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ZH75505主板为厉,将整机电路图成几部分,分别讲述工作原理。 (1) 开关电源部分 通电后,DB1 整流桥整流输出 310V 左右的电压,通过线绕电阻 R503(47 欧)电阻、二极管 D500、电解电容c500整流滤波后送入高频变压器初级,通过Q502,在高频变压器初级产生20-35KHz左右高频高压脉冲,耦合到高频变器的次级,输出所需要的变压电压后,通过快速恢复二极管(D503\D504)整流电容滤波得到直流电压源:+18V,通过 Q500稳压输出直流电压源:+5V。 (2)电压检测 E3/E4 220VAC 通过电阻 R200、R201、R221、R222 整流降压后与 R202(13K)接地分压,此电压通过电解电容CPU,CPU 通过判断此点电压来检测市电电压正常与否,及市电电压值。注意:针对某些地方电压高或低的情况,可把电阻 R202 换成 20K 的可调电位器,调节适当的电阻值可解决 E3/E4 的问题。整机要正常加热,必须判断此点电压值是否正确,也就是说此点电压值必须正确,才能满足电磁炉正常加热的条件之一。电流检测(不检锅或功率不足)康铜丝 R100(0.015)串联在 IGBT 发射极与整流桥负极之间,可将微弱电流信号转化为微弱负电压信号。此电压信号如实反映电网电流波动情况。通过 R102、R103、R104、R105、R106、C100、C102、C103 和 LM339脚所在的运放组成反相输入比例运算电路。 (3)电流检测(不检锅或功率不足) 康铜丝 R100(0.015)串联在 IGBT 发射极与整流桥负极之间,可将微弱电流信号转化为微弱负电压信号。此电压信号如实反映电网电流动情况。通过 R102、R103、R104、R105、R106、C100、C102、C103 和 LM339第 1、6、7脚所在的运放组成反相输入比例运算电路。实际上是运放内部输入级差分对管的两个基极。阻尽量一致。反相输入比例运算电路 将输入信号放大 42.55 倍 R106、D100 整流,C101 滤波 送入可调电位器 VR1,与电阻 R107 分压后,分压值送入 CPU,CPU 通过判断此点电压来检测电磁炉电流变化情况,以达到调节实际功率,防止流过流保护作用。此电路又称为电流反馈电路。整机要正常工作,必须判断此点电压正确,也就说此点电压必须正确,才能满足电磁炉正常加热的条件之一。 (4)驱动电路 如下图所示,B点为控制输入信号波形。当输入高电平的时候,从而驱动 Q301 导通,Q300 截止,使得D点电压为+15V,然后通过电阻 R301 驱动 IGBT,D300 是保证D点电压始终低于+18V;当B点输入低电平时,从而驱动Q300 导通,Q301 截止,D点为低电平,G点为低电平,使 IGBT 为截止状态。 (5)主回路 由整流桥堆、IGBT、高压谐振电容、加热线盘组成。又称主振荡电路,受 IGBT 的导通和截止,电容和电感(线盘)不断反复充放电过程,称为 LC 振荡。IGBT 受到驱动信号(近似矩形的脉冲),当 IGBT 导通的时候,通过振荡整流桥堆整流出 310 左右电 压通过线盘聚能加到 IGBT 的发射极,电流顺着 IGBT 的 C 极到E 极,线盘电流急剧增加,能量以电感的电流形式保存起来,当IGBT 截止时,能量通过电感转向电容器,以电流的形式向电压的形式转换,通过电容 C4 与电感(电磁线盘)并联回路给电容充电。 当电容电压达到最大值时,电压可以达到 1050 多伏电压,此时电磁线盘的电流为 0,接下来能量从C4转向电磁炉线盘下一驱动脉冲已经到来,强行使 IGBT 导通,如此反复,形成 LC 振荡。驱动矩形脉冲信号的脉宽决定了电磁炉的功率,这个宽度是通过CP 脉宽调制电路决定的。 (6)同步电路 同步电路准确监视主回路工作状况,当 IGBT 的集电极电压下降接近 0V 时,线盘中的电流正在反向减小,通过脉冲调制电路输出一个触发脉冲经过 R410、R414、R415、C404、C405(RC 积分电路)与同步电路送过来的锯齿波,耦合切割成驱动脉冲再次加到 IGBT 的栅极,强行使 IGBT 导通。原理图中通过高压脉冲电阻强行降压取样,取线盘两端谐振电压变化波形,一端是 IGBT 的集电极,通过电阻 R405/R406/R417 降压后与 R407/R408 分压后,送入比较器的9脚(波形图如下黄色);线盘另一端是通过电阻 R401 与 R402 分压后送入 LM339 的 8 脚(波形图如下蓝色),通过比较,LM339-14 脚产生一个与线盘两端电压化同步的脉冲波形(波形图如下紫色线波形)。 (7) 振荡电路 根据 LM339-14 脚脉冲变化,通过 C403 耦合(电阻、电容、二极管组成的锯齿波产生回路),根据 14 脚脉冲变化,来回充放电而产生锯齿波,送到 LM339-10 脚。