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坐上过山车来当官,抬杠达人萧瑀有什么样的传奇人生?

 探知社 2019-05-22

萧瑀的出身,那可是不得了。东晋灭亡之后,中国的南方先后出现了四个朝代,那就是宋、齐、梁、陈,公元502年,萧衍取南齐而代之,建立梁朝,史称梁武帝,这位大名鼎鼎的萧衍就是萧瑀的高祖父,也就是说,隋炀帝的萧皇后就是萧瑀的姐姐。这么一捋,人家真是含着金钥匙出生的,真是贵族中的战斗机。

就是这样的一位贵族公子,居然长了个超级铁嘴,活脱就是一个杠精,就喜欢抬杠,真是成也是嘴,败也是嘴,不过,这些棱角分明的特点,倒也给他的传奇人生埋下了伏笔。

隋朝的时候,由于他是隋炀帝的小舅子,背景太硬,于是年纪轻轻就做到了内史侍郎的职位,类似于今天中央办公厅副主任的职务,属于皇帝身边的近臣,工作干得还不错,这让他姐夫非常欣慰,对他信任有加。可是,萧瑀的嘴劲一上来就了不得,总是数落隋炀帝这也不是、那也不对,这让隋炀帝厌烦透顶,逐渐疏远了他。直到后来发生了一件事,使他在姐夫隋炀帝面前彻底凉凉,怎么回事儿呢?

众所周知,这位隋炀帝天生就喜欢到处瞎浪,今天去南方,明天去北方,谁也阻挡不住他那颗不安分的心。有一次,皇帝又想去旅游了,这次,他想去北方大草原走走,看一看"风吹草低见牛羊"的美景,可是,人家突厥人不乐意了,你来旅游,买了门票没有,也不打声招呼就来了,把我们这里当成啥地方了,得出兵把中原皇帝抓来当羊倌使唤。于是乎,突厥二十万大军就把隋炀帝一群人团团包围在雁门城内。雁门是一座很小的边塞城池,说白了就是防守用的,自然不能久守,要是勤王军队不能及时赶到,恐怕这些人都得饿成棍儿。这下坏事了,隋炀帝怕了,萧瑀倒是镇定,给姐夫提了两点意见:第一点,赶紧派人联络义成公主,让她想办法帮忙解围,说句题外话,这位义成公主是隋朝嫁到突厥的和亲公主,此时已经贵为阏氏(相当于王后);第二点,咱回家之后就好好过日子,别再到处浪了,外面的世界不太平。隋炀帝愣愣地看着这位小舅子,没其他主意,只好接纳了意见。

在义成公主的帮助下,雁门之围得以解开,所有人都是死里逃生,隋炀帝一出来就又开始吹牛了,你看,突厥人算个毛啊,谅他们也不敢动我一指头,我是谁,我可是中原大皇帝。这时候,隋炀帝看萧瑀眼神就变了,越来越讨厌这位小舅子,干脆把他支开,去河池郡当个郡守吧,省得天天在跟前乱说话。得,耿直谏言却成了灾难,萧瑀从此算是跟姐夫掰了交情。

隋炀帝的结果大家都知道了,他仍然浪得毫无边际,最后被自己的小跟班勒死在扬州,结束了自己的一生。大乱之世,萧瑀也明白"大树底下好乘凉"的道理,于是就投降了李渊,在唐朝继续做官。在武德年间,萧瑀颇受李渊的器重,仕途还算平坦。后来,唐朝的天下逐步稳定,太子李建成和秦王李世民就开始掐架,闹得不可开交,都惦记着老头子的遗产。朝臣们自然不能只是看热闹嘛,你得站队,不然是要受连累的。萧瑀倒是个明白人,从一开始就站在李世民一边,为李世民说了不少的好话。结果,玄武门之变,李建成变成了大刺猬,身死家灭,李世民成了最后赢家,掌握了大唐的实际权力。萧瑀作为功臣,地位自然也跟着水涨船高嘛!李世民当上皇帝之后,萧瑀也成了尚书左仆射,也就是宰相。

可是,虽然位居高位,萧瑀的毒舌仍然不减当年,大铁嘴张嘴就开怼,很快就把朝堂上得罪个精光,大家都不跟他玩儿了,躲着走,一个宰相居然混到了孤家寡人的地步。按理说,到这个地步,应该反思反思自己了吧,那就错了,人家偏偏觉得是别人的错,眼看没了小伙伴,他急了,上了一道奏章,把满朝文武骂了个狗血淋头,觉得自己被别人恶意孤立。李世民看到这道奏疏,差点没被里面的醋酸味儿给熏晕,顿时生了气,你一个尚书右仆射,居然像一个争风吃醋的泼妇一样,成何体统,回家抱孩子去吧。就这样,萧瑀就被罢了官。不过,没过几天,李世民又把他叫回来了,继续做尚书左仆射,朝廷里这么多的事儿,你回家歇着,装什么洋蒜啊,朕不怪罪你了。

承蒙领导眷顾,官复原职,应该老老实实干活了吧?错了,人家接着作。有一次,李世民主持议事,正在说话呢,萧瑀和另外一个大臣陈叔达因为意见不合就抬起杠来,越抬越激动,俩人居然当着皇帝的面儿,打了起来,形象都不要了。按理说,两个老年文臣,都穿着大袍子,还当着皇帝的面儿,至于这样吗,但人家不管不顾,捋起袖子,抡起老拳互殴,简直是不成体统。碰上李世民吧,也没娱乐精神,你看到这俩人打架,倒不如顺水推舟,上去做裁判嘛,让他俩打个够。可李世民没那么做,却大声斥责了几句,这架自然就到此为止了。李世民当场以大不敬之罪把这两个老年拳击选手都罢了官。

可是,人才毕竟是人才嘛,该用还是得用,李世民气消了之后,就把萧瑀派到了晋州做都督,过了没多久,又想这位可爱的老头了,一道诏令,再次把老萧调入长安,任御史大夫。相当于现在的中纪委书记之类的,反正是监察机构的头儿。真可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萧瑀继续开炮,专门找房玄龄、魏征这一类重臣的茬儿,搅得大家都手足无措,没办法,李世民再次将他罢官,并给了他一个闲差,这才算消停一段时间。

后面,他的经历还很丰富,咱就不一一赘述了,总之,二十年时间里,他是五次罢相,五次起用,仕途像是坐上了过山车一般,忽高忽低,玩而出了刀子嘴的新高度。

最后,咱以李世民写给萧瑀的一首诗来结束对萧瑀的评价吧。诗是这样的:

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勇夫安识义,智者必怀仁。

这位倔老头最后活了七十四岁高龄才去世,完成了他的传奇一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