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我是大肚 普洱茶在以前,那是不上台面的茶种。为什么这么说,远的不说,就说十年前,整个云南喝普洱茶的人,挤一挤也就三千人左右,这其中还得算上普洱的从业者,不能不喝。还夹杂了很多号称祖上世代做茶的茶贩子。 这个数据可真不是胡编乱造,取自当时云南官方的记录。 就云南本地人,喝茶的首先也是滇绿,而不是选择普洱茶这种滇青。没错,就在本地人看来,普洱茶也是不入眼的茶种,有点追求的茶友都不会喝这玩意。就像当年的康师傅桶装方便面打败统一袋装方面便一样。 当然还有滇红和熟普,这两茶种性温热,云南本地大部分人的体质偏热,茶性不适,喝了不舒服,烦躁不堪,浑身燥热。滇红只是茶性不适,至于熟普,不仅茶性不适合,而且档次还不高。 至于普洱称为贡茶,这里主要说说,清朝之前,普洱茶并不受待见,相关记载都有。一直到清朝,马背民族占了国,独特的饮食习惯使得普洱有了市场,普洱茶味道醇厚,特别适合作为奶茶用茶,所以普洱茶成了贡茶,没错,清代的普洱茶贡品都是用来烹煮奶茶,至于那些说清朝皇室都是清饮普洱茶,明显都是大忽悠。这点也经过证实,与故宫的研究员求证过。故宫研究员可不是简单人物,别当成是故宫的保洁人员,他们都是有真才实学的研究人员。 清代的阮福有写道:“普洱茶名遍天下,味最酽,京师尤重之。”这话很直接明了。 道光年间,普洱茶停了贡,这停贡的详细原因不知道,可能是饮食习惯发生了变化,不再喝奶茶,改清饮了,普洱茶不吃香就停贡了,当然这也没有确凿的证据。如果有人吹嘘喝到了道光年之后的普洱茶,就当个笑话吧。 普洱茶停贡之后,在香港火了,开启了香港历史,正式因为这段历史,普洱茶才创新出了渥堆熟茶的制作工艺。 普洱茶也分好几种,其中沱茶所用是最嫩的原料,砖茶所用的原料最为粗老,大多用于边销茶。饼茶则大多被华侨置购,主要的市场在香港和大马。 至于普洱茶为什么在香港火了起来,并不是因为普洱茶好喝,品质好,而是因为普洱茶特别实惠。香港的茶楼,就大家在电影里看到那种港式茶楼,提供茶饮和点心,这些茶楼曾经将普洱茶最为免费供应的茶饮,其它茶则要收费,像这些年普洱茶炒起来了,茶楼的替代品是福鼎寿眉,结果现在白茶又炒起来了,又换成了啥茶不知道。 过去,香港人饮用普洱茶,这些普洱都是在香港仓储多年,仓储合格的茶,但是从新茶到适合品饮,需要5至10年的仓储时间,太过漫长,49年之后,香港的茶商提出,能不能把普洱茶的转化过程大幅度缩短,因为这个原因,才创新出了熟普的制作工艺。 一直到邓时海的《普洱茶》出版,普洱茶才被更多的人看到。虽然此书的背后有资本介入,事先备好书中介绍到的老茶,随后将书大力推荐而出,坐等兔子上门。专门研究普洱茶的人也说过此书中不准确,错误的地方非常多,但最起码此书起到了宣传的作用,普洱茶得以重回茶友的视线里。 过去因为普洱茶档次低,极为廉价,这使得云南的茶农、茶商们制茶过于随便,原始。导致那时候的普洱茶,杂质多,质量差。茶饼里出现茶花、茶果,这算正常。出现树枝、杂草这算是常见。过分的甚至是各种莫名其妙的东西,当时晒茶都是在农家大院里,什么狗子、老猫,各种禽类在茶叶上尽情玩闹,然后制成的茶饼里有个鸟毛,狗毛,甚至鸡屎,这些情况都是有的。这个时候的制茶,还是国营长时代,至于清朝前中期的普洱贡茶时期,这茶多为专人单独制作,有另一套标准,受《大清律》规定监督。 从普洱茶被炒作开始,这价比滚雪球还厉害,不过这利润成倍涨也有好处,茶农开始重视了,可爱惜了,这都钱呐,于是普洱茶的制作工艺和环境越来越精进,讲究。茶农建起来专门的茶叶萎凋槽和晾晒棚,这普洱茶的卫生状况越来越好,最起码不会出现各种莫名其妙的杂质。而且精制环节更为严格,有了更多的除去杂质的方法,手工、筛子、静电、风吹等,这使得普洱茶的洁净度更好。杀青工艺也日益提高,像之前的临沧市的滇红产区,制茶的茶农们已经习惯了滇红的制作,制作普洱时习惯性用同样的揉捻力度,导致那时候出产的临沧茶口感粗糙,很多茶友无法接受。当然现在已经改善很多了。