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原子中的电子为什么不会落到原子核上?

 炫叶楓雪 2019-05-22

很多人把原子结构比作太阳系结构,事实上一点也不像,两者有本质区别。

太阳系内八大行星在各自的固定轨道上运行,非常稳定,不会跑到其他行星的轨道上。而原子中的电子完全不同,它没有规定的轨道,而是会呈现出电子云的状态随机地出现在原子核外面!

当然这种随机也是有一定规律可寻的,只能从一个轨道直接跃迁至另一个轨道,从基态跃迁至激发态,或者从激发态跃迁至基态。

基态是电子最稳定的状态,距离原子核最近,而激发态相对不稳定,电子总是趋于跃迁至基态!当电子吸收能量时就会跃迁至激发态,反之释放能量时就会想基态跃迁!而基态并不位于原子核内,所以电子不会落到原子核上。好比一块大山上的石头,它总是趋于落向山谷!

但并不是说电子绝对不顾落向原子核,这需要极大的能量,中子星的形成就是电子落向原子核形成中子的过程,我们都知道中子星引力巨大,可以创造强大的引力!

那么一般情况下为何电子不会落到原子核上?基态为何不会位于在原子核内?这与结合能有关,中子的结合能远高于质子,所以电子要想和质子中和成中子必须吸收巨大的能量才可以,不然能量就不守恒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