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每次公司召集大家开会商议重大事件。会议室里坐满了各种平时夸夸其谈的人物。当开会的时候,往往出现哑口无言的状况。会议室里,大家不是低着头刷手机,要不然低头抄领导的讲话。当领导让大家提建议时,有些人的举动有点像小卖部里的招财猫,点头哈腰,一直重复:“欢迎光临。” 也就是说,大家同意领导的说法,没有任何意见。结果事件落实了,成功也就罢了。没有成功,最后出事了,外面传尽闲言碎语,搞得整个公司都风雨满楼。 据调查国内为什么缺乏顶尖的人才,而往往缺少高技术的工人。因为低技能的从业人员很少具有管理人员的思维。 有人曾经调查一些低技能的职业者:“如果在工作当中遇到突发困难怎么办,会思考解决的方法吗?” 职业者回答:“没必要,最多被骂两句之后,一切就风平浪静。”缺少思考的低技能者,所以,低技能的职业者永远不会成为高技能的职业者,或者高层的管理者。 那么低技能的职业者如何向高技能的人才转变,或者高技能人才如何向管理者转变。这就涉及到个人对问题学会思考,有出众的思考能力,那么学习技能必然会提升。 今天,鱼头跟大家分享的书来自于狩野未希的《哈佛的6堂独立思考课》。我切合一些实际的案例来讲述本书的四个重点。 第一个重点:学会建立“自我意见”,给学习和职业铺设一条康庄大道。在学习和工作的时候,能够自动询问为什么的人很少?那些常常问“为什么”,而且将问题打破沙锅问到底的人已经成为了社会上各行各业的顶尖人物。 为什么要建立自我意见呢? 学会建立自我意见,其实是在未来的工作和学习中养成一种独立思考的习惯。这种习惯在面对突发事件时,能快速主动拟出的解决方案。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当我们开车不小心撞上了路人,有很多人不思考后果,有些人手忙脚乱。甚至有些人采取逃逸的方式。这就是面突发情况时,没有形成一种独立思考的习惯。相比之下,有些人会快速地检查案发现场的情况,如果有人受伤,他会马上通知120,打通交警的电话,最后通知保险公司。最后,很好的解决了事件的恶化。 这就是长期独立思考达到的效果。 《哈佛的6堂独立思维课》给出了三个方面来回答上面的问题:
有人会疑惑,思考多了不累吗? 其实,思考是一件快乐的事情,这像看电视连续剧会上瘾,因为你会发现即将做的事情按照思考的步骤一步一步的实现,这种成就感要大家去体会。 那么获取富有成就感的独立思考应该怎么去循序渐进地实践呢?日常生活中,大部分的人面对事情、人、物体会根据自己的经验妄加判断和推断,随后引起恶果。很少能对事态的前因后果进行详细地调查,或者尝试着更清楚地,更全面地了解事态。 喜欢福尔摩斯的人都知道福尔摩斯在调查凶杀案的时候,不但要摸清凶手和死者的背景,而且必须从作案现场了解各种问题,根据一些微不足道的信息推断出案件的发展过程和凶手的心理想法,最后进行各种可能性的行动。 《哈佛的6堂独立思考课》
从以上三点,我们能够确定面对会议也好,突发性事件也好。必须学会提问。那么怎样提问才是我们学会独立思考的重点。 第二个重点:批判性思维让大家处理事情赢在起跑线上然而,如何学习独立思考呢? 首先,我们学会批判性的思考方式。 不但要问什么,而且还要学会问:“如果这事件不成立,或者出现其他的情况,应该如何解决。” 今天早上,我听李善友讲《演绎法》从中获取了一个重点,我们很多人都喜欢做经验总结。从来不想着有演绎法去推算问题的过程,所以导致创业家和创业者的区别,投资者和投资家的区别。 为什么会有这些区别呢? 创业家和投资家们更喜欢提出各种问题,然后进行多方面的批判问题。李善友老师在课堂中提出这样一个演绎法的逻辑:所有人都会死,苏格拉底也是人,所以苏格拉底也会死。 大家思考这个问题是不是符合逻辑? 其实,按照正常人的思维这是符合逻辑的。如果使用演绎法的思维,它却不符合逻辑。比如:所有人都会死吗?如果在不一定的地点,不一定的时间,不一定的人物,不一定的事件发生,即使所有人都死光了,但是可能苏格拉底不一定死呢? 这就是所谓的批判问题提出,那么到底怎么做呢? 《哈佛的6堂思维课》给出的正确答案:
不管是读书也好、创业也好使用批判性的思维更能让人看清很多事情的真面目。在这个过程中也会累积丰富的知识量。 第三个重点:思考未来的方向,让事情脉络更加清新。有时候,我们经常在考虑事情的时候,一般只看眼前。好比,家里面的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成为谈论和骄傲的资本。一般情况下是不支持孩子出去创业。更多的时候是看见别人家的孩子手里拿有多少钱,那么就让孩子跟着别人去干同样的活。可是,恰恰他们从来不看未来的发展方向。 怎么预测未来呢?以下有四个点让大家更加明确如何进行深入浅出的思考。 1.当事情已经落地,所有一切都就绪了。根据我们现在的条件思考未来会发生什么事情。 例如:现在深圳成为高新科技的发展中心,深圳市对新科技公司进行大力扶持。让很多研究新科技的公司纷纷在深圳落地。这个事件已经成为落地了。那么未来深圳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呢?在未来的深圳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呢?高科技的各行业的生产需要什么样的销售方式呢?高科技的新型城市需要什么样的知识来扶持和进化呢?等等,这些都是我们应该思考的问题。 2.当思考成熟了,我们根据思考的方向判断是不是要采取措施。 例如上面的例子,然而,深圳的这些发展对经营传统行业的人,没有太多的必要性。那么,我们就没有必要采取措施。但是对一些新型科技产业来说,深圳市政府的扶持给他们带来巨大的利益,那么他们就要马山执行。 3.思考的过程如何实践呢? 大家准备好一张4A纸进行做笔记,关于未来思考的方式,有五个步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