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个脾气暴躁的家长可以毁了三代人

 夕阳书香 2019-05-21

1

真人秀节目《超级育儿师》跟拍了这样一对母子:

  孩子蛮不讲理,爱哭;妈妈脾气暴躁,爱吼。

妈妈带孩子去买菜,孩子不停地向妈妈提问题;买完菜回家,孩子一路哭着要妈妈抱;孩子在家里玩小汽车,发出很大的声响——

面对这些,妈妈回应孩子的都是歇斯底里的怒吼:

“不许再烦我了!不许再问我了!”

“我拎着东西怎么抱你?”

“你不许发出声音!我最讨厌吵了!”

为了让这位妈妈站在孩子的立场感受孩子的内心世界,节目组安排她前往声音体验场所,听一下自己对孩子大吼大叫的声音。

当往日自己的吼叫不断穿透耳膜,妈妈的情绪终于崩溃,她捂着耳朵蹲到地上大哭,说“听到我的声音恐惧、害怕”。

大人都如此不堪一击,何况孩子?

美国顶尖的精神病学副教授 Martin A. Teicher 的团队经过分析认为,父母对孩子长期吼叫会影响他们的智力,甚至还会阻碍孩子的语言发展,增加孩子成年后患抑郁症、焦虑症、精神卫生问题的可能。

孩子的蛮不讲理也是被妈妈“吼”出的一种“叛逆”。

吼叫的杀伤力无异于在孩子心上捅刀,伤疤留在性格上。

每个忍不住吼孩子的妈妈都应该听一听自己大吼时的声音。当我们提高音量的那一瞬间,孩子接收到的首先是我们的愤怒,这份愤怒会令他恐惧,对身心发展也会造成危害。

2

心理学上认为,任何一种心理疾病,追根溯源,都来自童年时的创伤。

表哥就是那个童年时受到创伤的人。

曾经,他拆玩具被姑姑吼搞破坏、学做饭被吼没男孩样儿、折断扫把被吼不会干活……他的缺点被无限放大,久而久之,几乎成了一个没有存在感的人。

后来结婚生子,妻儿受姑姑影响,都嫌弃挤兑他,不做饭要被吼、不洗衣服要被吼,在家里“四面楚歌”,连小孩子都会指责他。

所以,参加工作后,他喜欢与同事谈笑风生,因为同事不会吼他。再后来,遇到了一个对他温柔的女下属,一发不可收拾地谈起了婚外情,义无反顾地离了婚。

可最后,处理不好亲密关系的他跟女下属也分道扬镳了,落得个妻离子散,工作不保,无比凄凉。

心理学上有个概念叫“原生自卑”,孩童时代被吼被否定,长大后这种自卑会伴随一生。

表哥谈婚外情,无非是出于内心的自卑,想从他人身上找一种认同感。那个崇拜他的人,也是他的心之所向。他渴望被温柔对待,亟需从对方的温柔中找到“认可”来肯定自己的价值——他本身没有那么差,不过是被小看、被否定了而已。只是可惜,从未被温柔对待过的他始终不会与“温柔”相处。

“长期的吼叫”对孩子而言相当于一种语言暴力,慢慢侵蚀孩子的心灵,使其变得自卑、胆小、自我怀疑、安全感缺失。

可见,父母的态度影响着孩子的家庭幸福。一味的大吼大叫和否定,只会令孩子缺乏自信,价值感缺失,难以过好这一生。

琪琪妈妈每晚辅导孩子写作业,吼声都响彻大楼,她不止声音分贝高,讽刺孩子的话也尖酸刻薄,有时候我听不下去了,就去他们家帮忙辅导琪琪。

我发现,很多时候琪琪知道答案却不敢轻易回答。鼓励他多说,他却低声道:“我傻、我笨、我老说错!”这时,他妈妈会咬牙切齿地开吼:“你就是傻就是笨,做一道错一道!”

又吼又贴标签,语言暴力指数达到巅峰。

琪琪在心里默认了妈妈对他的评价,愈发胆小、不自信。

爱因斯坦说:如果你根据能不能爬树来判断一条鱼的能力,那你一生都会认为它是愚蠢的。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父母最大的责任,就是发现他的独特之处,温柔对待,助其成长。

千万不要让自己成为那个带给孩子一生伤痛的人。

3

有的人,默认了原生家庭对自己的教养方式,代代轮回;

而有的人,终其一生都在努力摆脱原生家庭的不足,苦苦挣扎。

曾看过这么一篇报道:

电影制片人Charlie30岁的时候向母亲问起父亲的遗物——一堆贴着奇怪标签的录像带盒子,母亲给他了。

而10年前父亲去世的时候,Charlie就曾问过,那时母亲还不想给孩子们看。Charlie以为是“XX录像带”,没想到磁带里记录的,却是印象中温和的父亲和奶奶激烈争吵的声音。

