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招募|丝绸之路和中亚考古美术研读班

 七烟 2019-05-22

招募

中亚与丝绸之路考古美术研读班

    此次亚洲文明对话大会集中展览的文物主要发现于20世纪,那时也是中亚和南亚地区考古学的黄金时代,很多考古发现改变了人们对于该地区过去历史的认知。其中阿富汗研究也被誉为国际学术研究奥林匹克运动会,全球顶尖大学和科研机构都派出了最优秀的科研团队在展开田野考古和考察研究,哈佛、剑桥、牛津大学,东京大学、京都大学等都接连前后派出了最优秀的科研团队在阿富汗进行实地考古调查,这些国家也举办了很多著名的丝绸之路展览,出版了众多的科研成果资料。

    众所周知,中亚地区是东西方文明的十字路口,也是欧亚大陆的物质文明交流的枢纽,印度河和阿姆河文明在这里萌芽,波斯和希腊罗马文化艺术在这里璀璨交融发展,佛教造像艺术在这里飞翔。虽然由于种种历史原因,中国过去一段时间错失参加这场科研竞争的机会,但一切为时不晚,这些年我们逐渐开始探索性的去考察考古、去寻找摸索属于自己的研究之路,这一地区的开拓进取急需各种专业知识人才和社会大众支持。

    鉴于此,我们决定趁此次展览机会,以及结合近些年中国在丝绸之路展开的科研调查活动,专为此次展览开设资料研读班,由专业学人解读这些地区的考古、历史和艺术知识背景,探讨未来研究和实地考察的可能性,为丝绸之路研究爱好者打下知识基础。

*·部分参展文物资料赏析·*

*

阿富汗

(阿富汗喀布尔国家博物馆外景)

(迦毕试双神变佛像,公元3世纪,出土于迦毕试省的萨莱科瓦迦(Sarai Khwaja),高125厘米,宽57厘米)

背景资料:这件佛像雕刻为青页岩材质,佛像身着通肩袈裟,右手向前举出施无畏印,左手手提袈裟一角,肩膀后部有火焰冒出,脚底有水流喷涌而出,下半身后部装饰有几何和花瓣纹样的方格背景。一般当火焰与水流图像同时出现时,在佛经中认为是表现佛教题材中的“双神变”,此时的佛陀表现出神力腾步空中,上下半身幻化出水火双神变的景象,因为该故事多发生在舍卫城,也被称为“舍卫城神变”。该件雕刻是1920年代法国考古学家在迦毕试地区发掘古代寺院时出土的雕刻文物。这一区域出土的大量片岩佛教雕刻在佛教美术史中称为“迦毕试样式”。迦毕试美术不同于犍陀罗美术造型比例,身体比例上是明显的五头身大小、头部较大,一般呈现正面姿势、肩部的火焰背光也是巴基斯坦犍陀罗美术中完全没有的例子,是迦毕试创始的一种独特样式,有着与贵霜民族并行的显著的特征。

该件文物在上世纪的阿富汗内战中被不法分子从国家博物馆盗出,经过灰色渠道流通至英国黑市。大英博物馆于2011年将该件文物返还给阿富汗国家博物馆,开启了阿富汗流失文物归还的新进程。

*

(1937年阿富汗贝格拉姆城址考古现场)

(蓝色玻璃瓶,公元1世纪,出土于贝格拉姆新王城10号房间,高12.7厘米,直径6.5厘米)

背景资料:贝格拉姆新王城区域出土了大量带有西方元素的玻璃器,正在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展出。该件蓝色玻璃瓶也是吹制而成,表面装饰有藤蔓状玻璃掐丝。早期有色玻璃多为熔铸成型,玻璃也认为宝石而被丝绸之路沿线国家人们喜爱珍重。公元前1世纪,在东地中海地域一种称作为“罗马玻璃”的吹制技法被发明出来,比起之前的熔铸玻璃价格低廉很多,并且适合大批量制作。玻璃制作的一种产业革命由此发生,玻璃容器迅速在社会各阶层得到推广,从仅限一部分人使用的物品变成了可以到达普通人生活中的日用品。贝格拉姆地区发现的大量玻璃制品很有可能就是玻璃工匠带着原材料沿着海上丝绸之路进行传播,在当地烧制而成。同时值得注意的是中亚地区的玻璃工坊和陶瓷工坊经常混合使用,这也是当地烧制特点。

