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海外留学,不必做“散财童子”——你不知道的留学省钱大法!

 长沙7喜 2019-05-21

 看点    每年的申请季,也是广大学子散财的时候:高端的留学中介,一对一的考试培训等,种种途径只为助力名校申请。然而,出国留学就一定要变成“散财童子”么?在本轮申请季中,上海一所公办名校学生——邓清源,只用约20万元便斩获了包括哥伦比亚,康奈尔等共10所美国名校的Offer,可谓是身怀秘技。下文中,邓清源分享了留学省钱大法。文中数据来自于作者的经历和体验,其对申请的思路和见解也值得思考。


文丨邓清源    编辑丨张凌锋

我觉得我还没读大学就把家里掏空了。


为什么这么说?


我美高三年就花了一百多万,夏校大概花了几十万,中介换了几家算下来也有几十万,零零总总花了有两三百万。

前几日,这样的对话真实地发生在我和一位同学之间。相比他,我简直可以说是低成本留学。

我选择了体制内高中,只是高二去一所美国公立高中交流,没有选择昂贵的中介,没有去夏校,也没有参加多少培训班,总花费只有那位同学的十分之一。

遍观这个申请季,我身边便有许多人光是高中这一阶段便花费几十乃至上百万。这样的花费到底是怎么产生的呢?下面,我便来给大家算一笔账。

美本申请由高中平时成绩(GPA),标准化考试成绩,文书和课外活动四环组成。而这每一环中不同的选择都会产生出不同的花费。一公式以蔽之,留学费用=高中学费+标化培训费用+中介费+课外活动费用

 高中学费差异大  

为了获得可信的GPA,一些人选择赴美上高中。在私立美高就读最为昂贵,一年50万人民币的费用,四年便是200万人民币。

退而求其次的选择是国际高中,一年10万到20万人民币的学费,便宜了一半不止。

我则选择了最经济的体制内高中,每学期学费三千元,去美国高中交流的费用也不过约十来万。

 标化考试培训忙 

美国高考SAT允许学生参加多次,因此,这一考试对于不同学生的来说也有不同的战略。

有些人选择了持久战。这就意味着学生会参加一两年之久的一对一强化班,并且多次赴美国考试。培训费用,机票钱和累计下来可以高达30万人民币。

有些人选择了闪电战。这便意味着几个月的自学和在香港一次性出分。这一套下来,至多也不过1万元。

 留学顾问门道多 

多数美国大学要求学生提交文书以了解学生的个人品质。文书的题目往往五花八门,着重考察思维能力。

对于许多中国学生来说,无论是题材的选择还是文字的组织,都让人无所适从。面对这最令人头疼的一环,许多人转而向留学顾问求助,希望可以让中介帮忙乃至代写。

市场上的留学顾问、中介种类颇多,费用之差距不可谓不大。

从60万元的高端中介,到1万元的网络中介,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找到相应的服务。

 课外活动的生意经 

课外活动可以体现一个学生的热情与兴趣,很受美国大学重视。因此,课外活动已经逐渐成为了一个市场。

先不谈一些中介将动辄几万的背景提升活动与进入名校捆绑在一起,光是去一次由美国大学举办的夏校便要花费大约10万元。

若是多去几个夏校,多参加一些高端背景提升活动,三年下来,便要花掉40万到50万元。

相反,如果参加科研项目或是公益活动,花费几乎可以不计。

套用之前的公式,一个留学生若是不甘落后,样样都用最好的,便会发现还没上大学花费就已达到3,400,000元。(200万+60万+30万+50万=340万)

而选择最经济的方式只会带来一份20万元左右的账单。

从20万到340万,留学规划所产生的费用差距如此之大,令人咂舌。

如此悬殊的差距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信息的不对称与不透明。如果仔细研究其中每一环,我们便能省下一大笔的资金。

中介的真相

高额的中介费,可以说是留学产业链中最不必需的。

谈及中介,家长和学生脑海中便浮现出这样的画面:

市中心高端写字楼里的一间办公室,三五位顾问或是成天围着学生聊人生聊理想,尽全力挖掘申请文书的素材,或是告诉学生假期该去什么地方开展支教和动物保护活动。

享受这样的服务的代价是家长干瘪的荷包。

以上海为例,留学顾问服务的价格普遍在20万到60万之间。

但许多中介的服务内容却大同小异:一位中方顾问负责申请材料的包装,一位外籍顾问负责文书语言润色,还有一位助理为申请者省去了繁琐申请流程中的许多烦恼。

不论服务的质量,许多家长便掏了钱,却往往忽略这么一个问题:这样的服务真的是必不可少吗?有没有可选的其他方案呢?

