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没想到,你竟是这样的徐霞客!

 昵称7037199 2019-05-22

今天,是5·19中国旅游日

江阴人

你知道为什么是今天吗?

↓ ↓ ↓

中国旅游日

2011年3月3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以《徐霞客游记》的首篇《游天台山日记》开篇之日——5月19日定名为中国旅游日的决议。自2011年起,每年5月19日为“中国旅游日”。


▲《徐霞客游记》

云游天下,志在四方

徐霞客(1587-1641),名弘祖,字振之,号霞客,江阴人。明代地理学家、旅行家和文学家,被称为“千古奇人”。

徐霞客一生足迹遍及今21个省、市、自治区,所到之处,探幽寻秘,经30多年考察撰成的60万字地理名著《徐霞客游记》,是被世人称为“真文字、大文字、奇文字”的优秀文学作品和不朽的科学地理著作,被誉为“明末社会百科全书”。


▲徐霞客手迹

▲徐霞客出游始发处

对于徐霞客来说,对精神充实的追求,对自由灵魂的追求,成就了他的一生。《明朝那些事儿》最后一篇是用徐霞客来收尾的。作者当年明月是这么说的:“我之所以写徐霞客,是想告诉你,所谓的百年功名、千秋霸业、万古流芳,与一件事情相比其实算不了什么,这件事情就是用你喜欢的方式来度过一生。”

今天,就让我们从几个小故事

来认识一个别样的徐霞客

以下内容节选自《徐霞客故事》

作者:溪源

岐途寻神仙

在私塾中,小霞客渐渐地对那些枯燥无味的经书不感兴趣了,对八股文更是厌烦。于是,一放学回到家里,就钻进自家的“湖庄书屋”寻书看。可是,他读书不加选择,有一个时期被一些乱七八糟的书迷了心,竟相信那些书上写的神仙,就下决心要找到仙人,学点仙术。

一天早晨, 他瞒着父母外出去找仙人,直到太阳偏西,还没找到神仙。太阳快落山了,他走不动了,就坐到路旁的一块石头上歇息。身旁走过一位长眉白发老人,个子高高,道骨仙风,真像书中所写的神仙。霞客大喜,随即赶上几步,一把抓住老人:“老爷爷,你是仙人吗?”

长眉白发老人未曾回答。他朝徐霞客上下打量了一阵,笑咪咪地反问:“孩子,你叫什么名字?今年几岁了?家住在哪里?家中有些什么人?”徐霞客一一作了回答。

长眉白发老人听了,看看即将人土的太阳,说:“孩子,我不是仙人,可我看见仙人了。”

徐霞客要紧问:“仙人在哪里?快告诉我。”

老人告诉他:“仙人刚刚从这里经过,是向南走的,你快追上去,越快越好。”

徐霞客又问:“这仙人长得什么样子?”

老人说:“ 你看到倒拖鞋子反着裙,泪眼汪汪笑盈盈的人就是。”

倒拖鞋子反着裙,泪眼汪汪笑盈盈?这倒稀奇的,是仙人。

徐霞客朝长眉白发老人鞠了一躬,便掉头向南追去。直到空中挂起月芽灯了,仍未追到。他追得浑身是汗,精疲力竭,抬头一看,自己的家就在眼前,就拖着沉重的脚步走到家门前,举起小拳头,“咚咚咚咚”敲起门来。门打开,徐霞客一见母亲,惊叫一声,双膝跪了下来:“母亲,你难道就是我要找的仙人?”原来,站在霞客面前的母亲,同长眉白发老人讲的仙人一模一样。

秋圃立奇志

徐霞客特别喜爱读郦道元的《水经注》,沈括的《梦溪笔谈》,范石湖的《桂海虞衡志》,以及柳宗元的游记等地理书籍。这些书,他不但在家中读,还带到私塾学堂里去看。上课怕被塾师发现,他就把书藏在经书下面,偷偷地读。读到有劲的地方常常眉飞色舞,“嘻嘻”笑出声来。

