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告诉你历史书上没有的唐朝记载,竟然让3000多外国人做官

 炫叶楓雪 2019-05-22

提起中国古代的历史,大多人想到的是“封闭”“封建传统”“自力更生”这些保守的词,但偏偏在唐朝时期,中国却吸引来了众多的外国人,不仅来这里定居生活,有的还在朝廷做官。

唐朝时期,中国的经济发达,文化丰富,国立鼎盛,领土不断扩张,东边到朝鲜半岛,南边到真腊,西边到波斯、吐蕃,北边到突厥、契丹,唐朝成为当时的世界经济中心,历任君主都对周边小国家实行开放积极接纳的政策,给“外国人”树立了大国风范,也让唐朝子民的思想观念和视野逐步打开,看到了唐朝之外的大世界!

国家政策的开放和民族的接纳,外国人纷纷涌入唐朝开始做生意,定居,做官,当时的长安街汇集了来自各个地方的外国人,有波斯人、俄罗斯人、非洲人、日本人、中亚人、阿拉伯人等等,各个地方的外国人都带来了自己国家的风土民情和文化,唐朝的文化盛极一时!

为什么当时的唐朝能吸引这么多的外国人来?综合各个方面原因,可以从以下4点原因得出结论:

  1. 隋朝末期,隋炀帝杨广虽然是暴君但是他为隋朝末期和唐朝初期文化繁荣做出了不可或缺的贡献。隋炀帝经济上坚持互通开放政策,减少对西域商人的控制政策,自己亲自到达河西走廊,修建京杭大运河,疏通丝绸之路,吸引大量西域客商到中国,此后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涌入中国,外国人与中国的交往越来越密切,为大唐初期的文化繁荣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大唐的开国君主,李渊他们家族是具有鲜卑血统的,鲜卑族是北方的游牧民族,其中有的不乏各地的外来人口,民族血统混杂,唐朝建立后,李渊儒家思想中的华夷观念比较少,对周边民族非但不排斥,还接收吸纳,少数民族的发展有些类似现在的“特别行政区”,不但享受一定程度上的自治自理,而且也得到大唐的扶持,周边小国家对大唐非常感激,纷纷愿意到唐朝来生活,经商;

3.唐朝地大物博,农业、商业、工业得到综合发展,市场经济多元化,国家富裕,很多外国商人来唐朝做生意,比如阿拉伯商人带来了象牙、牛角、珠宝和香料交换中国的丝织品、陶瓷和茶叶,可见当时唐朝自身产品富饶,不然是无法吸引外国商人来此;

4.最后还有一批外国人来中国不仅在这里积极学习大唐文化,也被选入进朝做官,这不仅彰显了唐朝国力强盛,也满足了君主宣扬国威的心理。到唐太宗时期外国做官人数发展都顶峰,虽有“贵中华,贱夷狄”的说法,但唐太宗抛开这些,希望通过接纳外国人做官将周边小国全部收入麾下,共同和睦共处,因此进朝做官的外国人越来越多。

大唐的“开元盛世”不仅仅因为国家自身的富裕,在经济上的开放、包容政策大大带动了整体经济的繁荣,促进了文化的交流,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开元盛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