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温庭筠一首诗浮想联翩,如烟似画,妙在不言中

 江山携手 2019-05-22

咸阳桥在唐代长安北门外的渭水之上,是通往西北的交通要道。古往今来无数悲欢离合、兴废存亡都在这里上演。很多唐代诗人不仅慕名而来,而且题诗留念。许浑就曾经在此愁闷,“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韦庄也在这里慨叹,“乱云如兽出山前,细雨和风满渭川。”著名诗人温庭筠当然不会错过,留下他的墨宝是必须的。

咸阳值雨

唐代 温庭筠

咸阳桥上雨如悬,万点空濛隔钓船。

还似洞庭春水色,晓云将入岳阳天。

温庭筠曾于唐宣宗大中元年的春天游赏洞庭湖,这首诗是描写故地重游、对雨即景之作。诗文明快跳荡,意象绵渺,别具特色。诗人此番雨中徜徉,却潇洒闲适,笔墨间染出一派清旷迷离的山水图景。  

首句入题,在咸阳桥上遇雨,那牛毛细雨随风飘摇不定,宛如悬在空中的水晶帷帘。作者直陈景物,用语质朴,只在句末炼出一个“悬”字,便将细雨绵延的质感,生动而有气势地传出,如帘箔之虚悬空际,令人神往。

接下来诗人像一位导演,把镜头由咸阳桥推向远处的水面,从更广阔的空间来描写这茫茫雨色。漂泊的钓船被连绵的水晶帷帘阻隔,如烟似画、曼妙无限。“空蒙”二字烘托出云行雨施的虚幻氛围,点出春雨引起环境的色调变化,如同画家的晕染技法,淡墨抹出,无限清蔚。

细雨霏霏、烟雾蒙蒙,这景象酷似江南水乡的天气。要说这位温导演是一位经常出没于秦楼楚巷的诗人,他的词到哪里都是大受欢迎,也从来不缺歌女伴唱。诗人虽然没有在诗行间提到,读者当然可以联想到,江南的雨巷、油纸伞的女郎,还有一叶小舟、万种风情,都在诗文之外,又妙在不言中。

诗人着力刻画,突出全诗空旷的意境。钓船是诗中实景,诗人用一个“隔”字,便把它推到迷蒙的烟雨之外,若隐若现,似有似无,像是要溶化在设色清淡的画面里一样,赏心悦目。  

第三、四句纵笔远扬,出人意外地从咸阳的雨景,一下子转到了洞庭的春色。眼前的景色烟水空濛,多像初春时节洞庭湖上的烟波浩渺。还有那沉沉的暮霭,仿佛正驮载着水气,缓缓地向岳阳城的上空飘去,美不胜收。

诗人敏感地发挥艺术的想象,描绘出一幅壮阔飞动、清奇空濛的图画。洞庭湖气蒸波撼,吞天无际。在诗人看来,湿漉的晓云好像是驮载着接天的水气,飘进了岳阳古城的上空。

洞庭风光、云容水色,实桥虚烟、静船动雨,作者为我们勾勒了一幅湖光山色的美图,又好像带我们来到江南的水乡,乘一艘画舫,恣游在桃红柳绿的水面,探寻绰约之美,领略古典之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