塾师问徐霞客:“你将来想做什么?“徐霞客说:“ 我要像张骞、玄奘、郑和那样,遍游五岳九洲。“

徐霞客慢慢长大了,到十五岁那年便想外出游历,实现幼年以来的愿望。但这要求得父母的同意。

这一天,他起得很早,看看父母的房窗还没动静,就在庭院里踱起步来。徐霞客从菜畦走到豆棚,来到了一棵姿形奇异的罗汉松旁,正要同罗汉松比高低时,父母住房的窗子“吱”的一声开了。徐霞客连忙走过去,但走了几步忽又停下了——他看见了母亲雪般的满头白发。

“父母在,不远游,这是书上说的。我能丢下父母离家远游吗?”徐霞客心里打着旋涡,脚步围着罗汉松转。一转转,一圈圈,罗汉松周围的地上,踩起了一层灰蒙蒙的泥尘。

“霞客,有啥心事对娘说吧。”母亲慈爱的目光盯着徐霞客,温和地说。“霞客,娘看得出,你这些天,吃不好饭,睡不好觉。你想些啥,不要瞒我了,快告诉娘吧。”

徐霞客就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母亲。母亲听了,脸上露出了笑容,高兴地说:”霞客,你的想法很好,身为男子,应该志在四方,不应该因为父母年老而把自己关在家里,变成圈养在篱笆里的小鸡,结在马厩里的小马。不过,你现在还小,不宜远游,可以先游游家乡附近的名胜和景点。有机会我带你到江阴城里去,看看奔流不息的大江,看看江畔的黄山、君山,看看古老的兴国塔……“

霞客听了,泪水不住地往下流。

神奇九仙桃

徐霞客35岁那年,母亲生了一种尴尬的病,背上又红又肿,又痒又痛,搅得她食无味、觉难安。徐霞客请了许多有名的郎中为母亲看病,但都没用。那时,徐母已经76岁。看着母亲这个样子,徐霞客心中难受,他不再外出旅游,整天陪在母亲左右,讲昔日途中见到听到的奇事、趣事,来缓解母亲的病痛。

徐母看出了儿子的心思,就说要霞客去九仙寺为她求菩萨。徐霞客知道,母亲不相信菩萨,之所以叫他去是换种方式叫他去访游。霞客便对家中作了详尽的安排,同芳叔,带了个仆人去九仙寺。

九仙寺在福建兴化府九鲤湖畔。徐霞客早就听说那是个美丽、奇特的天湖。六月初七,徐霞客他们到了兴化府,初八即登山寻找九鲤湖。当晚,他们就借宿在九仙寺。

晚上徐霞客睡不着,一个人来到寺前,坐在一块岩石上观看夜景。吹来阵凉风, 风中裹挟着一种香味,一种既熟悉又陌生的香味。徐霞客循着香风,寻找香源,一直来到寺东,只见一片桃园,桃树上结着一个个或大或小的桃子,大的已熟,有拳头大,粉青色,桃顶点红, 凑近一闻, 异香扑鼻。

“怎么,施主想吃桃子?”突然传来一一个声音。

徐霞客扭头看,是日里释签的那位老僧,便说:“我们那里也有桃子,可没有这么大,也没这么香,这是什么桃?”

老僧说:“这叫九仙桃,它不但香,而且特别甜,吃了还能驱毒治病。”听到驱毒,霞客又想到了母亲,便想买几个回去给母亲吃,但又怕路途遥远,天又暑热,途中烂掉,因此没有开口。

老僧似乎看出了他的心思,便采了8个半生来熟的大桃子,装进了庙中特制的阴凉透风的香篮,送给了徐霞客。

徐霞客带着8只九仙桃回到了江阴。桃子真的没坏,只是颜色由青变白,白里透红,当打开香篮盖的时候,满屋飘香。霞客拿起一个,洗干净了送到母亲手里。徐母剥开皮,用嘴轻轻一吸,又香又甜又清冽的桃汁滑过喉咙,泻进肚里,觉得异常舒畅。

很快半年过去, 到了第二年春天, 奇迹真的出现了,徐母背上的疮口竟然完全愈合。徐霞客大喜过望,专为母亲建了一座新房,定名“晴山堂”。他还把九仙桃的8颗桃核种在了晴山堂的后园,新桃成熟后,徐母把桃子分送给村上人品尝。

