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扬州为什么算是江南?要从这条河说起……

 好文章净化心灵 2019-05-21

扬州是我国古代极少的通史式城市之一,汉、隋唐、明清三度繁荣。唐代有“扬一益二”之说(益州即成都),当时扬州人口有50万之众,名列世界十大都市之一。著名诗人李白、杜牧等为扬州作了许多免费“广告”。李白曾多次来到扬州。选《唐诗三百首》的孙洙对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诗句批注为“千古丽句”。杜牧在扬州为官多年,喜宴游,“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他离开扬州后,“厌江南之寂寞,思扬州之欢娱”,在《寄扬州韩绰判官》诗中写道:“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吴中四杰”之一、扬州人张若虚,更以一首《春江花月夜》“孤篇压全唐”。“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正是当时扬州南郊曲江或扬子津一带江滨月下夜景的艺术再现。

如今扬州虽然在经济还不算很富足,但说文化昌盛却底气十足。有心人曾设计“诗意扬州”的一天生活:清晨,到冶春茶社品尝特色早点,然后租一艘摇橹小船,泛舟瘦西湖;中午,在虹桥坊享受淮扬美食,接着前往宋城书坊品茗读书;下午,登上平山堂大明寺与欧阳修、苏轼等名人来一场古今对话;傍晚时分,骑行在鸟语花香的宋夹城体育休闲公园;夜幕降临,观看《春江花月夜·唯美扬州》,最后泡一下温泉,惬意进入梦乡。许多中国人在很小的时候即从古典诗词中认识了扬州,大都以为扬州属于江南。其实扬州在长江北岸、淮河尾闾,隋炀帝称之为为“淮南江北海西头”。风雅、精致可谓扬州城市的主要特质。虽然从地理上扬州不能简单称为江南,但从文化意义上讲,则一点不为过。古代扬州和江南渊源深厚,主要通过运河枢纽沟通融合。

公元前486年,太湖地区的吴国日渐强盛,吴王夫差北上伐齐,带领水师灭掉江北邗国,在邗国原地筑城(今扬州蜀冈之上)以备军需,并在城下凿沟以通江淮。因为城是筑在邗地故称邗城,沟是凿于邗城下故称邗沟。扬州建城第一年和邗沟第一锹均定格在公元前486年,其主要依据是《左传》的记载:“鲁哀公九年,吴城邗,沟通江淮。”也有人说,夫差把吴国都城迁于邗。为了纪念扬州历史上两个吴王,相传在汉代建邗沟大王庙,清康熙年间重修,供奉的正位为吴王夫差,副位为西汉吴王刘濞。西汉初年,吴王刘濞统辖东南三郡五十三城,其中包括江南部分,都城广陵。他“即山铸钱,煮海为盐”,开凿了运盐河(扬州至泰州、南通),富甲一方,扬州成为东南政治、经济中心。2015年,扬州在邗沟大王庙附近新建了吴王夫差广场。大运河原点城市、大运河申遗牵头城市成为扬州的“标配”。

历史上对扬州最钟情的大人物恐怕要数隋炀帝。开皇七年(587年),隋文帝为征伐江南的陈朝,便于舟师进军,开挖了山阳渎(今称三阳河)。第二年,又以20岁的杨广等为行军元帅,分八路攻陈,次年正月灭陈,结束了自东晋以来270多年的南北分裂局面。当时江南多次发生叛乱,杨广任扬州总督镇江都前后十年,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促进江南的稳定和发展。如“息武兴文,方应光显”。他广泛招引原陈朝才俊,命精通《三礼》的吴郡人潘徽组织江南诸儒,编撰《江都集礼》一百二十卷,全面总结了江南礼学。隋炀帝即位后,开通济渠、开拓邗沟,又开永济渠和江南运河,长达四五千里,实现了南北经济文化大融合。隋炀帝把扬州作为陪都,建造江都宫,自撰《江都宫乐歌》。第二次巡幸扬州住了近一年。隋炀帝三伐辽东后,国内矛盾激化,他还坚信“我梦江南好,征辽亦偶然”。公元618年,隋炀帝第三次巡幸扬州,被重臣宇文化及缢死江都宫。2013年,在扬州曹庄发现隋炀帝墓,专家确认是隋炀帝杨广与萧后最后的埋葬之地,现成为国家考古遗址。

康熙、乾隆二帝先后借道运河六下江南,驻跸扬州行宫。正因为皇帝巡幸、盐商炫富,清代中叶,扬州园林进入了鼎盛时期,大小园林60余座。个园是嘉庆年间两淮盐商总商黄至筠(原籍浙江仁和,今属杭州))的家宅,为江南园林孤例和扬州明清园林的经典,与北京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和苏州拙政园并称为中国四大名园。个园内有一副楹联“春夏秋冬山光奇趣,风晴雨露竹影多姿”。2006年,个园作为中国江南园林的唯一代表入选美国世界园。瘦西湖是我国湖上园林的精品,作为运河的支流,成为世界文化遗产。著名园林学家、上海同济大学教授陈从周在《说园》中认为:“瘦西湖妙在瘦字,本来瘦西湖是一私家园林群,其妙在各园依水而建,独立成园,既分又合,历历倒景,宛如图画。虽瘦而不觉寒酸,反窈窕多姿。”他还写过散文《烟花过了上扬州》,“二十年来我来往扬州的次数真是无可计算,这对‘淮左名都’的风光,也算享受够了。”清代诗人刘大观游历了江苏、安徽、浙江等地名山大川后,总结道“杭州以湖山胜,苏州以市肆胜,扬州以园亭胜,三者鼎峙,不可轩轾,”至今被业内视为权威。

行笔至此,不由得想起一个故事,前些年,北京旅游界的几位老总晚上吃饭时聊扬州的“风花雪月”,兴奋之余,连夜奔向扬州,寻觅“江南梦”。富有诗意的“烟花三月”早已成为扬州专有的品牌,并走向世界。古老的扬州运河总是在用“江淮官话”,演绎一个又一个精彩的江南故事。

栏目主编:孔令君

本文作者:刘怀玉

文字编辑:陈抒怡

 

图片编辑:苏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