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揭元朝开国皇帝忽必烈是谁的儿子,与成吉思汗是什么关系?

 凤凰山居士 2019-05-21
2016-08-08 17:03 知历史

成吉思汗与拖雷关系

孛儿只斤.铁木真就是大名鼎鼎的成吉思汗——元帝国的缔造者,他骁勇善战,足智多谋在历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名。成吉思汗一生南征北战,在他传奇的一生中他总共生下了四个儿子,五个女儿。在众多儿子中最具传奇色彩的是四儿子托雷。那么,成吉思汗与托雷关系就很清晰是一对父子关系。这对父子之间究竟有多少传奇的故事呢?

托雷的鼎鼎大名是因为他在金庸先生笔下的《射雕英雄传》中十分有魅力。1219年之时,成吉思汗帅兵西征,当时最小的儿子托雷已经长大,正是血气方刚之时,一腔报国热血十足的愣头青。按照蒙古族的风俗习惯,最小的儿子出征之时,正是定王位继承人之时。

忽兰夫人对成吉思汗提出,四个人都是嫡子,你过世以后想把位子留给谁?成吉思汗认为是时候讨论了,就召集兄弟和儿子商议,定下三儿子窝阔台继位。对于这个遗嘱成吉思汗在临死前反复叮嘱其他儿子要服从窝阔台的领导。

不过,成吉思汗一过世,皇子们就闹翻了。按照蒙古国规矩,新皇帝的继位必须由蒙古部落议会——库里勒台商议决定,托雷就开始在库里勒台搅局,迟迟不让窝阔台登基,自己当了两年监国独揽大政。最终由于二哥察合台支持窝阔台,托雷势单力薄,在这场角力中以失败收场。

成吉思汗与托雷关系虽说是父子,但在历史上对于他们的详细记载不多。大概是因为,蒙古族大量使用的蒙语和蒙文,又因年代久远,使得大量历史资料遗失或难以考证。

拖雷应该做大汗么

其实,成吉思汗最欣赏的儿子就是托雷。托雷从小跟随成吉思汗南征北战,托雷骁勇善战,武艺超强,带兵布阵也是一把好手,可谓天生的军事奇才。成吉思汗对他疼爱有加,生前分配给托雷五个千户,蒙古国最重要的精兵利器全在托雷手中,对他的信任可见一斑。

托雷的功勋使他在帝国内外声望很高:百姓爱戴有加,群臣和各部落心服口服。这也是为什么成吉思汗死后,窝阔台迟迟不能继位,却让托雷做了三年汗国的原因。如果历史可以重来,托雷完全有能力把控帝国走向,显然他应该做优秀的大汗。

当然,历史是残酷的。再差的汗位必定有人争抢,何况是最鼎盛时期的蒙古帝国。三个窝阔台出场了,窝阔台在军事上不是托雷的对手,但在玩政治上是呼风唤雨的人物。成吉思汗撒手人寰时未能钦定汗国,大概是意思是把重任交给忽列塔邻会议来选,这也是最民主的方法。托雷当了三年汗国执掌军政,但法理上都过不去,到了后期二哥察合台等势力都已经倒向窝阔台。执政者人心为上,托雷不当大汗也罢。

对于“托雷应该当大汗么?”这个问题,历史已经给出了最明确的答案。他不是应不应该当,而是生不逢时,又差了机遇与运气。

拖雷监国

孛儿只斤.托雷是成吉思汗的儿子,在一众兄弟中排行老四。他足智多谋,骁勇善战,充分遗传了父亲铁木真能征善战的性格,血液里流淌的也有蒙古民族海纳百川的胸襟。但是,他心情暴躁,好杀戮,所到之处必有血光之灾。这也不能完全怪他,这和蒙古族屠城的军事传统相关。托雷在父亲铁木真死后做了三年监国,为何哥哥窝阔台迟迟不能登上汗位?托雷监国如何独揽大权?