该件文物原藏于阿富汗国家博物馆,在上世纪的阿富汗内战中被不法分子从博物馆盗出,经过灰色渠道流通至日本,被平山郁夫为代表成立的阿富汗流失文化财保护委员会收藏保管,2016年平山郁夫家人将该件文物在内的百余件文物返还给阿富汗国家博物馆。

*

(阿富汗艾娜克遗址)

 (贴金佛头像,约公元5世纪;出土于艾娜克遗址(Mes Aynak)高20厘米,宽13厘米)

背景资料:艾娜克遗址位于喀布尔东南约40千米的卢噶尔省(Logar),处在喀布尔前往加兹尼(Ghazi)的古代丝绸之路上。艾娜克名字从巴里语词源上看分为两个部分:Mes意为铜,Aynak意为泉水,表明很早就与铜矿开采相关。2009开始法国阿富汗联合考古队在艾娜克进行了抢救性挖掘,出土大量佛教物品和其他宗教文物,中国企业也提供了大量基础性保护措施支持考古工作。艾娜克经历蓬勃式的发展是在贵霜帝国(1-3世纪),萨珊帝国时期达到全盛(3-6世纪),铜矿的开采可能是促使该遗址迅速发展的重要原因。佛教寺院和佛教造像的豪华程度反映该地区采矿业的高度发展,也表明社会宗教信仰的发展与经济活动密不可分,这里出土的造像人物形象各异,五官、发饰、冠饰、璎珞装饰各不一样,表现了当地独特的艺术风格样貌。

*

巴基斯坦

(巴基斯坦哈拉帕考古遗址和遗址博物馆)

(男性雕像,出土于巴基斯坦哈拉帕遗址,公元前2500~前1500年,石灰岩)

背景资料:印度河流域文明,存在于公元前2500到公元前1500年之间,与埃及和两河文明并称三大早期文明。从阿富汗东北部到巴基斯坦大部分地区,再到印度西部、西北部区域内都有其印度河遗址分布,这些地区共同构成了文明的起源。1920年,人们在当时英属印度旁遮普省发现了印度河文明首个遗址哈拉帕(Harappa)遗址,因此印度河文明也被称为哈拉帕文明。这座男性石雕雕像的头部缺失,雕像背面略微弯曲,辫子上缀有流苏装饰。裸露右臂自然垂下,右手搭在右腿上,长袍覆盖的左臂则紧贴着身体,左手抱着左膝,手部刻画简单拇指与其他四指分开,左腿被衣料遮盖下盘起而坐,这种坐姿有可能象征着这位男性尊贵的地位。

*

(巴基斯坦斯瓦特地区布特卡拉1号佛塔)

(扛花网的童子,斯瓦特布特卡拉佛塔遗址,公元1~2世纪,高31厘米,宽28.5厘米)

背景资料:在今天的巴基斯坦北部犍陀罗地区,希腊-罗马文化和佛教文化融合发展,繁衍出独特的犍陀罗艺术造像风格。先后对印度的马图拉佛教艺术以及笈多帝国印度教艺术产生了影响。犍陀罗艺术并伴随着贵霜帝国版图扩张传播到了整个中亚,对阿富汗、中国、韩国、日本的佛教艺术都产生了深刻影响。这块石板上刻有一个裸体的爱神童子,爱神肩上扛着由一簇簇花朵和缎带编织成的花网,花网有时也被称为花环、花网、花鬘等翻译,这也是印度服饰中的风俗,男女多取花朵相贯,以饰首或身。花网下方是一串串带着叶子的葡萄。爱神戴着由两股长长的珠串编织而成的项链、手镯、臂环和脚链,脸部微微转向左边,头发在左侧编成发髻。爱神的男性特征明显,左腿向后翘起,左手轻触左脚心。

*

(运送舍利,斯瓦特地区,片岩,高31厘米,宽28厘米)

背景资料:根据佛经记载佛陀涅槃后,遗体被火化,遗骨舍利被送往八个国家。该件雕刻描绘了运送佛陀圣骨舍利的场景。一位颇具王者风范的人骑在大象身上,双手捧舍利盒,虔诚的注视前方,身穿镶有长袍和披肩,坐在他后面的人双手举着一把伞盖,坐垫刻画精美。整体构图中在大象的前后各站着一位盘着发髻的男人像,他们身着披肩和贴身短袍。两人面部呈现惊愕悲伤的姿态,左手放在嘴唇上,右手扬起拂尘状物体。据玄奘访问斯瓦特地区记载,当时运送舍利的大象到达斯瓦特河谷后力竭身亡化为象山,这座象山成为当地一处圣迹。

