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见到一家优秀的创新型企业

 Tomsp360lib 2019-05-21

今天下午我突发奇想,顺路参观了一家叫做“海智在线”的企业,见到了许多让我吃惊的东西。他们把智能化、大数据和互联网的作用,发挥到了极致。我脑子中的很多概念,在这里变成了现实。

      海智佘总告诉我,她的企业性质类似“工业界的滴滴”:需要非标零件的企业登录海智的网站提出需求,海智负责对接生产企业。要这种对接,关键是保证“质量、价格、交货期”要合适,还要快速给出答案。海智开发了一款“智能软件”。只要用户按照一定的标准提出需求,系统可以在60秒以内给出报价。这种企业间的协同能力和响应速度,恐怕比许多企业内部部门还要强大。报价是机器给出的,成本就会很低——在有些企业,过去给出报价需要两个礼拜的时间、耗费大量的人力,现在这方面的成本几乎归零了。于是,撮合成一个单子的成本就会非常低——公司甚至可以说是“躺着赚钱”。

     海智是如何做到的呢?在我看来,海智的智能就是人的知识和数据的融合。他们利用工业软件,把需求的信息读出来。按照人的知识,拆分成若干与报价相关的要点。再根据历史知识和数据库里面的数据,算出这些要点的价格。这些数据,本质上就是我说的知识。而这些知识都是被标准化、结构化的,能够被计算机使用。

佘总告诉我:在特定的产品范围内,报价完全不需要人的介入。做到这一点其实很不容易:对系统的可靠性要求很高。如果机器判断错了,公司可能就要赔钱。而产品的范围,是个逐渐扩大的过程:逐渐把过去人做的事情,交给机器去做。这就是我说的:先做成后做好,先人做再机做。

人的工作就是不断去完善这套系统。也就是我常说的“做知识的生产者”。公司的作用,本质上就是促进协同、资源共享。多年前中国学者提出的“云制造”的思想,就这么轻松地实现了。

这家开工仅两年多的企业,目前已经有300多员工了,发展速度相当迅速:从某种意义上讲,这种方式代表了先进的生产力发展方向。

我离开宝钢后,先后见识了78家让我耳目一新的公司(当然也包括我现在服务的优也公司)。我做政协委员时,认识了不少的企业家。而现在这些企业家,往往都是70后、80后,与过去的企业家有着极大的不同:文化水平高、有见识、有魄力。

我与海智的佘总

我深切地感到:中国真的到了一个有能力创新的时代了。未来,值得中国人骄傲的科技企业,不会只有华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