Charlie了解到,奶奶脾气暴躁,控制欲极强,一旦孩子不顺从她,就会暴跳如雷,把家里所有孩子吼骂一遍。父亲曾因为回家晚而被打到脖子上留疤,童年过得如履薄冰。

后来,父亲接触了心理学,一次偶尔的机会得知了奶奶暴躁易怒的原因——奶奶的父亲,也就是Charlie的曾祖父就是一个脾气暴躁、控制欲极强的人,并且有严重的家暴倾向,甚至还拿水果刀捅伤妻子。

父亲担心家庭暴力会轮回,决定结束这一不幸。他与Charlie母亲约定,不能当着孩子的面争吵,不能打骂孩子,要给孩子一个没有打骂、没有伤害的原生家庭。

有时候,他和母亲也会吵架,但每次都会在母亲要发怒的时候抱住她,低声重复“到此为止、到此为止……”

父亲努力克制自己的情绪,自学了木工课和机械维修,把家里打造得整齐漂亮,也让孩子们动手参与;每周带Charlie去小型机场,想教儿子学开飞机……

父亲努力与孩子们融洽相处,但偶尔也会控制不住内心的暴躁,有时候他情绪起伏较大,看到孩子犯错也会面目狰狞想要发火。

为了克制自己,父亲每次看望奶奶时,都会带上随身听。他录下奶奶暴怒的语言,警醒自己不要以这种方式去伤害自己的孩子和家庭。

父亲的良苦用心,让Charlie感动,为了经营一个有温度的家庭,他忍受了太多的煎熬。好在,父亲的努力卓有成效,Charlie和家里的兄弟姐妹都有一个平和的心态和幸福的家庭,对待孩子也都很温柔。

家庭暴力果真如父亲所愿,在他那一代结束了。

脾气也会遗传。

一个脾气暴躁的家长可以毁了三代人。

我有个好朋友,他说,第一次朝淘气的儿子扬起巴掌时,他从儿子惊恐无助的眼睛里看到了童年时的自己。小时候,他爸爸经常揍他,他发誓以后有了孩子绝对不碰孩子一下,因为被父母打的滋味太难受了。

可是,没想到,现在的他同以前的父亲一样,遇到孩子不听话,首先想到的就是用武力去解决问题。

  原生家庭的影响深入骨髓,我们的每句话、每个模样都会烙印在孩子的记忆里,被复制。

之所以不想让孩子再看到我们大吼大叫、狰狞的脸庞,无非是不想让自己的孩子、自己的后代继续模仿。

为孩子创造温暖的原生家庭,爱,才能世代相传。

4

孩子犯了错误,千万不要不问青红皂白,立即发怒;

孩子不听自己的话,千万不要不去沟通、了解初衷,立即责骂。

有时,我们花一点点时间和耐心去跟孩子沟通,也许能收到不一样的效果。

有位爸爸攒了很久的钱,买了辆新车,每天下班回家都拿海绵和清洗剂认真地洗,5岁的儿子也会帮忙。这天,爸爸下班后因为太累,躺在屋里睡着了。

儿子想替爸爸分担,打算自己洗车。结果没找到海绵,就拿妈妈洗碗用的海绵来洗。结果洗碗用的海绵有一面带钢丝,洗车的时候因为被清洗剂的泡沫覆盖了,没有注意到车被划伤,当用水冲掉泡沫,钢丝划过的痕迹露出来,儿子看到爸爸的爱车被自己洗成了大花脸,吓得直哭。

爸爸醒来看到被洗伤的车,气得跑到了自己的房间里。他挣扎着在心里大喊大叫:上帝,你看我的儿子,把我的车洗成了这个样子,我该怎么惩罚他?!

爸爸在房间里待了大概20分钟,出来以后看到孩子还坐在客厅里哭,心中的愤怒瞬间荡然无存,他跑过去,一把抱住孩子说:“孩子,你是个好孩子,你帮爸爸洗车,爸爸爱车,爸爸更爱你。”

孩子听到爸爸的话破涕为笑,紧紧抱住了爸爸。

爸爸无条件的爱触动了孩子的心。

他用宽容教孩子明辨是非对错。唯有宽容才可以守护孩子温暖的心灵。

卢梭说,教育错了的儿童比未受教育的儿童离智慧更远。

当孩子犯错的时候先压制住内心的怒火,冷静下来,花一点点时间去了解他的想法、他的需求,也许那里面真的就有一个能让你瞬间温柔下来的理由。

在养育孩子的过程,很难有人一直保持平和的心态。父母有情绪、有脾气没有错,有问题的是,我们该如何正确的发泄情绪和脾气,而不伤及身边那个小小的人儿。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我们要像对待荷叶上的露珠一样小心翼翼地保护儿童的心灵。

请温柔对待我们的孩子,孩子只有见过温和仁慈的模样,感受过被爱被包容,才能更好地塑造自己。

父母的温柔,是给孩子最坚实的力量。

父母润物细无声的爱,才是孩子挑战人生艰难险阻最大的勇气和底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