神龙洞奥秘

徐霞客在旅游途中,听人说湖南茶陵有个神龙洞,洞内住着一条威力无穷的神龙。这个洞过去有人进去过,但每次都是只见进去,不见出来,说是给神龙吃掉了。所以后来无人敢进。

明崇祯十年(1637) 正月中旬,徐霞客带领顾仆来到茶陵,在城西的云阳山找到了神龙洞。其实,这个洞叫麻叶洞,由于传说洞中有神龙,人们才叫它神龙洞。徐霞客来到洞前,只见洞口只有斗那么大,洞很深,里边黑乎乎的,时有凉风迎面扑来,风中还夹有一股奇异的怪味。徐霞客看了连说:“奇洞!奇洞!快进去看看。”

他们来到附近的村上请向导。当地人听说他们要进神龙洞,一个个惊得伸出了舌头。正在这时,走过一个年轻的樵夫,顾仆把他拉住了,“小伙子,我们请你当向导。”小伙子一听到神龙洞就想走,给顾仆拦住了,“小伙子,陪我们走一次吧,我们给你很多钱。”说着从身上掏出了钱。小伙子看着钱,答应了。

徐霞客他们又来到了麻叶洞。村民们也跟来了,他们在洞口燃起了一堆火,扎了许多松枝火把送给徐霞客,为防野兽送来了锋利的砍柴刀……准备进洞了,由于洞口窄小,穿着棉衣进不去,徐霞客把棉衣脱了。顾仆和向导也解开了纽扣。这时,村民给了向导一个火把,向导举着火把弯下腰去向洞内探看,正好一阵冷风从洞内窜出,像刀一样凌厉,他不由得身子颤抖了起来,牙齿格格作响,问徐霞客:“先,先生,你,你是哪晨来的大法师?”

徐霞客说:“我不是大法师,是个读书人。”

“那你、你会不会使、使法术?”

“我不会。”

向导一听,顿时脸孔变色,扔下火把,屁股一扭溜了。

顾仆看着向导走了,也胆寒起来:“ 先生,还是别进去吧。”

徐霞客厉声道:“怎么, 你也害怕了?那我一个人进去。”说着,他接过一个火把,蹲下身子,把脚伸进了洞里,然后仰面一滑,进了神龙洞。

顾仆不敢怠慢,也接过一个火把,跟着滑进了洞里。

围在洞口的人,此时都跪了下来,嘴里喃喃轻语,恳求佛祖保佑他俩平安出来。

徐霞客和顾仆进了洞,仔细一看,这洞还算宽,可以侧身舒首。他们观察了一阵,举着火把向前走。这洞很小,直径只一尺左右。他们举着火把伏在地上,像蛇一样行进。弯弯曲曲爬过了三个口子, 进入了一个较天的洞。这个洞上阔下狭, 高不见顶。顶上有石孔,一缕阳光从隙中射到洞壁, 赛如一轮弯月。 他们在洞内东转西攀,不知过了多少洞,尔后进入一个神话般奇丽的大洞。

这洞高一丈五,阔二丈。地面有块平坦的石头,好象石榻。四周岩壁有棱有角,好似窗户格子。壁顶莲英下垂,连接成帏。石榻前边,玉柱圆竖,大小不一,颜色洁白晶莹,花纹比人工雕刻的还要动人。本来胆颤心惊的顾仆,被这奇妙瑰丽的石景吸引住了。他问徐霞客:“先生,这洞没有人进过,这石头为什么刻得这样漂亮?”

徐霞客说:“这不是人工雕成的,而是天地的造化。流水侵蚀岩石,溶化在水中的石膏逐渐凝结,长年累月,就成这个样子。”

顾仆又问:那为什么有人说这洞里有神龙呢?”

“哦,这不奇怪。”徐霞客把火把举到头顶,指着石榻旁的石壁说“你看这像什么?”

“像龙!一条大白龙!”

