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代最高权力交接背后,帝王们的核心关切

 繁星1 2019-05-21

几千年来,中国的帝王们有两个问题始终没有解决好。一是如何防止别人篡位,二是如何选择自己的继承人。

换句话说,如何保证自己家的皇位、王位按照自己的意愿传下去,不让别家、别人染指,是帝王们的核心关切。

1、被权臣篡

中国的第一个皇帝是秦始皇。

秦国统一天下不容易。即使从秦孝公任用商鞅进行变法,开始大国崛起算,到秦始皇时也经历了六七代人,100余年的时间。

统一天下,建立大秦朝之后呢?秦始皇当然想让自家的帝位传承万世。

他本意应该是让长子扶苏接班的。但他一驾崩,他最信任的太监赵高马上联合丞相李斯,秘不发丧。在天下人不知秦始皇已死的情况下,假拟圣旨,逼死始皇长子扶苏,秘密逮捕大将军蒙恬,然后扶胡亥上台,就是秦二世。因为这个胡亥,好蒙骗,好控制。

果然,秦二世完全听赵高的。赵高就又密谋陷害死李斯,自己当上了丞相,总揽大权。这个时候,秦王朝已经基本可以说是赵高的了。

但赵高还不大放心,对自己的控制力有怀疑。

于是,一天,他命人牵了头鹿上朝,问秦二世是什么。二世说是鹿,赵高却坚持说是马。然后赵高一个个点名问殿上的文臣武将,绝大部分人说是马,只有几个人敢说是鹿。赵高后来找理由,把说是鹿的几个人全咔嚓了。

 

从秦始皇焚书坑儒,发展到赵高指鹿为马,敢说真话的人都被咔嚓了,剩下的都睁着眼睛说瞎话。秦国原来的上进心、战斗力,短短几年间,一毛不存。

到了这个份上,就怪不得陈胜、吴广、刘邦、项羽了。

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焚书坑儒的坑灰还没有冷却,不读书的刘邦、项羽就造反了。

后来,项羽进秦都。这个不读书的人,可是比读书人狠多了,屠秦始皇全族;火烧阿房宫,大火三月不灭……

秦始皇嬴政在位12年,秦二世胡亥在位3年,后面还有个三世子婴,在位只有46天,但子婴已经不敢称皇帝了,只敢称秦王。

本想保千秋万代的大秦朝,满打满算只存在了15年。

2、被老婆簒

秦朝之后是汉朝。相对于秦朝的二世而亡,汉朝就传了很多代。

但,中间也差点被吕氏篡过。

汉朝建立后,刘邦先是剪除韩信、彭越等名将和异姓王;后就是立太子之争,刘邦的老婆吕后得以上位。

吕后是个狠角色。刘邦去逝后,吕后家的人开始全面掌权。吕禄任上将军,掌军权,吕产任相国,掌政权。军政大权都控制了。

吕后去世,诸吕为保地位稳固,策划向刘邦子孙下手,要建吕氏天下。

这个时候,开国功臣基本凋敝,仅存老将周勃、丞相陈平。

问题是,这时的周勃虽是太尉,名义上管天下之军,实际上连军营都进不了,没一点军权;陈平名义上是丞相,却根本不能过问政事。而且他俩还不和,因为周勃曾揭发陈平年轻时跟嫂子啪啪过,还贪别人钱财,品行不端。

 但关键时刻,周勃、陈平联手了。经过一系列的联络、谋划之后,周勃终于得入军营,一呼而万军应,铲除诸吕,使汉朝得以延续。

3、被儿子篡

汉朝之后,历经魏晋南北朝,隋文帝杨坚又建立起了大一统的隋朝。

建立隋朝后,杨坚大有作为,南灭陈朝,北击突厥,一统天下;然后革新政制,与民生息,发展经济……其真实影响力超越汉武帝、唐宗宋祖。

但即使如此,杨坚的日子过得一点也不舒心。他有两个超级痛点。

第一个痛点,是自己的帝位得来的不光彩,是篡了前朝的。

作为一个帝王,帝位是怎么来的很重要。像刘邦、刘秀、朱元璋那样白手起家打天下,然后坐天下,虽然不符合现代理念,但在传统的情理中较易被接受;子孙们继承帝位,则更近乎天经地义。

篡来的帝位,最不易被接受,按传统的说法是夺天下于孤儿寡母之手,定位是负面的,对王莽、曹操曹丕、司马懿司马炎都是这么定位的,不光彩。

第二个痛点,是选择谁来做继承人,防止别人篡。

世袭制下,下任皇帝当然一般由上任皇帝的儿子来当。问题是,帝王们一般不止有一个儿子,有的甚至有几十个儿子。选哪个可就费周章了。

    杨坚儿子不多,只有四五个,但也难办啊。

他先立敦厚但能力差的长子杨勇为太子。但他老婆独孤氏却不喜欢老大,更喜欢会哄她开心、能力也更强的二儿子杨广。

雄才大略的杨坚怕老婆,架不住独孤氏的软磨硬泡,最后将长子杨勇贬为庶人,改立次子杨广为太子,同时软禁三子秦王杨俊,再将四子蜀王杨秀贬为庶人……

但当上太子后的杨广,实在太对不起老妈对他的厚爱,和老爸为他做的一切了。

一方面,杨广早早地与宰相杨素联络,谋划自己登基后的事宜;另一方面,趁老爸病重,杨广开始打老爸的宠妃陈夫人的主意,并强行非礼。

这两件事,都被杨坚知道了。杨坚狂怒:独孤误我!怎么可能将江山交给这个畜生!他就要废太子杨广,想重立杨勇为太子。

但杨广太有能力了。他和杨素先下手为强,杨坚离奇死亡。

杨广篡了老爸的位。

杨广登基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收了他的美丽庶母陈夫人。

4、先被儿子篡,再被儿媳篡

李渊建立唐朝,靠的是关陇集团。他征服天下,则主要是靠的二儿子李世民。

李世民被封为秦王,天策上将。在打天下的过程中,他建立起了自己的班底,靠的是太行山以东的势力,跟关陇集团完全不对路,即所谓的天策府集团。

这个天策府集团不得了,集聚了天下三分之二的势力。文有长孙无忌,杜如晦、房玄龄,都是宰相才;武有秦琼、尉迟恭、程咬金,段志玄、侯君集,都是万人斩……天策府集团的势力大得动不得,一动则天下乱。

