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当代实力派书法家钱松君书法作品展

 石河轩 2019-05-22

钱松君老师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书法培训中心教授,专家工作室导师。
书法、篆刻作品获奖入展情况
第十一届全国展入展
第四届兰亭奖创作奖
九届全国展二等奖
全国首届行书展二等奖
全国第六届楹联书法展二等奖
全国第二届隶书展二等奖
全国第三届扇面书法展二等奖
全国第三届兰亭奖书法展提名奖
四届正书展提名奖
首届草书展提名奖
二届杏花村优秀奖
建党85周年展三等奖
2003中国书协培训中心教学成果展一等奖
2004中国书协培训中心教学成果展二等奖
二届兰亭奖书法展入 展
第八届全国展入 展
首届青年展入 展
五届楹联展入 展
二届扇面展入 展
五届篆刻展入 展
全国中青年篆刻家作品展入 展
青海展入 展
小平展入 展
小榄杯入 展
西泠印社三届国际篆刻书法大展入 展
西泠印社五届篆刻艺术展入 展
书法、篆刻作品多次在其他的全国、省部级权威大展中获奖,并发表于《中国书法》、《书法报》、《书法导报》、《中国书画报》、《书法赏评》等数十家专业报刊、作品集及书法网站等。


钱松君老师长期从事书法教学工作,技道两进,德艺双修,是一位理论水平与创作实力兼具的书法家。他书体全面,曾在全国展中十余次获奖、三十次入展。隶书根植于汉碑,于秦汉简牍帛书均有涉猎,书风雄浑宽博。魏碑遍临名品,融秦铸汉,拙朴苍郁,独具特色。行草书以晋唐为基,参清人意,雄厚朴茂,率真自然,篆书篆刻亦有成绩。他的书法既显金石之质,又蕴书卷之文,雄浑不乏灵动,沉静更含风神。


潭泓:如松之盛—钱松君书法摭谈

  书艺博大,诸体有别,擅一、二体势已属不易,要诸体皆能,书印并驱,理论与实践同行不悖,则更显难能可贵。而松君则以超常的勤奋,厚积薄发,如松之盛,达到了这一让人欣羡的高度。
  松君人如其名,身材健壮厚实,书风雄浑大气,知识渊博多元,有如劲松之馨茁茂盛,动静张弛间,勃勃有生发之能量。
  松君习书数十载,初以汉隶、魏碑为根脉,后宗钟张、二王、颜米,又习何绍基、赵之谦。笔力雄浑而不乏灵动,沉静而又蕴风神,笔走龙蛇,如太极之运化,阴阳开合,似乾坤之谐和,墨韵生动,极富气象。


天道酬勤,作为职业书家,松君沉潜浩瀚经典,常常夜以继日,通宵达旦。伴长灯抚法帖,濡墨香师传统,书纸成山,费墨无数,成果丰硕。他站在历史学的角度,以秦汉的视角研习魏楷,走系统化的大魏楷之路。他将碑碣、摩崖、造像与墓志放在同一体系,整体地开掘、提取,吸纳多方位的信息,以获取创作手法的多元化与丰富性;他的隶书也取法宏富,汉碑与摩崖并进,参以简牍帛书,融汉砖文之简约与镜铭之奇古,萃精咀华,呈现出沉雄与朴茂兼备,肃穆与野逸并存之气象;他的行书既有颜鲁公的宽博大气,又有米元章的沉着痛快,更兼何绍基、赵之谦的古劲与奇趣,古质与今妍并绽笔端;他的小楷取法魏晋,也潇散、简远,极富才情。他的草书以二王为根基,游弋于旭素翰痕,间涉宋明,走的是碑帖结合之路,郁勃而生动;他的篆书自石鼓入,上追甲金,笔法极其丰富,苍雄奇肆,浑然天成;松君篆刻能透过刀锋看笔锋,显金石之质,蕴书卷之文。秦汉古印的古朴,唐宋官印之雅意,明清近代名家的趣巧,都能在松君的印痕中折谢出来。松君书艺脉落伴着他匠心独运的审美追求,似兰斯馨,如松之盛,傲领春秋。

松君在深研书艺的同时,还很重视字外功的积淀与涵养,他的知识结构伴书学轨迹日渐宽博。诗词歌赋早有研练,儒释道的奥域也多有涉猎,要义真谛领悟颇深。仲尼入世济世,修身齐家之正能量,老庄之超然出世,明心澄怀之大视野,在技进乎道的书学求索中,得到了渗化、整合与熔铸,为艺术的涵养与修为营造了空灵旷远的心理环境。常常收到松君在手机发过来的新作诗句,豪气横陈,极富才华。国展的作品也常书写自作诗句,诗书双璧,令人叹服。松君在中国书协培训中心授课,乃至在全国各地的讲学,他都有能思路清晰,宏微兼顾,技道双释,阐述书理,往往让人耳目一新,茅塞顿开。松君是理论水平与创作实力兼具的教授级书家,他的草、行、魏、楷、隶多种书体创作在国展中频频获奖、入展,他教过的学生也纷纷在国展中崭露头角。这样的业绩对于年富力强,正值盛年的松君来说真是难能可贵!


松君虽不擅饮酒,却喜品茗,尤爱普洱。在他的老宅新居除了纸笔,就是茶了。那大如“炮弹”,小如“金砖”的茶块,年份、产地,红茶、黑茶,他都了然于心,谈起来津津有味。每次相聚,只要有松君在,就有香茗可品。那红润的色泽,那醇厚的口感给同道的友情以温暧的诠释。松君的个性坦诚率真,重情重义。书学上的点滴心得,偶有的所悟,阶段的得失,大到取法审美,小到用纸选笔,他都有能见地独到,真诚地以实相告。与松君交谈常常有胜读十年书之感。随着创作的深入,在笔的选用上,松君不只是介绍说明,还大把地推荐奉送,好友所用之笔,多为松君提供。松君之作为真是良师益友也!

松君凭藉少见的勤奋和卓然的秉赋,几十年如一日,在书学的传统经典中游弋、开掘、研习与熔铸,孜孜以求,厚积薄发,创作与教学成果丰硕骄人,劲松之盛,真君之品可见一斑矣。长松拔地三千里,书翰横天五百年,松君书艺大成可期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