徐霞客又把火把四壁照射,壁上出现了许多狮、虎、熊等各种图象。

这时,手中的火把已燃去大半,徐霞客只好恋恋不舍向洞口返回。

洞外的村民们一见徐霞客出来,蜂拥般围了上去,个个崇敬地行礼称项。徐霞客礼谢了大家,讲开了洞中的奇景,大家听了很有滋味。

自从徐霞客揭开了“神龙洞”的奥秘后,许多人也进了这个洞。

研探水资源

徐霞客在考察研究岩貌地貌时,非常注意对水资源的观察、研究和分析,引导农民去兴修水利,开发地下水资源,消除灾害,发展农业生产。

崇祯十年(1637)五月,徐霞客来到阳朔——桂林一带的漓江,发觉这里的水系有些异常,便仔细观察起来。与当地农民交流后霞客没想到,这里除水灾,还有早灾。他又同村民:“你们知道,这里为什么会水涝、旱灾不断?”

一位握着长竹筒烟枪的老者不紧不慢地说:“山中有一个神龙洞,洞中有一条神龙,那条神龙经常出洞游玩,玩到江中,尾巴甩甩,江水就像烧的开水一样往上翻;它玩到岸上,口渴了就喝江中的水,几口就能把江水吸干,所以我人我们这里又闹涝灾又闹早灾。”

听了这话,徐霞客知道,村民们对水利资源没有一点认识,便向他们解释了水灾形成的原因。

“那旱灾呢?旱灾又是怎么回事?”握长竹筒烟枪的老者又问。“总之,不是神龙在作怪。”霞客丢掉了手中的树枝,站起了身:“造成旱灾肯定有原因的。这样,你们推选两个小伙出来,跟我去查一查原因。”

有十多个小伙自动报名要跟霞客去查干旱的原因。最后,霞客挑选了两名年轻、健壮、精明的小伙进了“神龙洞”。 进洞后发现,由于这里是石灰岩地带,地面裂有暗缝,江中之水不时通过暗缝流进地下,致使地下成河。

霞客出洞后就画了一幅“壶形河道”的治理图,交给了当地的官府,并在图旁写下了详细的说明,包括壶形河道的危害、治理的必要性及治理的方法。

湘江遇恶盗

明崇祯十年(1637)二月十一日,徐霞客同静闻、顾仆由衡州坐船沿湘江南下。傍晚时分,到达湖南新塘,在一个偏僻的码头停下,准备过夜。一路同行的五、六条船也跟着停泊,依次排在岸边。

是夜,皎洁的明月挂在天空,美丽的湘江波光粼粼。徐霞客站在船头,看着怡人的月色,想到今春以来一直阴雨连绵 ,未见明月,今见月光,心中格外爽朗。观赏了一会雨后初晴的湘江夜景,徐霞客回到船舱,脱衣安眠。

睡下不久,岸上忽然传来一阵阵啼哭声, 那声音很悲,像是孩童在哭,又像妇人在啼。停在岸边的船上的人都听到了,但都不敢出去过问,怕哭声有诈,引火烧身。徐霞客也没有出去,但很同情,便借着微弱的灯光,伏在枕上作起诗来:“ 箫管孤舟悲赤壁,琵琶两袖湿清衫”、“ 滩惊回雁天方一,月叫杜鹃更已三”。

时过三更,啼哭之声还是不断,静闻于心不忍,便穿好衣服,涉水登岸,找到了那个啼哭之人,原来是个十多岁的少年,一问才知,少年姓王,父亲是个酒鬼,今天喝醉了酒,拿起棍子打他,他逃了出来。静闻听了,劝他回去,并拿出些碎银给了他。 那少年得到银子后不哭了,但没回去,而是倒在岸边的草地上睡下了。

静闻回到船上不久,岸边突然窜出一群人来,喊杀之声震天动地。

徐霞客透过篷隙向岸上望去,只见岸上火炬烨烨,人影绰绰,一群强盗挥着刀剑呼喊着向船上冲来。强盗来抢钱了!徐霞客把盛放游资的匣子投到江中,等事过后再去打捞。这时,只见静闻、顾仆和同船的其他客人,有的赤身露体,有的裹着被子,被强盗逼到一处。 强盗从前舱到中舱到后舱,用刀剑刺破篷席,向舱内乱戳乱砍,有的被刺到,鲜血喷涌,痛得哇哇大叫。船上客人东闪西躲一阵后, 便掀开篷席跳水逃命。徐霞客也随众人从篷隙中跳出,不料脚被竹纤绊着,竟同船篷一起倒入江中,幸好,这里水不深,只到胸口,他便急急在江水中行走,总算逃过了一难。走了一段,他被一条船上的人救了起来。但春寒料峭,他又赤身露体,冻得牙齿格格打架,混身瑟瑟“筛糠”。船上的好心人连忙捧过自己的被子将他裹住,并送入温暖的被窝中。

