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有不止一位患者问过我:“大夫,我看电视上说,很多寿星的长寿秘诀就是吃久炖的红烧肉。把红烧肉炖上3个小时,可以让其中的胆固醇含量降低,饱和脂肪酸变成不饱和脂肪酸。这是真的吗?我特别喜欢吃红烧肉,要是真的,那就太好了。” 问这个问题的人多了,我自己也做了个测试。的确,久炖的红烧肉中胆固醇含量下降了。这其实不难理解,因为加热容易引起脂肪氧化,而脂肪氧化就会导致胆固醇发生氧化,形成一系列新的化合物。然而问题是,这些化合物健康吗?它们虽然已经不是胆固醇了,但极有可能比胆固醇还糟糕。 胆固醇下降并不奇怪,胆固醇的化学键里有个双键,它氧化之后会形成一系列的胆固醇氧化产物。资料显示,目前已经确认的氧化产物有十几种之多。不过,据研究报告说,这些氧化产物很多都是有毒性的,比胆固醇本身更糟糕。所以,食物在加热之后出现胆固醇含量下降的情况,也未必是一件好事。 对于食物胆固醇的作用存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片面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胆固醇是极其有害不能吃的东西。说这种观点片面,是由于持这种观点的人对胆固醇在人体内的作用缺乏清楚的认识。 许多含有胆固醇的食物中其它的营养成分也很丰富,如果过分忌食这类食物,很容易引起营养平衡失调,导致贫血和其它疾病的发生。 在饮食上最好使用含膳食纤维丰富的食物,如:芹菜、玉米、燕麦等;茶叶中的茶色素可降低血总胆固醇,防止动脉粥样硬化和血栓形成,绿茶比红茶更好;维生素C与E可降低血脂,调整血脂代谢,它们在深色或绿色植物(蔬菜、水果)及豆类中含量颇高。 限制高脂肪食品:如动物内脏,食植物油不食动物油。胆固醇含量多的食物有:蛋黄、动物脑、动物肝肾、蟹黄、蟹膏等。猪肝中胆固醇的含量较高,每100克猪肝中含胆固醇约368毫克。 至于饱和脂肪酸变成不饱和脂肪酸,这种说法我是不赞同的。从热力学角度来说,饱和脂肪酸比不饱和脂肪酸更为稳定,而脂肪受热后通常会发生氧化,氧化过程中不饱和的双键会减少,而饱和脂肪酸则不易受到氧化而更多地保存下来。所以,通常都会是受热后不饱和脂肪酸变成饱和脂肪酸,反过来的情形则很少出现。 关于饱和脂肪酸变成不饱和脂肪酸好坏网上已经有很多的介绍,这里就不再多加赘述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