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9.5.22【康复职称考试·知识点】基础知识

 医路守候 2019-05-22

基础知识

1.康复医学的定义:是具有独立的理论基础、功能评定方法、治疗技术和规范的医学应用学科,旨在加速人体病后的恢复进程,预防和(或)减轻其后遗功能障碍程度

2.康复基本内涵:(1)综合措施。(2)以功能障碍为核心。(3)强调功能训练、再训练。(4)以提高生活质量、回归社会为最终目标

3四大医学之间的关系:世界卫生组织将康复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保健医学作为现代化医学的基本功能。

4.世界卫生组织:1980年制定了“国际残疾分类”方案。1981年发表了“残疾的预防与康复”。1994年国际劳工组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卫生组织发表了联合意见书:《社区康复(CBR)——残疾人参与、残疾人受益》。2001年世界卫生组织又修订通过了“国际功能、残疾、健康分类(ICF)”

5.国际上康复专科医师资格认证需要本科毕业后经过4~6年临床培训,且培训合格并通过考试方可


12肢体残疾分级一级的是四肢瘫瘓,三级的是双小腿截肢。

13.残疾的三级预防:

一级预防:指预防可能导致残疾的各种损伤或疾病,避免发生原发性残疾的过程。

二级预防:指疾病或损伤发生之后,采取积极主动的措施防止发生并发症及功能障碍或继发性残疾的过程。三级预防:指残疾已经发生,采取各种积极的措施防止残疾恶化的过程

14中国助残日在每年五月第三个星期日。国际残疾人日在每年12月3日

15.轴:(1)矢状轴:前后方向与地面平行。(2)冠状轴:左右方向与地面平行。(3)垂直轴:上下方向与地面垂直

16.面:(1)横断面:水平面,与地面平。(2)矢状面:与横断面垂直。(3)冠状面:左右向,横断面垂直。记忆:横断分上下;矢状分左右;冠状分前后。

17肋骨线:通过两侧第10肋最低点的横线

18耳区:包括耳廓、外耳道、乳突等。分左右侧

19.眼:包括上下睑、内眦部、泪囊部。分左右侧。

20.鼻窦:额窦位于两眉之间:筛窦位于两内眦之间:蝶寞位于两下眼眶与外耳道连线的后1/3处;上颌窦位于两眼眶下1.5cm

21.水疗的分类

温度分类:

①冷水浴:水温低于26℃。

②凉水溶:水温26~33°C

③不感温水浴:水温34~36℃。

④温水浴:水温37~38℃。

⑤热水浴:水温39℃以上

22水疗的优点是治疗中患者可自由活动

23.电介质在电学上呈中性:电介质分子中有一对正负电荷。电介质分子内正负电荷重合时正负电性抵消,为无极分子。在电场中电介质分子内正负电荷不重合,分子一端呈正电性,另一端呈负电性,为有极分子,或称偶极子。

24.介质(如石英、水等)与空气声阻相差很大,能量大多被反射,反射几乎100%

25在单位时间内声波在介质中传播的距离称为声波传播速度,简称声速或波速,通常是以米/秒(m/s)为单位。超声波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与超声波的频率无关,与介质的弹性、密度、温度和压力等因素有关

26三叉神经:三叉神经半月节,出口居眉弓外缘至外耳道连线后1/3处。分上、中下三支,分别走向眼、鼻、颏部。

27.面神经;膝状神经位于外耳道孔。面神经干自外耳道经乳突向前至耳垂前方。分上中、下三支,分别走向额、上颌及颏部

28枕大神经(出口处):两耳根上部经枕后连线、距中线2cm(相当于玉枕穴)

29.枕小神经(出口处):两耳垂后部经枕后连线、斜方肌的外缘或距中线4cm处

30.气管及支气管:前:喉结以下至第3肋间:后:C4—5至T5。

31.肺部:前:上界自锁骨上窝,下界锁骨中线第6肋间,腋中线第8肋间:后:上界C7,下界肩胛线第10肋间,平T11

32心脏:上界:左第2肋间:下界:左第6肋间;左界:左锁骨中线以内:右界:右锁骨中线以内

33超声波在不同介质中吸收程度的规律是:气体>液体>固体。

34.超声声头空载的主要危害为声头内晶片过热破坏。

35.超声波是一种机械振动波,是超出人耳听觉界限的声波。人耳能听到的声音频率为16Hz~20kHz,频率高于20kHz的声波为超声波。超声波发生的原理是由于声头晶体的后电效应。