成吉思汗死前,对于汗位的继承人考量已久。三儿子窝阔台善于把持朝政,在理政方面有出色的才能。四儿子托雷天生就是武术奇才,本身就骁勇善战,带兵也独有一手。对于汗位的继承人,朝堂之上曾发生过长期争论。

因为成吉思汗综合考量,立下遗嘱想把汗位传给窝阔台,但是,按照蒙古族的传统,汗位一般传给幼子,也就是托雷。成吉思汗的决定违背了传统,在成吉思汗死后,关于窝阔台的继承合法性就遭到了一部分大臣的反对,在这种两难的情况之下,托雷当了两年监国,这也是最好的缓解冲突方式

在这期间,托雷监国对于汗位的争夺始终没有停止脚步,当然哥哥窝阔台也不是吃素的步步紧逼。最终,窝阔台依仗父亲的遗嘱,以及二哥察合台的支持登上了宝座。托雷的监国之位就此结束。托雷在40岁壮年之时突然暴毙军中,有人怀疑是窝阔台嫉妒托雷的才能所为,但是现在历史的真相已经很难考证。

拖雷怎么死的

托雷是成吉思汗的四儿子,他一生功勋卓著,为蒙古帝国开疆拓土立下汗马功劳。从平定蒙古各部落叛乱开始,到攻下金国首都开封,都有托雷身先士卒的身影,真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气势。然而托雷残忍无道,据统计在他刀下的冤魂多达五百万。因此,托雷在死前曾忏悔不已。托雷是怎么死的?他的死因扑朔迷离!

成吉思汗在诸子中最欣赏托雷,但是三儿子窝阔台政治谋略过人,成吉思汗思量再三曾私下选择了窝阔台作为汗国的继承人。由于大儿子拙赤被怀疑非亲生与二儿子察合台争吵,闹得朝堂上尴尬不已,也就丧失了继承的权利。成吉思汗撒手人寰时未能钦定汗国,他大概是希望把重任交给忽列塔邻会议来选。这样一来窝阔台继位之路就受到了阻挠,最大的劲敌就是托雷。托雷当时名声显赫,声望很高。国不能一日无君,这不利于蒙古国繁荣,成吉思汗的谋士找到了托雷,希望他放弃争夺汗位,托雷答应了,从此一心一意征战沙场,不插足政事。

史书记载,托雷积劳成疾,一病不起英年早逝。就在此时,有一位谋士暗示了窝阔台的顾虑,权衡利弊之后托雷潇洒选择了死亡。托雷怎么死的这个问题,坊间有第二种说法:是被窝阔台毒酒赐死的。很显然在托雷执掌军政后期,二哥察合台等势力都已经倒向窝阔台。拖累自知天命,接受了毒酒一走了之。

拖雷的儿子。

在历史上,拖雷的儿子有两个是十分著名的。一个就是蒙哥,一个就是忽必烈。这两个都是蒙古日后的大汉,尤其是忽必烈,成为了元朝入住中原后的第一位大汉。

但是根据《元史》记载,拖累有十一个儿子。但可考证的只有九位。分别是长子蒙哥、次子忽睹都、四子忽必烈、六子旭烈兀、七子阿里不哥、八子拨绰(不者克)、九子末哥、十子岁哥都、十一子雪别台,第三子和第六子已经找到他们的名字了。作为一个最高的统治者,儿子数量的庞大,或许不是一件很好的事情。尤其是拖雷,他将自己的汗位传给自己的长子,这是没有问题的。但是他没有料到,蒙哥会无嗣而终。

1959年,蒙哥在合州城下阵亡。按照规矩,蒙哥的汗位应该由忽里台推荐。第七子阿里不哥在和林颇受到诸王公贵族的拥护,成为大汗。但是忽必烈不服,他从前线返回开平,自称为大汗,建年号为中统。就这样,蒙古分裂成两个朝廷两个大汗。阿里不哥和忽必烈两兄弟,都以自己为正统,双方兵戎相见。

最终,忽必烈打败了阿里不哥,成为唯一一个大汗。忽必烈改年为至元元年,改燕京为中都。最终建立了一个强大的蒙古帝国。

拖雷的其他儿子,也在这次内战中或多或少受到牵连,但是忽必烈并没有过多追究,让他们各自善终。拖雷的儿子,最终因为一场内战,走上了不同的结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