*

(巴基斯坦摩亨佐达罗考古遗址和遗址博物馆)

*

印度

(滑石印章,公元前2500年-前2000年,3.1厘米×3厘米,出土于摩亨佐·达罗遗址,现收藏于印度新德里国家博物馆)

背景资料:此印章出土于摩亨佐·达罗遗址,1947年印度巴基斯坦分治后,之前英属印度考古局所属文物也进行了分配,部分归属于印度新德里博物馆。该印章由滑石制作而成的,工匠首先用铜凿将质地较软的滑石切割成方形,再用刻刀刻划出垂线,最后则进行抛光打磨,并用抹上混合了碱的白色滑石粉料并送入窑内烧制硬化。在印度河文明出土的印章中60%的图案是表达的独角兽动物,在其头的下面伴随有类似“旗帜”或者“香炉”的物体。这些动物有些是对自然界中的羚羊、瘤牛等形象的描绘,也有一些是与神话中含有独角的人物和老虎、鳄鱼、大象有关联,可能是表达了所有者的社会地位。一般印章上包含有约5个象形表音文字,现已知的整体文字数量约在400左右,从右往左拼读。

*

(印度秣菟罗博物馆外景)

(斯基泰人头像;贵霜时期,公元2世纪;印度秣菟罗的马特遗址??戴怡添)

背景资料:在贵霜统治印度时期,犍陀罗、秣菟罗两地成为著名的造像中心,在贵霜时代的大量造像中,这些“外来”的统治者形象时常以独雕像或作为供养人形象进入宗教雕刻作品中。这尊斯基泰人头像出自印度秣菟罗地区,最早由英属印度考古局进行发掘整理。头像原本应属于一尊完整的独雕人像。造像由红色西克里石雕刻而成,人物面部圆润饱满,雕刻师在塑造出五官轮廓基本形状后再用线刻加以突出,尤其是眉弓处以及略微宽厚的嘴唇都体现出秣菟罗造像的特点。此人头上带有一顶尖锥形的斯基泰式帽子,其写实的表现手法表明此头像或许是对某位真实的贵霜统治者或贵族的写照。

*

(沐浴的女子,贵霜时代,公元2世纪,秣菟罗??戴怡添

背景资料:这根像柱与涅瓦尔发现的持剑药叉像的整体结构相似,原本亦是属于栏楯的望柱,边缘处有凹槽,便于相互组合装置。石柱上一名裸身女子正站在岩缝中冲出的泉水下沐浴,女子身体微曲前倾,双腿前后分开。女像长发披肩,五官刻画精细流淌下来的泉水正在冲洗她的背部,而她则用右手搓洗左臂,这件作品同样突出了女性丰满的体态特点,手腕、脚腕、腰部和颈部装饰有饰品,对于对具体情节的表现也极具现实感官意味。

*

“在考察中亚的田野中,也那些灯光昏暗的博物馆里面,在那些荒凉的遗址废墟面前,关于中亚研究中的游牧民族、山地文明等诸多问题一直陪着我,让我去想象、思考、反思。我们每个时代都有自己声音和表现形式,每个时代也都有自己的局限和形状,走进这些地区的展览现场,了解更多的知识和掌握思考能力,我们能在自身能力内竭尽全力尽可能去接近真实、真相、真理就好了。”

*

一直以来,博物馆有得聊致力于对博物馆展览的精读品鉴,这是我们首次组织配合展览的线下研读班,结合北京地区的亚洲文明对话展览中的中亚和南亚地区首次展出的文物,进行深度学习和传播尝试。此次研读班将与前沿学人走进神秘的中亚和南亚,了解中亚地区博物馆和考古遗址的现状,深入读懂展览中的文物含义,还将更深入探讨文物背后的考古遗址和美术背景,更为精细和系统性的梳理丝绸之路考古学史。未来两个月请与邵学成博士一起深入了解这个精彩的展览和神奇的丝绸之路土地吧, 他将会通俗易懂的介绍实地考察阿富汗、巴基斯坦等中亚地区的调查研究经历,分析展览文物背后的考古美术背景,解析思考文物器物背后的工艺美术设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