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就是一个道术结合的过程,做的是胜率,赚的是盈亏比,而模式战法就是用来提高胜率和盈亏比!顺势而为,道术结合,仓位管理,模式交易,价值投机,知行合一,悟对道,用对术,这个世界终有一天属于我们! 市场是变化,技术也是进化的,通过国内公募基金多年实战,西蒙斯的区间交易法已经做了优化和演变,我们称他为网格交易法。 一、策略核心内容: 1,加仓规则:在标的物当前价格和每下跌5%或固定价格(网格宽度自己设计)设置一个买入价格。当前价格为底仓,仓位占比3层,剩余7层仓位按照自定的网格分为若干等份,按照逐渐小幅增加进行排列。 2,减仓规则:除底仓外,每一个买入价格上涨5%或固定价格,作为相应的卖出价格,卖出的数量等于或者略大于买入的数量,底仓最后卖出价格定位买入价格的100%以上。 二、策略重要特点: 1,买入总在下跌中,下跌赚股票,卖出总在上涨中,上涨赚现金,绝不追涨杀跌。 2,以股票当前价格为标准,以5%或者固定价格的买入比率和卖出比率编织网格,讲买卖的规则建立在趋势的必然性上,而不是波动的偶然性上。 3,将风险资金分为最多6批,使得风险资金的波动率远远低于标的物的价格波动率,关注标的物的焦点,远离日内波动,保持理性形态,严格执行纪律。 4,标的物尽量是低位很盘震荡,大趋势有震荡向上的趋势的。 5,买入时机指数处于长期下跌后的底部,或者强势震荡横盘行情,回避单边下跌和单边上涨的趋势行情。 三、策略固有缺陷: 1,趋势决定成败,标的物必须是波动大,成长性好,中线预期,指数行情相对安全,底仓买入价格有比较大的安全边际。当标的物价格随着业绩增长震荡后走出趋势时,区间网格交易法会取得满意的回报;当标的物价格随着市场逐步震荡走低,或者在顶部震荡区间买入时,越加仓亏损越大。 2,熊市整体市场持续走弱,网格加仓模式,绝对不适合。同样牛市市场单边上涨,网格加仓容易过度分散资金,当股价脱离网格时,将大大降低资金使用效率,从而跑输大部分投资者。 3,买卖规则呆板,过度排斥追涨杀跌,导致错过一些突破支撑和阻力位的买卖点,可能这些买卖点位置并不具备太大优势,但是如果是在趋势形成的初期,盈亏比可能很高。 这里还是以600305恒顺醋业为例,比如100万资金,我在9元开仓30万,根据恒顺醋业的波动区间大概是7到10元,个人可以接受的最大回撤位置为6元,那么就以0.5元为价格区间编织网格,剩余70万资金将其分为5份,分别小幅递增,那么5级阶梯买入金额分别为:12万、13万、14万、15万、16万,对应买入的股数为14100股、16200股、18600股、21400股、24600股。后续价格每上涨一个价格区间,卖出的数据等于或者略大于下方价格买入的数量,循环! 对于单边下跌的时候,由于行情持续下跌,标的一路阴跌,这个时候使用网格,不断的投入,会非常难受,感觉市场就像无底洞,所以在种时候需要精选标的物,在相对具备安全边际的价格买入,同时最好最大跌幅的准备,根据资金量来合理编织网格。网格模式一旦开启,只要不是急于用钱,那么行情继续,网格持续,这就是模式的魅力。 网格模式开启的前提,是在认定市场目前处于价值洼地,或者标的物后市大概率大大涨,才会开启网格,继续网格。如果基本面和趋势发生了明显的转变,那么就应该及时停止,立刻收网,卖卖卖,不要鱼没网到,结果网都破了。 如果经过一段时间的网格运行之后,标的物突破了原有箱体,开始走突破趋势,这个时候原有网格都卖完了,至于底仓就留那里吧,不破心里预期位置就一路持有,知道山顶,甚至是云端,下坠,卖出。 网格模式的出发点不是提高回报,而是降低风险,这也是目前公墓基金常用的操盘手法之一,否则你如何理解,他们买入一个蓝筹白马后,可能几个月甚至一年也没有换,一年下来,标的物并没有多大涨幅,但是他们的收益却远超市场,一直保持一个稳定的正增长。 资本市场是充满了不可预知的,任何预测,任何模式,都有可能会失败,为了保护本金,只能牺牲单次的交易回报率,使用复利跑赢市场,实现长久稳定的整体回报。 那么有没有一种交易方式既有区间网格交易法的有点,又能突破其局限性呢,答案当然是肯定的。其实就是区间交易法的一个衍生,核心还是纪律,就是把计划的资金分成若干份,按照计划分几次买入,买了就涨,区间逐步加仓,之后区间逐步减仓,如果买了就跌,那么就直接止损先头部队了,都不存在后续加仓问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