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幸,在2019年世界博物馆日,参加了今日头条启动的“未开发区域”的首次活动,打卡地,中国著名的企业家,当然,也是女首富陈丽华女士轻易不对外示人的其紫檀宫博物馆背后的秘密,她的加工厂。 未至厂,路途中,我想,包括我在内,同行的人员都抱着猎奇和探究,这个在业内称之为“宝库”的神秘之地,究竟如何神秘,与神奇。 及地一眼,就是占地很大的工厂,普通而并非亭台楼宇,一派中国风。如果鸟瞰的话,可能也就是个某个加工厂的样子。 至于陈丽华女士,和其爱人迟重瑞先生,不在此文中赘述。二位的财富、大德,私人之事依然十数年各类文字案牍充屋了。只是随便聊聊,看厂,看物,给我个人所想。 不必讳言,第一心理投射,有钱,是真有钱。 然,走过一个个加工车间,走过一个个轻不示人的作品库房。依然是震撼,不是作品,或者说国宝级巨型工艺品本身,而是那八个字: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一切的外在事物都是内心的投射,人与中国文明,中华传统艺术之间以欣赏的目光彼此愉悦,这个不难。而以欣赏的姿态,以精工的态度坚持几十年,至少,在我的印象里就会抛却曾经单板的从各类消息中看到的一个女企业家形象,形象高上便自然而成。 所见的她的工人如长幼辈,如姐妹,十几年到几十年的,跟随她,为镂一块板,刻一朵花,各自欢喜 大千世界,沧海茫茫,人可以有很多种活法,有财富的人更有资格如此。但坚持,却是可贵的,坚持保留历史的温度,那就是珍贵的。 生命是一场深情的旅途,这在我参观工厂中,是最大的感受。抚摸着“内九外七”,古老而又年轻的“北平城”。时光在倒流,老太太已是在境界之外,或者说化境了。穷毕生最大心血,用时下的话来说,她在复刻她的童年,她在复刻梁思成先生日思夜念的“北平城”。 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这是跳开老太太财富,对理想和其理想国最好的描述,我想是这样。 你可以坐在“四合院”里徜徉,慢慢想着,夕阳西下,一抹淡淡的阳光柔和地洒在幽深的小胡同里。黝黑的宅门,锃亮的门钹,老槐树下扯闲篇儿的老人,追逐顽戏的孩子,还有那由远而近 的“铃铛声”。一抬头,戗檐上镶着“平安如意”的砖雕;门上方两侧伸出精雕彩绘的门簪,门簪上刻着“吉祥”二字。抱鼓石上的小狮子栩栩如生,迎面的影壁中心斗大的“福”字,那是回望历史的惬意。 瑞典学者喜仁龙(Osvald Sirén),他利用1920至1921年访问中国的机会,考察了北京的城墙和城门,并将其所得成果,撰成《北京的城墙与城门》(The walls and gates of Peking)一书,于1924年在伦敦出版。作者在自序中称:“这本书的缘起是北京的城门之美,是中国都城所展现出的举世无双的壮美特征。……有些城门可能至今仍是北京的标志性建筑,与相连的城墙一道,记载了这座伟大城市的早期历史,加之城内的街道和园林,构成了最具特色的美丽景致。” 文字上的美,让我这个后生对比工厂眼前所见,惟有崇敬和震撼。为复刻了百年北平,百年北京的人。 说几句文青的话吧, 这世上,最恬淡,最明净的是什么呢? 吾问朝霞,朝霞流露出痛苦的光芒;吾询高山,高山扬起绵绵的思量;吾探江河,江河倾泻出奔腾的泪光;吾对岁月,岁月默默地坐立在我身旁。 夜深,月明、檀杏静静地开在彼岸畔。 这物欲的世界,有谁不因微才而自负,亦多因旁门左道而自贱,可有如此再造沧桑之功,甘苦之味,喜忧之切,哀憎之心,尽在一凿一磨间。 青衫翼翼映日月,白玉一颗付丹心。 曾经的路途,听过的沧海,而今依然荏苒成流年的风景。悠悠月下,惊鸿一瞥,哪一朵才是人间最真的箴语?若不得“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之念,如此琢琢磨磨的年华一瞥微笑便可无踪无影? 叶下同根藕,水上并蒂花,这般的执着与信念,想是一如既往的初心 |
|
来自: Loading69 > 《博物馆/展览馆/艺术工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