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凿空之旅”到“和而不同”,简述丝绸之路的文化融合

 茶香飘万里 2019-05-21

张骞出使西域是中国古代外交事业的一次空前大探险,也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外交使团,被誉为“凿空之旅”。

从字面意思来看,”丝绸之路“这四个字非丝非路,并不是由几条固定的商路组成,而是一连串的货物集散之地所构成的一个商业系统交通,对古代来说,丝绸之路对外交的探索有着最为长久和深刻的记忆。

从“凿空之旅”到“和而不同”,简述丝绸之路的文化融合

一条古道连接古今,一个德国人不是第一批行人,却成功为其命名。

1868年秋天,当费迪南·冯·李希霍芬首次来华的时候,正执行秋雨飘摇,摇摇欲坠的晚清时代,这位优秀的地理学家发现,凡是西方人足迹未至之地,他通常都会受到热情的款待。

为了研究的便利性,李希霍芬在他的名字前面加入了一个中国姓氏”李“字,不仅让自己的名字看起来更加的”中国化“,还让自己和权倾朝野的大臣李鸿章攀上了同姓的亲戚关系

随后,李希霍芬来到了洛阳,连日走访了山陕会馆,关帝庙等祭祀场所,还重点考察了城南关的丝绸和棉花等中国特色。

从“凿空之旅”到“和而不同”,简述丝绸之路的文化融合

在李希霍芬的著作《关于河南及山西的报告》中,他指出”河南府地区主要贸易品为棉花,各种的输出品需要是靠棉花来支付的,棉花的买卖终年无休,城内的交易额每天大约为1万两!“

而从洛阳到”撒马尔罕“(今天的乌兹别克斯坦),这样的一条古老的商道,从此就被李希霍芬起名为”丝绸之路“!

从“凿空之旅”到“和而不同”,简述丝绸之路的文化融合

张骞出使西域的“凿空之旅”

真正意义上得丝绸之路来源于张骞的”凿空之旅“,丝绸之路的原始开通动力为”消弭军事威胁以及谋求和平发展“。然而,在动乱持续百余年的中国,却难以即使消化西方世界的研究成果,直到1955年,北大的国学大师季羡林提出了关于”横亘欧亚丝路“的概念。

在对这个问题的争论上,一时之间难以定夺,大致分为两派,一派主张”先秦说“,他们认为,《诗经》中有云”爱求柔桑“这样的说法,说明丝绸在春秋时期就已经颇为流行;而在《穆天子传》中也有相应的描述:赠”锦组百纯“,指代的是带有着花纹的丝织品;

另外一派的理论依据是上世纪60年代考古家发现的证据:位于河南安阳地区的妇好墓中出土的软玉,经鉴定产自于新疆,而妇好正是商王武丁的夫人。

这说明,至少在3200年前,就已经有人延用这一条古道将昆仑山的玉石送到了河南安阳,这样说的话,丝绸之路的时间应该为更早,至少在商朝以前。

更多其他的证据现在已经无从考证,但是对于张骞出使西域的宏伟壮举却被誉为是划时代的”凿空之旅“。为了促进汉朝和西域的交流,汉武帝招募了大量的身份较为卑微的商人,分配给他们货物,让他们去西域经商和销售。

而这一批身份地位的商人从此后成为富家巨贾,吸引了更多的丝绸之路贸易者。

同时,也为解决匈奴的边患,汉朝还成立了西域都护府,对西域地区进行直接的管辖,这也促成了丝绸之路进入到了繁华的地步。

从“凿空之旅”到“和而不同”,简述丝绸之路的文化融合

在陆上丝绸之路开通之后,汉武帝决定打通海上的丝绸之路,据《汉书·地理志》中有这样的记载:汉武帝将合浦,日南等地区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港口城市,决定派出使者沿着百越民间开辟的航线前行,经过了东南亚,孟加拉湾地区,到达了印度半岛的东南部地区,抵达锡兰后返航。

从此后,两条丝绸之路齐头并进,而丝绸也成为了不同的文明世界之间之间的交流符号和象征。

美国的学者米华健在《丝绸之路》中提到:”丝绸之路非丝非路,重要性也远不及战马,火药和战车,但是却能给人留下最长久的记忆!“

从“凿空之旅”到“和而不同”,简述丝绸之路的文化融合

满足商业诉求,是丝绸之路开通的又一动力

美国的学者谢弗曾经说过,人类从来都不甘寂寞,丝绸之路正是源于各地文明之间的相互吸引。

”丝绸之路塑造着现代社会,如果没有丝绸之路,定然也不会有今天丰富的生活内涵!“

两千多年间,丝绸,茶叶,陶瓷等重要的物品不断地从中原运送到西域各地,玉器,胡麻、葡萄、苜蓿及大量的奇珍异兽,都丰富着中原地区的物质生活。

而海上通道的商品更为丰富,汉唐是丝绸,宋元是瓷器,香料也开始大规模的输入到中国。

正因为有这样的贸易和商业诉求,所以丝绸之路的交易中,新奇的商品是最为直接的诱惑,也是丝绸之路繁荣和发展的重要动力。

在古代社会,连年征战,战争,灾荒,疾病等频频来袭,而来自不同国度之间来回迁徙的移民也成为了交通枢纽中的外部因素。火药,印刷术,指南针,造纸等四大发明以及冶铁,水利等技术流传到各地,促进了文明的交流和协作。

从“凿空之旅”到“和而不同”,简述丝绸之路的文化融合

人类”和而不同“的共识

正是因为商品,技术和文明之间的融合交流,不同地区才实现了互通有无,并学会用对话来消除隔阂,最终达成了”和而不同“的共识,塑造出全球化世界的雏形。

技术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丝绸之路的开通促进了多种思想的交流和宗教仪式的传播,他们在丝绸之路上和谐共生,尤其是中国的代表性思想儒家思想,传遍了周边地区。

在公园1世纪,很多朝鲜人已经会背《春秋》和《诗经》等中国经典,5世纪以前,儒家思想就已经传播到了日本地区;

隋唐时期,日本排遣了大批留学生和遣唐使前来学习,儒家文化普及到了日本地区。而中原的音乐,礼教向西传播的时候,西域的舞蹈,杂戏等也传入到了中原地区。

不同于西方国家的征伐,丝绸之路的文化交融是一种先进文明向周边辐射和发展的过程,正是这样的交流和融合,人们逐渐达成了”和而不同“的共识,延续至今!

从“凿空之旅”到“和而不同”,简述丝绸之路的文化融合

参考资料:

1,《关于河南及山西的报告》 李希霍芬

2,《丝绸之路》 米华健

3,《汉书·地理志》 班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