此脉冲变化与 14 脚脉冲变化相同步,从而使驱动波形驱动IGBT 导通/截止和线盘电压波形相同步。 另一端通过电阻 R412 耦合送入 CPU,作为检锅信号反馈端;此端又作检锅试探脉冲输出,由单片机发出一个宽度为 6us 的脉冲通过 R412 送入电容 C403,振荡起振,送入到 LM339-10 脚,与 PWM(经过 RC 积分电路后的直流信号)比较,输出驱动信号波形。 ![]() ![]() (8)PWM 电路 电路图中是一个简单的 RC 积分电路,所谓 PWM 即脉宽调制方波,PWM 是由单片机输出与电流负反馈信号共同决定的,通过改变 PWM 的占空比,来改变电容 C404 上的直流电位,此直流电位的高低决定着 IGBT 导通时间的长短,即决定着机器的输出功率。 逻辑关系是:此电位越高,IGBT 导通的时间越长,机器的功率越大,低则相反。LM339-11(PWM)>LM339-10 时,比较器的输出相当于开路,通过外接或内部上拉电阻,可以得高电平,从而驱动 IGBT 导通,当 LM339-11(PWM)<LM339-10 时,比较器的输出口相当于接地,输出为低电平。 ![]() (9)上电延时保护电路 通电的瞬间,振荡整流桥堆整流出 310V 左右电压,通过电阻 R209/R210 降压后,二极管 D205 振流,加一个电压给三极管 Q201 的基极,使三极管导通,将驱动信号拉低,从而保证由于通电瞬间,CPU 未稳定工作时,送出高电平信号,而使驱动 IGBT 长时间导通,造成爆机。通电瞬间后,5V 电压正常,Q200 基极与发射极正偏将 Q201 基极电压拉低,Q201 处于截止状态。 ![]() (10)关机保护 GJ_INT 脚为复用脚:关机保护时,即插上电源插头没有按下电源键之前的待机状态,该脚为输出脚,输出 GJ使能信号。电流浪涌检测时,即待机状态转入开机状态时,该脚为输入脚(高阻态),输入 INT 浪涌中断信号。GJ 又名关机信号,静态时 CPU 至此 I/O 端口为低电平,Q200 是截止的,而 201 则是导通的,始终锁定驱动信号为零开机按功能键后,至此端口一个电压,使 Q200 导通,而使 Q201 截止,驱动信号可顺利通过,加到 IGBT的驱动放大电路。 ![]() ![]() (11)) 电流浪涌持 电压浪涌保护:本机型没有电压浪涌保护。电流浪涌保护:当电网上有电流浪涌时,此电流浪涌信号到达电流浪涌比较器的触发端,引起电流浪涌保护比较器的输出端发生翻转,产生中断,CPU 响应该中断,进入电流浪涌中断服务程序,程序执行关功率,3 秒后重新检锅启动加热,恢复原状态。如在延时期间再次发生电流浪涌有,则延时时间顺延,不再执行检锅。若电流浪涌持续,则会出现间歇加热或不加热情况。 也就是当电流浪涌到来时,LM339,5 脚电压被拉低,当 LM339,4 脚电压大于 5 脚时,输出(LM339,2 脚)由高电平下降到低电平,D203 正极电压被拉低。CPU 通过该点下降沿来判断电流浪涌。CPU 检测到电流浪涌时,CPU 控制关断 PWM,以保护 IGBT,并延时保护 3 秒后重新检锅。 如果浪涌断续过来,就会出现间断加热情况,此时可断开浪涌检测保护,检测调试,是否为浪涌干扰导致间断加热,然后可作出相应维修,或断开浪涌,或通调整分压电阻,来调整浪涌的保护电路灵敏度。此外,R216,C01 起到延时作用,因为电容不能突变,当 C01 在靠近 LM339,2 脚一端下降沿来临时,C01 另一端马上变为 0V,将 LM339,5 脚电压拉低,达到延时 LM339,2 脚输出低电平的作用。 ![]() (12)测温电路 A.炉面测温电路,5V 电源通过热敏电阻 RT1 与电阻 R504 串联分压后,取分压点电压值送入 CPU,根据此点电压变化,反映炉面温度变化情况,实现炉面温度监测。 ![]() B.IGBT 测温电路,5V 电源通过电阻 R505 与热敏电阻 RT2 串联分压后,取分压点电压送入 CPU,根据此点电压变化,反映 IGBT温度变化情况,实现 IGBT 温度监测及保护。 ![]() 原理图上部份 ![]() 原理图下部份 ![]() 控制芯片部份 C.线盘测温电路,5V 电源通过电阻 R507 与热敏电阻 RT3 串联分压后,取分压点电压值送入 CPU,根据此点电压变化,反映 IGBT温度变化情况,实现 IGBT 温度监测及保护。 ![]() (13)风扇驱动电路,当 CPU 接到按键指令,执行加热程序,将 FAN 的 I/O 口至高电平,通过 R506 R509 加到 Q501 基极,使 Q501 饱和导通,风扇形成通电回路,转动起来。当关机后,CPU 倒计时延时 30-120 秒后,Q501 截止,风扇停转。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