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主力行为学看来,在学习形态的过程中,我们通过看K图,表面虽然是形态,但是我们看到的是他们背后的主力行为,这才是学习形态的最高境界! 除了顶部和底部,今天我们来讲解另一种形态:中继形态,这个形态最有代表性的是“楔形”形态——所为楔子,是木工生产中一种缝隙填充的材料,一头高一头底!而三角形和矩形等中继形态,都是楔子的变形! 中继形态是下跌和上涨的过程中出现的,因此可以分为下跌中继和上涨中继!在我们传统的技术分析上,对“楔形形态”是比较侧重的,还有不少人认为这个形态预示了“中期介入”!而在我们主力行为学的角度来看,这个形态的波动,也确实很好的反映出市场多空力量以及其他的一些主力行为的变化!我们根据倾斜形状,把楔形形态分为下面两种: 一、向上倾斜的我们叫“上升楔形”! 盘面表现为:一只票跌了之后,开始涨起来,上涨过程中,振幅变得越来越小、成交量也越来越小了,这种收缩收敛最后呈现为一个楔子性形状!几乎不收敛,高点和高点联线,低点和低点平行,成为一个上升矩形;收敛得特别小,高点和高点联线,低点和低点联线交叉,最后就形成上升三角形。这个形态有三点技术核心: 1、是在下跌后上涨; 2、振幅变得越来越小了; 3、成交量减少; 这三个盘面特征,说明上升楔形是“下降中继”,后面还是跌的!为什么我们有这种明确的判断?因为下跌后上涨是很正常的,主要是我们不明了这个上涨是反弹还是反转。而在这之后,振幅和成交量都越来越小,很突出反映出力量变弱、上涨乏力。因此这样的情况,是典型的反弹上涨,楔形结束后,就要下跌了! 二、向下倾斜我们称之为“下降楔形”。即股价涨了一程后,开始回调,在这过程中,振幅越来越小了,成交量越来越小了,最后形成一个“楔子”。如果几乎不收敛,高点和高点联线,低点和低点联线平行,呈现为下降矩形;如果收敛得别小,高点和高点联线,低点和低点联线重合,就呈现为下降三角形。这个形态也有他的三点技术核心: 1、属于上涨后回调; 2、振幅变得越来越小了; 3、成交量减少; 而相反的,这三个特征决定下降楔形是一个“上涨”中继,后面是要涨的!为什么这么判断?因为上涨回调是正常的,主要我们不知道是洗盘还是出货。我们拿前面讲的头肩顶来讲,第三步的回调是放量的,破前面高点,到这里就已经走弱了,而在下降楔形中,振幅愈发小了,成交量愈发小了,没有大起大落,这说明是没有明显出货的!因此可以说,这样的“下降楔形”,是典型的“洗盘”形态! 通过上面的具体分析,我们知道通过对楔形的分析,可以知道比较明确、重要的主力行为!可以作为我们技术分析的有力参考——记得上面两句话即可!后面,我们还会更深入的讲解相关内容! 好了,今天的讲解就到这里,希望能给你提供一些帮助!我是范博,专注主力行为的分析研究! |
|
来自: qianxiong188 > 《股票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