随着发展,普洱熟茶也出现了新工艺,由原来传统的大堆发酵,出现了小堆发酵,离地发酵等,这些新工艺虽然刚开始出现,还没有被大家认可,不过熟茶的渥堆工艺出现到现在也没多久,不到50年,还有巨大的提升空间,慢慢发展吧。 普洱茶的外销主要为华侨和出口,华侨销路就是说香港和大马,这历史很悠久了,很多茶友都知道。普洱茶的出口销路主要为法国和日本,这两国的出口是在普洱熟茶的工艺确定之后,进口的都是普洱熟茶,法国以沱茶为主。日本则是熟砖,主要是7562和7581。后来因为台湾不知为何爆出普洱茶毒死人的新闻,后证明是假新闻,但普洱茶有毒的消息不胫而走,根本压不下来,这导致普洱茶在日本和台湾的市场崩盘。一直到近些年才又开始兴起。 关于普洱的炒作,简单说说,前文中提到了,普洱茶原本不是啥上档次的茶种,在香港流行时,极为低廉,甚至作为免费的招代用茶。不过这样也也为普洱茶的名气打了基础,后普洱茶名气的小爆发,是因为邓时海写的那本《普洱茶》,这本书可以看做是一次营销,成功将普洱茶推了出去,背后的资助资本赚了个盆满钵盈。 关于普洱也有种说法,“普洱茶长在云南,喝在香港,炒在台湾。”台湾商人将普洱茶炒了出来,这让香港的茶商十分不开心,不过这单纯的是因为没赚到钱,跟什么道德没关系。 在继续,这普洱风传到内陆,更多的资本开始进入,这下就更乱了套了。 04年,大益被博文集团收购,没错,是被收购了,“壳还是同一个壳,里面却住进了寄居蟹。”普洱茶后来炒到崩盘,这下大益开始经营困难,没曾想风波过后,普洱茶又开始兴起,大益这下成了香饽饽,继续经营。但大益收购前进行过变革,老员工都走了,原库存里的老料也流失了,民营的大益实质上只是有个“壳”,就是商标和厂房,所以民营大益跟国营时期的大益没有什么关系。 到了07年,普洱的行情一片大好,到达顶峰,整个普洱茶市场全部癫狂,整个市场价格严重虚高,与茶友们的消费严重脱节,市场的不理智导致普洱严重崩盘。这次大崩盘,主要原因便是中茶将自己的标志随意开放。大益的普洱茶都有编号,例如7542的201批次,就代表着100件,但是到了07年,一个批次的件数完全是取决印了多少包装,导致假货充斥市场,这些假货的制作者就是那些一级经销商。中茶开放生产授权,只要交钱就能加上中茶的标志,这下乱套了,一个茶饼,成本在当时不过几块,但市场一级陷入疯狂了,假的能搞出去,次的也有人要,好的根本买不到。这么乱,不崩盘就怪了。 07年的大崩盘,使得普洱整个市场跌入谷底,不过也好,崩盘后的普洱市场回归理性,也开始逐年恢复。古茶树继续炒,在2013年回归到了07年的水平。 此后普洱陆续还有几次崩盘,不过都是小崩,这也让整个市场更为成熟,不同路数的普洱区别更加明显。 一直到2014年,普洱市场又到达高峰,一方面因为市场炒作,另一方面则是各种的资本涌入茶区所导致,例如雨林等牌,懂茶的就知道“辣眼睛”。这些牌的操作,大家如果知道他们的原料收购方式,就会知道有多无节操,就不提了。 2014年的高峰,普洱茶市场成功在2015年大崩。 说说旅游区茶叶,咱们平常想的好,去茶区置购茶,总不会是假的、次的吧,我当时也是这么想的,结果呢,咱们能想到,人家茶商就想不到了?茶区才是假茶泛滥的地方,而且没有保障,你投诉都没有地方,坑的就是咱们这些想着去茶区搞茶的。 不止普洱茶区,什么龙井茶区,岩茶茶区等等,除非你认识当地制茶人。正常旅游去的,人生地不熟的,想置购真茶,还是别想了。这种“原产地思维”,啧啧啧,都玩烂了,不过咱们也早就懂了,旅游区的一切东西,最好都别搞。 题外话,前文说道普洱不上台面,那只是据实回答,现在不同了,普洱茶的档次很高的。 不过“不上台面”不等于“不好喝”,如果不好喝,喜爱普洱的茶友怎么会这么多。 最后,关于普洱吹嘘的功效,明确说,普洱茶不能养胃,而是跟别的茶种比起来,对胃的伤害较小。除此之外,普洱含有的物质与其它茶并无特殊之处,所以没什么意义。倒是普洱茶的生态环境非常好。 关于普洱茶,就说这些。 我是大肚,快来关注,希望大家关注我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