解决不了的难题。当然也不能过度放松,任由出血持续,应保持冷静,先进行下一步的自救或者求助。 02 正确按压,快速止血 推荐使用压迫鼻翼止血法,用出血鼻孔同侧手的大拇指指尖,紧紧压住出血一侧鼻翼的上方,或者直接用拇指和食指捏住两侧鼻翼(如下图),压迫10分钟左右。要注意的是往鼻孔里塞纸团试图止血的方法是错误的,自行填塞的纸团对出血点不能产生足够的压力,相反有些粗糙的纸巾还会造成鼻腔黏膜的进一步损伤,加重病情。 03 合适体位,局部冷敷 出血时应该就近坐下,身体略向前倾,保持头稍低位,张开嘴巴,用嘴呼吸,同时将流向咽喉部的血性液体及时吐出来。头后仰及平躺下来都是错误的,此时血液会通过咽喉进入胃部,积聚的血液刺激胃黏膜可能会引起恶心呕吐等反应。严重者血液还会被误吸入气管及肺部导致窒息。保持合适的体位后,可以用冰袋或者凉毛巾敷于额头或者颈部,或者用凉水冲洗一下自己的面颈部,通过“冷刺激”来收缩头颈部区域血管,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鼻出血。 04 联系亲友,及时求医 鼻出血的情况可轻可重,虽然可以自救,但是若能有亲友在旁边照看,肯定会增加安全系数,因此我们建议有条件的话就应该向邻近的亲友求助,不要有怕麻烦别人的顾虑。特别需要提醒的是若采用上述自救方法10~15分钟仍无法控制出血的话,那么就应该立即就医了,情况严重者可拨打120求助。另外对于那些近阶段有反复少量的鼻出血者,有血液病、慢性肝炎、肾脏疾病及重度高血压者,或者有鼻腔及鼻咽部肿瘤手术放疗史者,无论出血量有多少都应该及时去医院做相关的检查或治疗。这些患者很有可能存在隐藏病因或者伴发着原有疾病的加重,及时就医可以防止病情的进一步发展。 如何预防 1.应改正挖鼻、揉鼻、或者喜欢将异物放入鼻腔等易导致鼻黏膜损伤的不良习惯。尽量避免鼻部的撞击和外伤。 总之,只要能做到上述的预防要点,掌握了鼻出血的自我应对策略,鼻出血并没有那么可怕,就算是病情的严重程度超出了您的控制,及时就医也能解决问题,医院永远是广大患者的健康守护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