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于性命之学的妄言

 认真读书吧1avj 2019-05-21

性命皆不可求,为非人力所为而为,非人力所致而至者也。 性为必然的存在者,且是真实存在的。 天之所赋为命,即天命对性的一种决定性。 在理上言,命与性是一贯的,不会有分歧。 性为一个自在的事物,命为这个自在的事物所具有的规定性的表现。 大甲曰:“顾諟天之明命。”天之明命,即天之所以与我,而我之所以为德者也。天赋予我一切人之为人者,乃赋性于我,而我当反善以得性之最完满。 孟子曰:“口之于味也,目之于色也,耳之于声也,鼻之于臭也,四肢之于安佚也,性也,有命焉,君子不谓性也。仁之于父子也,义之于君臣也,礼之于宾主也,智之于贤者也,圣人之于天道也,命也,有性焉,君子不谓命也。”(《孟子·尽心下》) 口目耳鼻之性兼气禀,需要反之,以此得性之为性,如好色以反好德,复性以立命。孟子之言欲启发圣贤之道,故各就其重而言,其关于两个“性”、“命”的解释参考朱注。 论语总章二五谓天命为天道流行而赋于万物者,乃事物所以当然之故。而当面临“自然灾害为天命?死生富贵亦是天命?”这些问题时,总是感觉想从天命流行推出一个死生祸福,其间始终是有断层的。我们是否要把理与苍苍之天说成无二致的?理为形而上之物,若是天命的流行仍是被气禀所拘,那么天何以为天?以理之流行所产生的世界是有道德内涵的,若将苍苍之天即是天命之天,就难以不花精力去解释自然和道德之间的张力,也会面临自自然界与天理的困境。

愚谓,我不愿接受一个充满偶然性的天所命于我者,如死生祸福。这样的天是天命之谓性吗?非也,此为以气言之天。然而以气言之天是经不起追问的,以其无因果,也非第一因。 性命之学固不是我所说的,而“尽其道而死者,正命也”,“夭寿不二,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乃是圣人君子之为,非对命有任何对峙与诘问。而命为我所无以穷尽的,故于此身只是正身修德而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