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玉良、张桂徵书画精品展

 花样年华malan 2019-05-22

王玉良、张桂徵书画精品展

展览名称:王玉良张桂徵书画精品展

开幕酒会:2017年10月21日下午3点

展览时间:2017-10-19至2017-11-5

展览地址:北京市东城区金宝街八号雅宝公寓底商官鉴雅苑

策展人:孙晶卓

主办单位:怀石斋美术馆

协办单位:官鉴雅苑、华圣健康、揽胜视觉文化传媒

参展艺术家:王玉良、张桂徵

王玉良、张桂徵书画精品展

绚极归淡 澄澈明净

——画坛伉俪王玉良、张桂徵印象

当代中国画坛,有许多画家伉俪,如谢稚柳与陈佩秋、刘凌沧与郭慕熙、刘力上与俞致贞、潘世勋与蒋采苹、马振声与朱理存、杨力舟与王迎春、赵国经与王美芳等,均声名显赫,驰誉中外,堪比古代赵管。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王玉良、张桂徵夫妇亦是其中的翘楚。

我与王玉良、张桂徵夫妇相识二十余年,对二位的艺术成就深为折服。

王玉良先生擅雪景山水,而且独树一帜。他充分运用“线律”与“墨韵”为我们塑造了一个个表里澄澈、莹洁明净的冰雪世界,令观者既赏心悦目,又洗心涤虑,精神为之一爽。

我最佩服的是玉良先生的水墨造像作品。我曾对朋友说:“王玉良先生的水墨造像独步天下,前无古人,也难有来者。”这绝非溢美之词。

水墨画家最为难的是:在恣意挥写充分生发笔情墨韵的同时又能恰到好处的控制住水墨的渗化,准确的把握造型。所以,水墨画笔墨技巧常常在对造型要求不是很严格的花鸟、山水两个门类发挥得更好更自如些,而水墨人物画家,往往或因拘于造型难能淋漓尽致的发挥而失掉笔墨旨趣,或因放手追求笔墨韵味而有伤造型,很难做到形、神、韵、趣俱佳。如果在水墨人物画创作中既能准确的传神写照,做到格体精微、形神兼备,又能放笔直取,把笔墨韵致、情趣、节律发挥到极致,做到笔精墨妙、气韵生动,那一定是称雄画坛的水墨人物大家!玉良先生做到了!

在中国传统人物画中专有“道释人物”一科,含佛教造像,相传三国时蜀人曹不兴为中国佛画之祖。曹不兴之后,西东晋、南北朝、隋唐、两宋、元明清,历朝历代均有道释画家的优秀佛教题材绘画传世。而王玉良先生的水墨造像以鲜明的个人风格迥然有别于前贤的佛画。

玉良先生的水墨造像多取材于洞窟雕塑,他足迹遍及国内外佛教圣地,对寺庙洞窟壁画、石雕、彩塑、刻像、唐卡,钻坚仰高,探赜钩深,为他开拓水墨造像的新境界筑牢了坚实的根基。他在高等艺术院校进学、任教几十年,锤炼了坚实的造型功底,在欧洲游学讲学的经历使他又汲取了西方绘画的营养。因而,其水墨造像化古为今、融汇中西,他借鉴西法但不露痕迹,作品呈现的是典型的中国面貌。他把传统的水墨画技巧发挥得酣畅淋漓,充分运用笔墨的干湿浓淡的随机生发和笔痕、水线、墨团的排列组合,使画面极富韵味、饶有情趣。他纵笔挥洒、如倾如注,但无论是造型、结构、体积,还是形态、动势、光影都得到了精准的表现,而且将佛陀、菩萨、诸天、明王、罗汉的庄严、慈悲、端庄、静穆、威武也表达得非常到位,堪称完美!巧妙的布局,精确的造型,华滋的墨色,剔透的水线,生动的光影,构成了一个个圣洁澄明之境,使他的水墨造像达到偶然与必然、写实与写意、画境与心境的统一。

玉良先生的水墨造像是一种全新的样式,估计跟风者众,但我断定:跟风者即使亦步亦趋,也很难企及玉良先生的高度。因为在玉良先生独特的笔墨景观之内蕴含的精神高度,是他人难以体悟的。

与夫君异曲同工,桂徵女士的工笔花鸟也呈现出明净、朗洁、清雅、恬淡的面貌。

我20年前与桂徵初识。我和桂徵等四位画家应邀参加中央电视台一台文艺晚会的拍摄,与祖海等四位青年歌星、京剧演员共同出演了一个名为《戏、歌、画》的节目。拍摄现场,桂徵立笔挥扫,一幅活色生香的花鸟画盎然纸上,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我开始关注她的作品。