36超声波在其中传播速度最快的是骨骼。超声波在其中传播速度最慢的是空气。

37变化的电场及与其密切联系的磁场称为电磁场。

38.颈椎小关节的结构与腰椎有所不同,有利于旋转运动。

39轴性旋转发生在颈1~颈2关节,其旋转范围达47%,相当于整个颈椎旋转度的40%

40胆汁中与消化有关的是胆盐

41.膝关节由股骨下端、胫骨上端和髌骨构成,是最大最复杂的关节,也是损伤机会较多的关节。

42.外展髖关节的肌肉是臀中肌和臀小肌。

43.寰枢关节属于车轴关节

4关节的运动模式包括屈、伸、内收、外展、内旋、外旋、内翻、外翻、背屈、距屈环转等,可归纳为4种基本形式:滑动运动、角度运动、旋转运动和环转运动

45.屈曲运动是关节绕额状轴运动,致相关关节两骨彼此接近

46.肩关节:①屈:重要的肌肉有喙肱肌、三角肌前部纤维、胸大肌锁骨部和肱二头肌短头;②伸:主要的肌肉有背阔肌、三角肌后部纤维和肱三头肌长头③内收:主要肌肉有胸大肌、背阔肌和肩胛下肌:④外展:主要的肌肉有三角肌(中部纤维)和上肌:⑤旋内:有背阔肌、胸大肌、肩胛下肌和三角肌前部纤维:⑥旋外:有冈下肌和小圆肌

47.肝脏上界:与膈同高,右与第5肋平齐;下界:右季肋区下缘:肋弓缘以上,腹上区则可凸剑突3cm

48.脾脏:左季肋区

49.人体皮肤的C类感受神经元的适宜刺激为强烈机械刺激、热、致痛性化学物质和机械牵拉。

50.神经元之间除了经典突触联系外还存在电突触,其结构基础是缝隙连接。

51.神经组织内神经胶质细胞与神经元数的比值为:(50~100):1。

52神经元所需蛋白质的主要合成部位是胞体

53前列腺位于膀胱与尿生殖膈之间,前列腺前方为耻骨联合,后方为直肠壶腹,底与精囊腺、输精管壶腹相接触,肛门指检时可以摸到,可做前列腺按摩,

54.穿过前列腺开白于尿道前列腺部的是射精管,位于腹股沟管内的柔软的圆索状结构是精索。

55.参与排便的结构有:直肠、肛门括约肌、乙状结肠、降结肠。

56.参与排便反射的神经有:盆神经、腹下神经、阴部神经突触的定义:突触是实现这种神经元间或神经元与效应器间信息传递的功能性接触部位,这类信息传递需要动作电位来传导。

58.功能性电刺激疗法的定义:用电流刺激己丧失功能或功能不正常的器官或肢体,以其产生的即时效应来代替或矫正器官或肢体已丧失功能的治疗方法称为功能性电刺激疗法(FES)。

59.引起组织兴奋,即产生动作电位所需的最小刺激强度称为阈强度或阈刺激。比阈强度弱的刺激,称为阙下刺激。阈下刺激只能使细胞发生低于阈电位值的去极化,不能引起兴奋或动作电位

60.阈电位是膜内负电位必须去极化至能在整段膜引发一次动作电位的临界值。

61.主动脉弓的凸侧,自右向左发出的动脉是头臂干、左侧颈总动脉、左侧锁骨下动脉。

62主要的用力呼气肌是腹肌。

63.痉挛型脑瘫呈剪式肢位患者可选择的矫形器为:髖内收、外展矫形器。

64.脑干组成:包括中脑、脑桥和延髓。

65.原小脑负责站位平衡,其损伤临床表现平衡失调,站立时身体摇摆不稳

66.大脑皮质和脑干是排尿反射的高位中枢。

67.心室肌的后负荷是指大动脉血压。

68胰:上腹区,中心点在两肋弓最下缘

69.胃:上腹区,左季肋区,脐区,中心点在锁骨中线与肋弓交点

70.十二指肠球部:两肋弓最下缘连线中点右3cm

71背部标志:

C2乳突

C4-5喉结水平

C6环状软骨同一平面

C7最隆起棘突

T3两肩胛冈内线

T7肩胛下角连线

T8胸骨体剑突关节

L2-3下肋缘同一平面

L4髂骨脊同一平面

72.脊神经共31对,包括颈神经8对、胸神经12对、腰神经5对、骶神经5对、尾神经1对,

73.肱二头肌在使前臂做旋后运动时;常件有肢三头肌收缩。此时,肱三头肌被称为协同肌

74.腕伸展矫形器适用于桡神经损伤

75.C5~T1脊神经组成的是桡神经,C6~T1脊神经组成的是正中神经,C8~T1脊神经组成的是尺神经

76.桡神经支配上臂、前臂背侧以及手背外侧两个半手指的皮肤感觉。

77.支配肱桡肌的是C7脊神经,支配锁骨下肌的是C5脊神经,支配头前直肌、头侧直肌的是C1~3脊神经,支配头斜角肌和胸锁乳突肌的是C4脊神经。

78.支配膈肌的是C4神经,支配肱二头肌的是C5神经,支配三角肌的是C5神经,支配头运动肌的是C1~C3神经,支配斜方肌的是C3~C4神经。

79第7颈椎棘突是在低头时项部最隆起之棘突。常作椎体计数的体表标志

80.颈髓脊神经有8对。第3~7颈髓节段的体表定位为同序颈椎棘突数加1。

81.颈托有减轻颈椎承重,限制颈椎活动,保持颈椎的良好曲线,减轻疼痛的作用。

82.颈膨大的上界的棘突属于C2椎体

83A纤维是传导速度最快的神经纤维。

84.颈内动脉供应脑的分支包括大脑前动脉、大脑中动脉、脉络丛前动脉和后交通动脉

85.肾位于脊柱两侧,紧贴腹后壁。左肾比右肾高1/2~1个椎体,即左肾上端平第11胸椎,下端平第2腰椎:右肾上端平第12胸椎,下端平第3腰椎。

86.肾上腺皮质激素分为三类:即盐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和性激素。

87属于肾上腺皮质激素的是醛固酮

88腰膨大:最宽处多在胸11~12椎间盘至腰1椎体下1/3

89椎骨棘突水平为其相应脊髓节段体表定位的是在第1、第2颈椎棘突水平

90属于不规则骨的是髋骨

91喉部最狭窄的部位是喉中间腔,喉前庭是喉最宽大部分。

92人体骨骼按其形态特点可分为5类:长骨、短骨、扁骨、不规则骨、混合骨。

93.与骨代谢关系最密切的电解质是钙。

94导体与绝缘体分为四类:

①优导体:血液、淋巴液、脑脊液、胆汁貫液等含水多的液体。

②良导体:肌肉、肝、肾、脑、神经等。

③不良导体:干皮肤、结缔组织、脂肪、骨等。

④绝缘体:干头发、指甲,牙齿

96.软骨的营养供应来自压力去除时形成负压将营养物质吸

97骨盆是由左右髖骨和骶骨、尾骨以及其间的骨连结构成

98.软组织一般指的是骨与软骨以外的组织

99.软组织轻度扭伤患者开始局部有关肌肉静力性收缩练习的时间是次日。


118.关节分类;

单轴关节:屈戎关节、车轴关节。

双轴关节:椭圆关节、鞍状关节

多轴关节:球窝关节、平面关节。

其他分类:根据构成骨的个数分单关节、复关节联合关节

119.肘关节:①屈:肱肌、肱二头肌和肱桡肌:②伸:肱三头肌。

120.髖关节:

屈:髂腰肌、股直肌、缝匠肌、耻骨肌、阔筋膜张肌;

伸:臀大肌、股二头肌(长头)、半腱肌、半膜肌,骼股韧带限制过度后伸;

内收:股薄肌、长收肌、耻骨肌、短收肌、大收肌、臀大肌下部;

外展:臀中肌、臂小肌、梨状肌、阔筋膜张肌及髂胫束:

旋内:臀中、小肌前部、大收肌坐骨部、半膜半腱肌:

旋外:臀肌后部梨状肌,闭孔内肌、闭孔外肌、股方肌、缝匠肌

121膝关节

屈:股二头肌、半膜肌、半腱肌,腓肠肌、胭肌、伸:股四头肌

旋转:屈膝位。

旋内:半膜肌、半腱肌、缝匠肌、股薄肌、腘肌;旋外:股二头肌

122动作电位特点:全或无现象、不衰减传导、Na内流

123.正常儿童粗大运动发育到6个月时,才出现的运动是双手向前撑住独坐,发育到8~9个月时,才出现的运动是爬

124肺活量(vC):最大吸气后呼出的最大气量。肺活量=潮气量+补吸气量+补呼气

125.极化:静息时,膜两侧的内负外正状态:

超极化:膜内电位向负值变大的方向变化:

去极化:膜内电位向负值减小的方向变化:

复极化:由去极化或超极化向RP值恢复:

反极化:膜内为正,膜外为负的状态。

126.小儿脑的大小及重量开始接近成年人的年龄为5岁

127在胎儿期,最早发有的是中枢神经系统。

128.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性性的反映是感觉与知觉。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身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是情感与情绪。

129残气量:最大呼气末尚存留于肺中不能再呼出的气量。正常成年人约为1000~

1500m1。肺总量=肺活量+残气量

130.功能残气量:平静呼吸气末尚存留于肺内的气量。功能残气量=残气量+补呼气量。

131人体杠杆的正确分类为:平衡杠杆、速度杠杆、省力杠杆

132躯体运动区:中央前回和中央旁小叶前部

133.躯体感觉区:中央后回和中央旁小叶的后部

134.语言区:运动性语言中枢在额下回后部:书写语言中枢在额中回后部:听觉性语言中枢在颞上回后部;视觉性语言中枢在角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