反观身为太子的李建成,手下只聚集了四弟李元吉,以及裴寂、魏征、薛万彻等寥寥几个人才。

但不动天策府,太子怎么当啊?太子必须要想办法动动李世民啊!

这样,太子府集团与天策府集团的矛盾就不可调和了。

后来大家都知道了,李世民手段高,先下手为强,有了玄武门之变。具体细节就不细说了。什么李世民发现了大哥李建成和四弟李无吉在啪啪老爸的爱妃,然后找老爸告状,然后被陷害……这些都是李世民登基后的人写的历史,不太可信。

真实的,玄武门之变确实发生了。

李世民弑兄,杀弟,又威逼皇帝老爸交权,自己当上了皇帝。

李世民后来选择好了继承人,去世时顺利把帝位传给了自己的儿子李治。但他做梦也没想到,他奋斗了一辈子的李唐江山,竟被自己的“小老婆兼儿媳妇”给篡了。

这个故事大家都知道,而且很熟悉。李世民晚年喜欢了一个美女叫武媚娘,让她当自己的无数小老婆之一。但没想到,这个武媚娘手段高,在李世民去世后,成了李治的老婆,也就是李世民的儿媳妇,后来这个美女成了“则天大帝”……

乱!

5、很文艺的篡与反篡

后周有大帝之资的柴荣英年早逝,把皇位传给了年仅七岁的儿子柴宗训。然后,就是赵匡胤上台表演的时间了。

此前,赵匡胤受柴荣赏识,屡立战功,做了禁军统领,节度使,军权在握。

北周的小皇帝刚上位,不知怎么就传来了契丹犯境的消息,慌乱中不辨真假,赶紧派赵匡胤带兵御敌。

赵匡胤带兵只走出了20公里,到达开封东北的陈桥驿,就扎营了。喝了点小酒,他就装醉睡觉。

他弟弟赵光义和亲信赵普,当晚就煽动兵变,把早就准备好的皇袍披到了装醉的赵匡胤身上,他当皇帝。

赵匡胤睁开醉眼朦胧的双眼,无奈地说:你们自贪富贵,逼我为天子。但你们得听从我的命令才行啊,不然,我也当不成皇帝啊!

大家一起回答:惟命是听!

赵匡胤于是就很不情愿地当了皇帝,带兵回京(开封)。守城的将领石守信、王审琦等人都是赵匡胤的拜把子兄弟,马上打开城门。他们甚至把小皇帝禅让的诏书都事先准备好了,兵不血刃就变了天下。

这是高手,而且很文艺,不血腥。

前文说过,白手打来的天下怕人篡。篡来的天下就更怕人篡。赵匡胤也不例外。但他是怎么处理的呢?

那天,赵匡胤在退朝后留下石守信、高怀德、王审琦等高级将领饮酒。酒酣耳热时,赵匡胤说:我没有你们,当不了皇帝。但我当了皇帝后,一天都没有睡安稳过,天天失眠。

众将大惊,说:如今天命已定,您担心什么呢?

赵匡胤说:有一天,有人也把皇袍披在你身上,拥戴你当皇帝。还由得着你吗?

众将都跪下,哭着说:臣等愚昧,不知此事该怎么处理,还请陛下可怜我们,指示一条生路。

 赵匡胤很文艺地说:人生苦短,犹如白驹过隙。多积累一些金钱,多买一些房产传给子孙;家中多养些美女,天天Happy到天明,君臣之间没有猜疑,上下相安,难道不好吗?

众将感激涕零地说:陛下这么为我们着想,对我们有起死回生的恩惠啊!

第二天,众将纷纷称病辞职。赵匡胤全部批准,每个人都给了优厚的赏赐。

但即使玩得这么高手,赵匡胤和弟弟赵光义权力交接时的斧声烛影,还是给后世留下了大谜团。

话说那夜,赵匡胤病重,招弟弟赵光义议事,左右不得问。席间有人远远看见,烛光下,赵光义时而离席,有逊避之状;又听见太祖引柱斧戳地,并大声说:好为之!好为之!当夜,太祖驾崩。然后,赵光义登基,即宋太宗。

看这么含糊的记载,说赵光义杀兄篡位,他倒也不好分辩。由于当时只有他兄弟二人在,二人说了什么,做了什么,天知道。

所以这事,绝对不可能有定论。甚至,赵匡胤去世时到底有没有见赵光义,也众说纷纭。

6……

中国历史上的帝王之术,最精华的部分就是如何篡位,和如何防止别人篡位。

那种状态之下,伴君如伴虎,大臣们的身家性命没有保障,老百姓就更不用说了。

但皇帝们又何尝不如此?一方面要防止刘邦朱元璋这样的布衣起义,另一方面又要防止王莽司马懿这样的权臣、杨广李世民这样的儿子、武媚娘这样的“小老婆+儿媳妇”来篡位。

不容易。

即使像秦始皇那么能,一不小心,还不是先基本被赵高篡了位,然后被项羽灭了族?

反正在暗箱操作、不透明的情况下,再奇葩的事情也有可能发生,而且各种猜测、谜团都是不可避免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