到了第二天凌晨,邻船一位姓戴的乘客,从自己身上脱下了一件单衫、一条单裤送给了霞客。霞客和顾仆光着脚板在沙岸上走了四里多路,找到了静闻师傅,可放游资的匣子捞起时已是空空如也。

静闻知道徐霞客此时心中十分难受,便又从布包中拿出了几样东西送到霞客面前:“先生, 这是你最喜爱的张宗琏所著《南程续记》,是我在着火的船上抢出来的。”

听了静闻讲述了抢救珍贵资料的经过,徐霞客已是两眼模糊,他轻轻地抚摸着静闻的伤口,低低的说:“谢谢,谢谢,只是让你受苦了。”“不要紧的,没有伤到骨头,先生放心。”

这时,肚皮饿得咕咕叫了,静闻二话没说,跳人河中,从水里捞出了一只铁铫,一只装米的布袋,用铁铫烧了一铫稀粥, 分送给难民吃,待大家吃完了,静闻和霞客、顾仆才吃了一点充了 充饥。傍晚时分,他们登上了一条去衡州的小船。

艰难探江源

徐霞客的家乡,是河流纵横水道成网的江南农村。小时候,徐霞客经常同母亲去家门口的荡边散步,亲眼目睹了荡水的涨落,霞客总要问母亲王氏:“河里的水为什么有时满,有时浅?”母亲总是高兴地回答:“ 河中的水,跟天气有关。天连续下雨,地上、田里的雨水泻进白荡,荡水就会满起来;天连续干旱,白荡四周的农田都要从荡中取水,荡水就会浅下去。”

王氏出生在名门大家,读过许多书,对历史、地理方面的知识很熟悉。每当徐霞客问起这方面的问题时,她总有意识地把自己知道的告诉儿子。

“长江?长江?”小霞客听到母亲讲了许多“长江”,又听到母亲讲长江很长很长。看长江,成了徐霞客小时的心愿。到了16岁,徐霞客去江阴参加童子试,考试完后,他在仆人的陪同下登上了君山顶,第一次目睹了长江的风采。霞客知道,中国西高东低,长江之水自西而来,向东流人大海,但长江最西到哪里呢?长江的源头在哪里呢?

万历三十七年(1609),霞客24岁时,渡过长江,来到了黄河边,亲睹了黄河的风貌。书上说“江源短河源长”,而为什么黄河的水量却没有长江大?徐霞客对《禹贡》书上的记载产生了怀疑。从这时起,他的心中萌发了一颗种子:一定要探到长江真正的源头!

崇祯九年(1636), 徐霞客已是51岁,可他毅然迈开了溯江探源的万里遐征。这年九月,他同江阴迎福寺静闻和尚,以及顾仆,在胜水桥旁的码头上船,经无锡,到浙江、江西、湖南、广西、贵州、云南,在崇祯十一年(1638)秋进人云南元谋一带,到达了金沙江的江驿。经过四年多的实地考察,徐霞客终于找到了长江的源头金沙江。考察后,徐霞客认真地写了一篇《溯江记源》的论文。他在文中指出了《禹贡》一书的谬说:“导河自积石山,而河不始于积石,导江之岷山,而江源亦不出于岷山”。他指出:“岷流人江而未始为江源, 正如渭流人河,而未始为河源也”。他得出结论:“ 其流亦是于岷而不及金沙,故推江源者必当以金沙为首”,最后他叹:“不探江源不知其大于河,不与河相提而论,不知其源之远”。

徐木情谊深

崇被十二年(1639) 正月二十九日,徐霞客应木增之邀来到丽江。木增一见到徐霞客,像是见到了久别重逢的亲人、朋友,将他奉为上宾,安排他住进了当地最好的寓所——玉龙山下的解脱林别墅。