必须承认,许多优秀的录取结果背后少不了中介的帮助。然而,在申请过程中,留学中介并非是不可或缺的。

我们必须意识到,市面上的绝大多数中介所利用的,不过是申请者与国外大学之间的信息差罢了。

而这样的信息差是可以通过自己的英语能力弥补的:勤上各类大学官网获取申请所需信息,便能在中介面前立于不败之地。

尽管很多人在抱怨中介太贵,却少见有人选择一种新的方式,究其原因,还是一个懒字。

一切事宜都有人包办的感觉固然很不错,但想要省钱,想有一份物美价廉的申请体验,申请生便不能偷懒,需要自己把控申请流程。

从各大学校的申请时间截点到所需材料,从文书选材到语言润色,完全可以通过缜密的规划,长时间的坚持,和对身边各种资源的调动来实现。

中介提供的许多活动较为昂贵,未必能让申请者在差异化竞争中脱颖而出。对此,我的经历告诉我:与其让别人告诉你做什么样的课外活动,不如去做自己真正喜欢的,真正体现自己作为一个独立个体的活动。

如果你是一个喜欢文学的学生,就没有必要花大价钱去报名金融夏令营;如果你不是一个外向的人,也无需全国各地到处跑参加模联比赛。至于文书,内容更应该由自己来把握。

回溯自己的人生,千百件轶事中,哪一件对自己最有意义,可作为文书内容,唯有自己最清楚。

以我自己为例,我在申请Pomona College (波莫纳学院,美国顶尖文理学院,注1) 时所写的文书是关于我13岁在伦敦旅游时心态的微妙变化,非常的私人化。这样的题材中介不太可能替我发掘出来,非得要我自己仔细思考不可。

留学中介并非唯一的选择,申请者们还可以向专业人士寻求帮助。他们的经验与知识虽然不能代替申请者本人,但依旧可以锦上添花。

在上海乃至全国各地的国际学校中,外籍升学顾问的配置已经成了常态。申请季中的困惑完全可以找他们。

外籍升学顾问大多毕业于英美名校,指导过多届学生,经验丰富。更何况,作为该校学生,你可以免费接受他们的指导。

如果你是普高的学生,身边没有升学顾问,还担心自己的英语尚不地道,完全可以考虑现在兴起的某些留学公众号。

实际上,这些公众号大多都是正在美国大学读书的中国留学生和归国毕业生自发创建的。他们自己经历过申请季,对于美国大学留学体验有最直接的体会,可以为申请者提供一手资料与材料。

在大多数公众号平台上都可以找到较为便宜的文书修改的服务和申请咨询服务。与传统中介的价格相比,这些新媒体平台的服务价格可以低至其十分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相对便宜的价格并不意味着低质量。在名校在校生的指导下,许多准留学生都获得了理想的录取结果。

这样看下来,如果你对自己的未来有清晰的规划,有强大的执行力,完全可以采取DIY或者半DIY的模式。

当然,本文绝非在提倡不使用中介。每个人都应该根据自身家庭和经济状况来决定。

如果你想在申请季不那么辛苦而且这笔钱对你来说并不算很大的负担,那便大胆地用中介吧。如果你觉得砸钱让你的求学之路负担过大,欢迎加入DIY申请的行列。

但要记住,无论用不用中介,自己才是那个掌握申请节奏的人。

标化考试的陷阱

同样的,不仔细甄别,标准化考试也可以成为一个无底洞。由于中国大陆没有SAT考点,考生只能一次次前往香港乃至美国赶考。

其实,这些考生报名费,住宿费,飞机费,一次几千上万的费用和考试培训比起来简直是小巫见大巫。

如今的考试培训市场上,小班化教学已不鲜见,一对三乃至一对一甚至成了标配,而水涨船高的则是费用。一个寒假的加强班培训可以花上好几万已经是常态,倘若要求名师坐镇,花费更是不敢想象。

有时候仔细一想,这样的考试培训往往急功近利,本末倒置。制霸标化考试的秘籍绝非掌握一二考试诀窍,而是自身英语能力的提高。

只是每日刷刷题,听听错题讲评,背一些小诀窍真的值这么大的价钱吗?究其本质,不过是为自己准备考试所缺的自制力和总结能力付出代价罢了。

至于AP考试,更是一个烧钱机器。如今一个想要冲击名校的留学生高中三年可能要考多至十门的AP。除了上万的报名费用,TA更会面临一门好几万的培训费。其实,这些科目考试也有省钱的办法。

