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伊比利亚半岛东北部的巴塞罗那,濒临地中海,是西班牙加泰罗尼亚自治区首府,也是西班牙第二大城市。时至今日,这座城市作为加泰罗尼亚地区的中心,坚持说着加泰罗尼亚语,坚持着要独立,乃至于它的巴萨足球队每次和皇家马德里球队比赛,都成为了加泰罗尼亚地区和整个西班牙的对抗。这应该就是巴塞罗那的精神吧,也是安东尼奥·高迪(1852~1926)这个建筑大师,这个前所未有的鬼才,所赋予巴塞罗那与众不同的禀性。 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正是当年巴塞罗那国王颁布了全面改建巴塞罗那的诏令,成就了这个性格孤僻内向、不爱交际却又年轻而疯狂的高迪。 十九世纪末,当地来自海上贸易的财富急剧积累,成就了大量的工商界暴发户。而这些暴发户想融入原有贵族圈子简直比登天还难,过去的那些所谓经典风格已被传统贵族们发挥到了极致,再复制只会授人以笑柄,这时加泰罗尼亚地区特有的自由奔放的血液,让这些新生贵族产生了强烈地颠覆传统的冲动,而高迪与众不同的风格便成为了他们对传统贵族的挑战利器,于是我们看到了一系列标新立异,争奇斗妍的魔幻建筑出自了这个30出头的鬼才高迪之手,这些惊世骇俗的建筑,如今却成为了巴塞罗那的不朽财富。 在欧洲有很多教堂,但没有一座可以和巴塞罗那的圣家族大教堂相提并论。因为这座始建于1882年,高迪于1883年接手的,工期长逾百年,完工似又遥遥无期的教堂,似乎已经脱离了教堂的范畴,更像是一个经过改编的圣经故事。这座远看如石林耸立一般的教堂,给人一种非人造却也非自然的奇妙世界的感觉。这就是这位鬼才高迪穷其一生直至1926年遇车祸而亡,留给世间的传世之作,同时,还没建成就成为了世界遗产项目。 从教堂东面那布满了耶稣诞生故事雕塑的诞生立面进入教堂内部,眼前立刻呈现出了一幅令人震撼的场景,阳光透过彩色的不规则几何图形拼接的玻璃照射进来,给教堂洒滿了一片神秘色彩。教堂内无数高高耸立的立柱如同棵棵参天大树,支撑起璀璨星空般的穹顶。人们只能发出一片赞叹声。 教堂西立面是耶稣受难面,只见铸滿圣经经文的青铜大门上JESUS字母被人摸得铮亮,原来这是耶稣的名字。 受难外立面上的雕塑与结构呈棱角分明的风格,与东面的诞生立面完全不同。据说这座教堂将于2026年高迪百年忌日完工。 这是巴特罗公寓,建于1904-1906年。在巴塞罗那最繁华的大街边,一排排工整的建筑物之间,矗立着这样一座建筑。它的外墙全部是由蓝绿两色组合的陶瓷装饰,远远望去颇像印象派画家的调色盘。它那如同龙脊的屋顶、面罩般的阳台和那奇形怪状的窗户,全是大波浪形的曲线,无不展现出魔幻主义的风格,高迪似乎在这里营造出了一个童话般的世界。让所有从这条街上路过的人过目不忘。 建于1906年至1912年间的米拉公寓,是高迪设计的最后一个私人住宅。整栋建筑如波涛汹涌的海面,极富动感。由白色石材堆砌出的波浪形外墙,扭曲回绕的复杂铁艺阳台栏杆,和宽大的窗户,引发了人们丰富的想象力,有人觉得像原始人在陡峭的悬崖上建造的类似洞穴的住所,有人觉得像退潮后的沙滩,有人觉得像蜂窝组织,有人觉得像寄生虫巢穴等等。公寓屋顶高低错落,上面有各种奇形怪状突出物做成的烟囱和通风管道。米拉公寓里里外外都显得非常怪异,甚至有些荒诞不经,却仍被许多人认为是最有独创性的建筑。 在巴塞罗那北端的一个高地上,有这样一个失败的房地产开发项目,计划的60栋花园洋房一共只完成了几座,因为当年没人愿意跑到远离市区的山顶去生活,后来在1923年不得不变更为公共花园,这就是闻名于世的古埃尔公园。但正是这样的一个项目,却超越了许多曾经的成功项目,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了世界遗产,成为了巴塞罗那永恒的经典,而开发商古埃尔也就此青史留名,不知道这算不算因祸得福。当然这一切,少不了的是高迪的天才。 不同于单个建筑的局限,这里广阔的空间让这位鬼才高迪更加挥洒自如。入口处那两座外墙被亮丽釉彩包覆,富有童话趣味的糖果屋和蘑菇屋,立刻就把人带入了一个童话世界。 一条造型别致的有分有合的大台阶把人引向一个多柱大厅,台阶中间那个被马赛克覆盖的七彩大蜥蜴吉祥物,引人瞩目。 过了多柱大厅,那绵长的如蜥蜴身体的粘土质回廊。屋顶上形似波浪蜿蜒曲折的长椅,随处可见的马赛克拼贴。无不让人感觉置身于一个奇妙的幻想世界。时而童真、时而深沉,仿佛可以感受出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的心情变化,这种用色彩搭配和仿生造型的通俗和直观的表达手法,让所有的游客能和设计师本人在心灵上进行沟通。 相比那些沉闷而刻板的普通规则建筑,高迪的作品更能带给普通人视觉冲击,也更能让人产生共鸣。那些色彩鲜艳、惊世骇俗的曲线以及造型,利用自然光的超前理念,都让巴塞罗那这座伊比利亚半岛上的城市与众不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