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互联网信息时代后,人工智能(AI)可谓是当前最热门的科技前沿技术。 根据国家相关教育部门的相关通知,2018年新增审批本科专业最多的是人工智能专业,其中包括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东南大学、天津大学、东北大学、兰州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在内的35所高校新增了人工智能专业。 此外,在新增备案本科专业中,大数据技术,机器人工程,智能科学与技术,智能制造等专业的新增院校最多。 我国各优势高校就已经展开了人工智能相关技术的研究,只是当时人工智能一般会放在研究生教育中,作为计算机科学、互联网信息技术等专业的一个研究方向进行具体探索。此前也曾发布了国内高校的人工智能实力排行榜,主要包含学术实力与影响力、计算机与数学实力、学校综合实力三大指标。 在我国高校中,人工智能专业比较强的高校有那么几类。 第一类是我国顶尖大学,比如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 第二类是计算机科学传统强校——两电一邮,分别是电子科技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和北京邮电大学。 第三类是工科强校——四大工学院和国防七子(或工信七子),分别是华中科技大学、东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和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西北工业大学。 以上三类院校各有所长,分类不具排名依据。 地域上,北京和华东是优势集中的地方。在北京的高校中,博士学位研究方向名称中含“人工智能”的有6所高校,分别是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华北电力大学、北京工业大学。研究方向主要包括人工智能的理论与方法和人工智能的技术研发与应用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