她的画兼具南秀北雄之美,这是由于她先后师从南京李长白和北京俞致贞、田世光教授,并曾任教于苏州丝绸工学院美术系和清华美院、游历南北的特殊经历使然。

她喜画白梅、白蓮、玉兰、水仙、鸢尾、雪鸠、幽禽,如《幽栖》、《拂素》、《丽日》、《蒲塘》、《竹鸠图》、《白梅双鸠》、《洛浦仙姿》等作品皆如是。画面呈现出妙韵清晗、纤尘不染的格调。而《凝艳》等牡丹系列作品又呈现出明显的宋代院体画雍容华贵、硬朗劲健的风貌。

我很喜欢她的《岁华》一画:一株凝翠流丹、风华正茂的牡丹,一块斑斑驳驳、饱经沧桑的石碑,好像在诉说着光阴似箭、逝者如斯、岁月无情,令观赏者增加了无限遐想和思考。画家迁想妙得,取自然之真,写物象之妙,塑心造之境,作品在承续南方画家的清逸静美,冷艳高洁画风的同时,又透显出宋代院体画的格物之功和诗意表达的宣和遗韵。难得的是,她在精工精致的工笔画创作中引进了写意画的畅神表现,用笔潇洒纵逸,用墨滃然流韵,用色绚极归淡,寓“写”于“工”,实现了锤炼个人风格的一次跨跃。

桂徵的画从生活中来,她善于在生活中、自然中发现美,表现美。记得一次我和玉良、桂徵夫妇等十几位画家到江苏采风,经过一天的奔波,回到宾馆已是金乌西坠时分,大家都很疲惫,下了车,就直奔大堂电梯,欲回房休息。只有桂徵回身向附近一大片植物奔去,我们又跟了过去,大家都叫不出眼前这片植物的名字,有人说可能是“芭茅”,姑且以“芭茅”名之。洁白的状如芦花的“芭茅”穗状花序及碧绿的细细长长的叶片在晚风中摇曳起舞,柔美动人。正是这片北方难得一见的风姿绰约的芭茅吸引了桂徵的目光,勾起了她写生的欲望。桂徵在对生活、对自然不断的观察、体悟中,曲尽物理,穷究生态,心融于物,物我两忘 ,“夺造化而移精神”,升华成一幅幅生机勃勃、至真至美、温润心灵的感人作品。

玉良先生与桂徵女士的作品,以意摄象、意藉象显,一个笔写而意工,一个笔工而意写,相得益彰、相映生辉。伉俪二人虚极守静,以澄澈空灵的 “本心”去体验万物,他们还在不停的探索,不断的出新,一定会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惊喜。

中国工笔画学会常务副会长

萧玉田

2014年10月于京华龙吟半岛

艺术家王玉良

王玉良、张桂徵书画精品展

王玉良

1949年生于山东烟台。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绘画系教授。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中国画学会理事

庞薰琹艺术研究会副主任

清华大学张仃艺术研究会委员。

清华大学吴冠中艺术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委员。

中央国家机关美术家协会艺术顾问。

长按识别二维码进入

王玉良个人艺术微官网

作品欣赏

王玉良、张桂徵书画精品展

佛像

王玉良、张桂徵书画精品展

晴雪

王玉良、张桂徵书画精品展

佛像

王玉良、张桂徵书画精品展

佛像

王玉良、张桂徵书画精品展

佛像

王玉良、张桂徵书画精品展

佛像

王玉良、张桂徵书画精品展

佛像

王玉良、张桂徵书画精品展

佛像

王玉良、张桂徵书画精品展

晴雪

艺术家张桂徵

王玉良、张桂徵书画精品展

张桂徵

1951年生于辽宁省绥中县,满族。

毕业于苏州丝绸工学院美术系。曾留校任教。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特聘教授。

作品参加第七届、第八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

多次在国内以及法国,中国台湾地区举办个人画展和联展 。

作品为中国美术馆及国内外美术馆,博物馆收藏。

为中国驻外使馆和机构作画多幅,

并作为国礼赠送外国领导和贵宾。

出版个人专集二十余种及多部合集。

设计《花卉》《珍稀花卉》《鸳鸯》邮票三套。

长按识别二维码进入

张桂徵个人艺术微官网

王玉良、张桂徵书画精品展

作品欣赏

王玉良、张桂徵书画精品展

花鸟

王玉良、张桂徵书画精品展

花鸟

王玉良、张桂徵书画精品展

花鸟

王玉良、张桂徵书画精品展

花鸟

王玉良、张桂徵书画精品展

花鸟

王玉良、张桂徵书画精品展

花鸟

王玉良、张桂徵书画精品展

花鸟

王玉良、张桂徵书画精品展

花鸟

王玉良、张桂徵书画精品展

花鸟

王玉良、张桂徵书画精品展

书法心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