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爱长子,百姓爱幺儿。”这就是平常父母对孩子的真实写照。现在二胎开放了,各种原因生了二胎,但一胎的心里还是有变化的,他很担心父母不再自己了。 人多少都有点私心,那也是很正常的事情。何况孩子还小,还有很多事情不懂。然而很多的家庭并不考虑大孩的想法,只按自己的意思生二胎。 孩子与孩子之间发生各种纠纷,就是因为父母没有做好孩子的思想工作,没有公平的对待孩子,让大孩有反感二孩的迹象。 尤其是有些家庭,有了二胎把更多关注放到二孩身上。更有甚者,由于心理觉得亏欠了一孩,而二孩的时候,就把亏欠给一孩的东西全都给了二孩。 说没把一孩养好,而二孩不能再像一孩那样养了。一种根本的错误,也正是这种错误,加重伤害了一孩。 受到不公平对待的大多数是一胎是女儿,二胎是男孩的。 巧巧以前经常受到妈妈的“欺负”,把弟弟童童看得很重。不管是玩的还是吃得,都是优先着弟弟。当弟弟用完了,没有了时,看着姐姐还有,就要去抢。 而妈妈就觉得巧巧是大孩,应该让着弟弟,即使巧巧不愿意给,但妈妈总是强制性的让巧巧给弟弟。 妈妈经常性的那么做吗,不仅让巧巧厌烦了弟弟,甚至还“讨厌”妈妈。以前都是默默的被欺负这,但这次她下定了决心要“反抗”。 她用自己零花钱买的贴贴纸,在一旁小心翼翼的贴在自己的画册上的时候,弟弟来了,他也要玩。但巧巧不想给弟弟玩,弟弟就哭,拉妈妈帮忙。 妈妈就说:“巧巧你给他几张吧,你是大他是小的,你让着他点。”巧巧当时就说:“你还是妈妈呢,怎么不让着女儿一点呢?”妈妈当时就愣住了,不知道该如何回答她。 这就是很多二胎家庭的现状,名义上是给一孩有个伴,但另一面却深深的伤害着一孩。两个孩子从下就不能和睦相处,长大了能成为伴吗?能相互照应吗? 大孩也有自己的想法,大孩也想过得好,被人疼爱。突然来的一个弟弟,而且妈妈又很爱弟弟,这就让大孩失去了很多的关注,甚至要被妈妈叫着要做这样,要做那样,就因为她是大孩。 妈妈后来反思了一下自己的行为,想想有了二孩以后,对大孩的态度,她流泪了。对二孩的成长关心的少之又少,一门心思都在二孩身上,而且爸爸的也是,难道就因为弟弟是男孩? 后来妈妈改变了自己的态度,给一孩了更多的关心,不会强制要求一孩做什么,而是给一孩讲两姐弟之间的亲情关系。有自己的原则,但有要有相互的关心和体谅,还有以后的相互扶持。 巧巧得到了妈妈的关注,听了妈妈说的,她觉得很有道理。因为尊重了自己,自己也被妈妈关心,她有东西愿意主动的和弟弟分享,而弟弟也没有那么调皮了,他有好的东西也会想着解决,而不是向以前上前就是强抢。 妈妈说幸好及时正视自己的行为,不然以后真的不知道会发展成什么样,想着这样的情景就是比较和谐的,想着和睦、欢笑的家庭替代以前争吵,哭泣的家庭,而自己也省心了不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