对于普高学生来说,数理类的AP考试可以通过在校内的学习来准备。普高的理科训练能够覆盖这些科目所考察的大部分知识点,唯一需要注意的是中英文的转换和合适的习题。

在这里,笔者推荐一些免费网站,可以准备AP考试,尤其是语言历史类等中国学生不熟悉的科目,比如:可汗学院(Khan Academy), Coursera, edX等。

其实,自学与应试并不冲突。在信息时代,充分利用网络实现自学是新的趋势。

SAT的出题方Colege Board和前面提到的非盈利组织可汗学院合作,提供完全免费的线上SAT备考服务。这个网站提供录制好的视频课程和全真模拟题,可以完全替代培训机构的作用。

我在美国高中交流时,身边便有几位考入耶鲁等学府的学霸使用这个备考。

如果说这些免费的网站尽管成本低廉,但却有着对中国学生针对性不强的缺点,那么,也有花费比传统培训机构低很多的在线课程。

一些有着创业热情并且对考试准备有独特心得的留学生创立了不少此类公众号。在这些公众号上,高中生可以只花费几千元便可以在一个寒假内获得多次小班化在线指导。

而这些老师们往往都是身经百战的北美名校在校生,论起经验,比许多没有亲自考过试的培训老师更为老道。

避课外活动的乱象

走进任何一个上海的中介机构,最为显眼的是各种课外活动的广告宣传:香港金融冬令营,肯尼亚野生动物保护考察,印度非物质文化遗产调研,如此种种,不一而足。

行程如此高大上,价格也不会低。这些高端活动的价格往往是六位数。

可是,实践表明,高大上的活动通常无法带来高大上的录取结果。究其原因,还是在于这些活动不能体现学生的个人特质。

至于夏校,一次又一次的祛魅表明,它未必能敲开名校的大门。

首先,许多夏校的学术性并不强。究其本质,不过是一个为高中生提供体验大学生活的机会的项目罢了,性价比并不高。这些项目往往存在含金量不高,助教代替教授上课等情况存在。

而且,夏校不是万金油,不适合每一个人

如果英语能力还不够高,暑假与其在美国大学课堂上给大学生陪读,还不如与在家里静下心来好好读一读英语原著。我身边便有惨痛的案例,夏校去了好几回,却耽误了提升标化成绩的机会,反而得不偿失。


更有夏校宣传和实际体验不一致的情况。

某在国内举办的夏校宣传自己请来名校教授讲课,费用不菲,而去了的许多学生反映不仅授课地点由名校换到职业学校,而且真正能够接触到的教授只有几位,还百事缠身,无法和学生有一对一的沟通。

暑假,除了参加各类培训,也有许多其他事情可以做,裨益自己的申请。无论是实习,做志愿者,还是进入大学实验室,都是一些不花钱或者少花钱的方式。

最后,这几年比起以前多了一种颇为流行的观点,认为想要在美本申请占据先机,必得择一所好的美高。

这一种观点绝非普世真理。

其实,许多体制内高中在海外留学上也取得了好成绩。人大附中,南外,上外附中等牛校就是最好的证明。还有许多国际高中供学生和家长选择。

这些国际高中也有不少输送了大量优秀学生的佼佼者。同为全英语教学,国际高中离家近,学费也便宜不少,不失为一个选择。

再者,好的美高入学竞争激烈,许多学生不得不退而求其次去一些一般的美高。

但是,这些美高教学质量与国内相比并不算高,三到四年读下来动辄上百万,简直是先付了四年大学学费,却不一定有个好结果。


种种不确定性像一颗颗地雷埋在美高之路上。美高注重平时成绩的管理,对自制力和韧性的要求比较高。

学生如果暂时缺乏这些能力,盲目出去恐怕反而不利。

另外,离开父母,离开家庭,这一切都十分考验人的抗压能力与独立生活的能力。如果心理尚不成熟,这些钱花出去恐怕反而于成长不利。

如今的留学圈子里,有一种迷思,仿佛家长在孩子身上砸了越多钱,效果便越好。殊不知,这样的想法把留学变成了一场金钱竞赛,而失去了教育本来的意义。

教育,本就应该为学生找到最适合自己的一条道路。

要不要请中介,要不要报培训班,要不要出国读高中,要不要去夏校,都应该结合自己的具体情况和经济实力来看,而非相信钱花得越多越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