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测量主要工作 2 测量人员及主要测量设备的配置 本工程选配经验丰富的测量工程师3名,测量员4名,负责整个施工过程测量工作。 主要测量设备配置见下表。 6.1.3 布设测量控制网 1、平面控制网 (1)场区平面控制网的布设 对业主提供的坐标控制点确认无误方可进行测量工作,根据总平面图及建筑场地和全站仪的灵活性,本工程拟采用二级导线精度的平面控制网。在总平面图上初步展绘导 线点位。选定点位原则是:使用方便并能长期保留且避开地下管网和道路。距离建筑物、 构筑物不宜小于25 米,距离土方开挖线不宜小于15 米。选取开阔不宜被遮挡的地点设 置控制点。 本工程平面控制网布设,由设计提供的控制点引入到场内控制网1、2、3、4------13、 14、15 号等点,形成闭合回路,误差在设计范围内。 (2)场区平面控制网的测设 在施工现场用全站仪初步放样出场区控制点点位,然后按下图要 求埋设控制点,埋设深度要求在地下水位50cm 以下。再按二级导线精度与已知点 组成闭合导线,精确测量控制点的坐标。 坐标控制点与高程控制点埋设示意图 二级导线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 2、高程控制网 高程按建设单位提供的水准点经复核无误后方可使用,本工程高程控制网与平面控 制网合二为一,按三等水准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测设。与已知点组成闭合或附合线路。 三等水准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 3、维护 所有的控制点测设完毕后须由建设单位、监理单位组织一同复查验收签字认可方可 使用。对首级控制网点须做好保护标志,用1 米钢管和扣件做好围栏,并用红白相间油 漆做好醒目标志。某些控制桩可能要破坏时应会同相关方商定补救措施。对于控制点要 经常复核,若发现问题应停止使用或纠正后再使用。 6.1.4 工程轴线控制 1、轴线控制与构件设计位置线测设流程 轴线控制与构件设计位置线测设流程示意图 2、基础施工阶段的轴线控制 基础施工阶段在基坑周边布设主要控制轴线引桩,通过外部各控制点结合引桩对基 坑内各结构部位实行“外控法”进行控制点线的测放。 3、主体施工阶段的轴线控制 (1)在主体施工期间,在每栋楼的首层楼板面的控制轴线上选择3个合适位置预埋 200×200的钢板,并在该钢板上刻画十字标记标出楼层控制轴线的投射点位置,同时, 在上部每层结构楼板上对应的位置预留200×200的激光投射孔,利用铅直仪逐层向上投 射控制轴线的控制点,在施工楼层上通过投射上来的点确定控制轴线。 (2)其中利用铅直仪向施工的楼层上进行投射的工作方式请参见下图。 (3)在施工楼层上采用上述“内控法”完成控制点投射工作以后,再采用“外控法” 来校核投射点精确度。 3、高程测量控制 (1)高程测量流程 高程测量流程示意图 (2)基础施工阶段的高程测量控制 基础施工阶段,用水准仪、塔尺和钢卷尺向下引测高程,其工作方式如下。 基础施工阶段高程引测示意图 (3)主体施工阶段的高程测量控制 主体施工阶段,用水准仪、塔尺和钢卷尺向上引测高程,其工作方式如下。 主体施工阶段高程引测示意图 4、垂直度控制 从最低层地面开始(本工程从基础开始),逐层进行建筑物垂直度控制,其原则要 求见下页表中内容。 6.1.5 沉降观测 按一般规定,工程的沉降观测需由建设方委托专业检测机构实施监测,按我公司的 内部控制惯例,作为施工方本身也宜开展沉降观测,虽精度不及专业机构,但仍具备定 性分析的作用,且数据收集频率更高,相关数据可作为内部资料为后续施工提供分析依 据。 我公司作为施工方开展的沉降观测采用二等变形等级的精度要求,采用二等精密水 准测量观测。 沉降观测点大样 本工程沉降观测要求请参见下表内容。 6.1.6 资料提交 1、场区控制网点位图及平差结果; 2、单位工程定位放线成果; 3、沉降观测成果记录; 4、荷载-沉降与时间的关系曲线图; 5、每个观测点的下沉量统计表,绘制观测点的下沉观测曲线。 |
|
来自: kbg814 > 《施工测量及(放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