在那里,木增陪徐霞客畅游了古老的丽江城,登上了被纳西族称为圣山的玉龙大雪山,并到城郊的乡村中考察了纳西族的民风民俗、宗教文化、地方特产,还天天盛宴招待,让他尝遍了丽江的“大肴八十品”,吃得他“不能辨其孰为异味也”。

游遍丽江后,木增拿出了自己的作品《山中逸趣》、《云薖淡墨集》,请徐霞客作序,并编校。霞客认真地读了木增的作品,把本来“舛落无序”的文集,分门别类地作了编排,归成了清清爽爽的八大类。木增对霞客佩服得五体投地。

在“解脱林”别墅住了几天,木增又请霞客到丽江城中的木府作客。在木府,木增叫来了第四个儿子木宿,让他跪在霞客面前,拜他为师。

木宿从胸前拿出了一篇诗文,恭恭敬敬地捧到霞客跟前:“请先生指导!”

霞客接过诗文认真地看了几遍,思考了一会,然后精心指点。霞客精到的分析像一阵春风吹开了木宿心中的窗户,听得木宿瞪圆了眼睛,他当场对父亲说:“我要跟徐先生到江苏去念书。”木增看到儿子有如此感悟,心中大喜,当即答应:“好的好的,待徐先生返回家乡时,你跟他去。”又转过身来问霞客:“不知先生肯收否?”霞客大笑:“收!收!”为了让木宿有更大的长进,霞客为木宿写了一篇《雅、颂各得其所》的范文。木宿将它视为珍宝。

这回,霞客在丽江住了16 天。在离丽江时,木增给徐霞客送了许多金银和衣物,以表谢意和友谊。

离别丽江后,霞客在云南继续考察,谁知在涉过一片溜泽地时,受瘴气侵袭,致使他“头面四肢俱发疹块,累累丛肤理间,左耳左足,时时有蠕动状”。霞客得病的消息传到丽江,木增很急,带了银两、礼物亲自去看望徐霞客。他看到霞客拄着拐杖,行走很困难,便向霞客提出:“请先生住到鸡足山悉檀寺去休养,那里的高僧有草药可治此病。治病期间,请先生帮我们编纂《鸡足山志》,可好?”

霞客一口应允了。为了不辜负木增的重托,他不顾足病,在顾仆的陪同下拄着拐杖重新考察鸡足山,重揽胜景,搜罗故籍,记录了鸡足山的12座岩石、7个洞穴、9眼泉水、6个瀑布、3个龙潭、2个水池;还记录了跟108个僧尼、51个山民的谈话……

经过详细考察后,徐霞客打算为鸡足山编志8卷。三个月过去,已完成了4卷,待他向第5卷迈进时,他的病加重了,双足拄了拐杖也不能行走了,再加上顾仆卷银潜逃的打击,他身心俱病,无力完成余下的4卷了,只好作罢。他向木增提出了返乡的愿望。木增说出了一句震天惊地的话:“请先生放心,我们一定把你送回去!抬也要把你抬回家!”

木增亲自物色挑选了8个年轻力壮的纳西族青年,给足了路上所需的费用,并给沿途各站好友写了书信,要求他们好好接待,保证霞客先生顺利、安全地东归。

8位纳西族小伙,一路上替换抬着徐霞客,翻崇山,越峻岭,淌山川,过深壑,走了156天,到达了湖北黄冈。黄冈候大令按木增书信上吩咐的,为徐霞客准备了船只,并派人从水路护送霞客继续东归。经过6天6夜的航程,船到江阴港口,徐霞客终于回到了家乡。时年已是崇祯十三年(1640) 六月,霞客55岁。

考察记述喀斯特地貌

考证金沙江为长江上源

记载植物生态品种

调查云南腾冲打鹰山火山遗迹

……

接下来,我们就

横着手机屏幕

来看看徐霞客一生的足迹

舍弃仕途、探索人生新道路

纠正前人错误、开拓求知新方法

独具质疑精神、独树一帜新学科

徐霞客真正达到了

“探人所未知,达人所未达”的境界

用毕生心血实践着

“行者无疆,壮行中华”的伟大精神

没想到,你是这样的徐霞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