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与水的四季轮回 文/齐炳权 

第一部:春 春天来了,万物复苏,莺歌燕舞。 春回大地,春风吹绿了世界,万象更新。 斗柄指东,温暖柔和的东风吹遍了神州万家。 太阳直射点逐渐从赤道往北回归线方向移动。 北半球的冰雪逐渐地消融,冰雪化成了水。 江河湖海里的水也逐渐变得更有生机活力。 春天的风与水到底给人们什么样的情怀感觉呢? 恰如小朋友们每天吟唱的那些浪漫的古诗词: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东风。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知。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竹外桃花三两只,春江水暖鸭先知。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第二部:夏 夏天来了,绿树成荫,烈日炎炎。 夏山如碧,夏树常翠,世界仿佛披上了绿妆红衣。 斗柄指南,暖气熏天的南风让人热得汗流浃背。 太阳直射点从北回归线逐渐往赤道方向移动。 北半球的气温与日俱增,水气蒸腾变化成云。 风云激荡,龙腾四海,转眼乌云化作了倾盆大雨。 雨水从天山瀑布流下来,流进了小溪大江。 流水在路上遇到了沙漠戈壁却无法突破,就哭起来。 有一天,风路过这里对水说,我可以帮你越过障碍。 于是风让水变成了水蒸气在天上凝结成云。 风从虎,云从龙,龙腾虎跃,翻云覆雨。 于是大地上就有了台风、龙卷风、大暴雨、大洪水。 水终于跨过沙漠戈壁来到了长江黄河。 于是就有人写出了关于夏风夏雨的古诗词: “夜来南风起, 小麦覆陇黄。 风如拔山怒,雨如决河倾。 微风忽起吹莲叶,青玉盘中泻水银。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一夕骄阳转作霖,梦回凉冷润衣襟。 不愁屋漏床床湿,且喜溪流岸岸深。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第三部:秋 秋天来了,秋风萧瑟,秋雨知寒。 秋高气爽,白露秋分,寒露霜降。 秋收过后,秋叶枯黄,秋风冷凉。 斗柄指西,无情如刀的西风让人感觉悲伤凄凉。 太阳直射点从赤道往南回归线方向逐渐移动。 北半球的气温与日俱降,水气下降凝结成白露寒霜。 那是在开示我们人到中年一定要懂得低调收敛。 秋天象征着离别,人到中年也注定与六亲分离, 所以秋季大半是孤独惆怅,斑鬓染霜的景象。 叶子的离去不是风的无情也不是树的不挽留, 而是四季轮回的自然规律所决定。 人生天地一叶萍,利名役役三秋草。 秋草能为春草新,苍颜难换朱颜好。 一场白露一地霜,一阵秋雨一阵凉。 人言秋日多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秋风秋雨与秋露秋霜之景触动人们什么情怀思绪呢?且请欣赏古圣先贤关于秋风秋雨的经典诗词: “秋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 雨色秋来寒,风严清江爽。 露从今夜起,月是故乡明。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秋风秋雨愁煞人,寒宵独坐心如捣。 凉风萧萧吹汝急,恐汝后时难独立。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阑风长雨秋纷纷,四海八荒同一云。” 第四部:冬 冬天来了,万物凋谢,寒风凛冽。 小雪大雪,小寒大寒,数九寒冬。 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 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斗柄指北,冰冻刺骨的北风让人感觉寒气逼人。 太阳逐渐从南回归线往赤道方向移动。 北半球的气温继续骤降,水遇到寒气凝固成冰雪。 那是在开示我们人到晚年一定要懂得退休收藏。 冬天的寒霜冰雪不过是水分子另外一种物理状态。 北风那个吹,雪花那个飘,雪花飘飘那个年来到。 年关对于老年人来说就是一道道人生关口啊。 生命如水流逝,上善若水,水最接近于道。 无论液体水变成水蒸气或者变成固态的冰雪, 水的化学成份H2O永远不会改变,也就是本质不变。 如同一个人的生老病死其实只不过是一种生命的四季轮回。 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照见五蕴皆空。 冬风与冬雪之景触动人们什么情怀思绪呢? 且请欣赏古圣先贤关于冬风冬雪的经典诗词: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行人日暮少,风雪乱山深。 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 西风满天雪,何处报人恩? 烟尘犯雪岭,鼓角动江城。 最爱东山晴后雪,软红光里涌银山。 黄河捧土尚可塞,北风雨雪恨难裁。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细看不是雪无香,天风吹得香零落。 水晶帘外娟娟月,梨花枝上层层雪。 ”
风无影,水有道,一生何求,无中生有,有又化无,笑看风云,水去水又回,风平风又起,放下看破,随缘自在。文章最后,中华易帆风顺研究院齐炳权先生祝愿读者朋友们看完本文都能开心证道,觉悟大风水,人生的四季都顺风顺水,与时俱进,静观云卷云舒,笑看风起风息,任凭潮涨潮落,终有风生水起。那么就用宋代无门和尚所创作的一首禅意古诗《颂》来作结束语:“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听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声明:本文属中华易帆风顺研究院齐炳权先生原创,转载复制,网站博客,新闻传媒,报刊杂志,学术交流请务必注明作者及原文出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