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时间4月21点整,一支汇集了全球的天文学家的宇宙观测团队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首张黑洞照片,让全人类一起目睹黑洞是什么样子的。这不得不说是一个十分激动的时刻,其意义差不多是可以和人类第一次登上月球相比,这是人类又一次仰望星空。 无论在什么时候,人类对于宇宙星空的好奇永远不会停下来,从第一次仰望星空开始,人类就已经对上面的黑暗和那点点星光开始了研究。而随着科技的发展,借助先进的设备,人类能看到的星空越来越远,而能看到的星体也是越来越多,但是在今天之前,人类对于宇宙星空的终极星空“黑洞”却是始终停留在想象的层面,没有人亲眼看到过黑洞真正的模样是怎么样的。 我们先来复习一下中学时候的知识,了解一下黑洞的形成和在观测到黑洞之后将会对人类的发展和生活产生什么影响? 对于黑洞是怎么形成的,要先从恒星说起,我们都知道横行是有氢和氦形成的,而在恒星核心不停地发生着聚变产生出大量的能量。但是太阳的能量终将会有消耗殆尽的一天,在恒星的能量用完了就会变成星云,而恒星的核心会坍缩变成白矮星。而白矮星会有着一个质量的上限,如果白矮星超过了这个质量上限,那么在引力的作用下,白矮星将会继续坍缩,一直到变成中子星或者是黑洞。 所以黑洞就是恒星变成的,未来有一天照耀在我们头顶的太阳终将会消耗完能量发生坍缩,不过幸运的是现在的太阳还年轻,还能活几十亿年,所以我们不用太担心,还是接着将目光放回今天晚上即将公布的黑洞照片上面。 在知道了黑洞是怎么形成之后,还有一个常识要说,这也是很多人都有所疑惑的一个问题,不是说黑洞会将所有的东西都吞噬,就连光都逃不脱黑洞的吞噬,那些天文学家是怎么拍摄到黑洞的? 对于这个问题,那就要说到爱因斯坦这个科学巨匠了,根据爱因斯坦提出的广义相对论,我们可以猜测黑洞的引力会使时空中的一部分的区域发生极端的扭曲,在这一块发生时空扭曲的界限里面,就连光都没有办法逃的出去,而这个界限被称为“事件视界”。 因为爱因斯坦的这个理论,越来越多科学家相信了黑洞的存在,然后不停的研究对黑洞进行佐证,但是有一个事实是不可以否认的,那就是人类从来没有见过黑洞是什么样子的。在上文我们提到过,黑洞可以将所有的东西都吞噬掉,其中包括了光的存在,所以我们是没有办法直接看的到黑洞的。 但是我们可以通过“事件视界”观测黑洞,由于黑洞巨大的引力,在它旁边的物质都会被黑洞吸引,这些物质将会围绕着黑洞旋转,最后缓缓被黑洞所吞噬,而这个过程被叫为“吸积”,那个由物质旋转变成的盘就叫做“吸积盘”。 在吸积盘的物质进入事件视界的时候会被加热到几十亿度的高温,在此同时还会爆发出非常强烈的辐射,而我们就可以通过这些辐射获得黑洞的影像。但是想要获得黑洞的影像并没有没那么容易,虽然知道了怎么才能获取黑洞的影像,但我们要是想要拍下黑洞,那么就要有一个和地球差不多大小望远镜,这对于现在的人类来说,几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 但是天文学家们想要看到宇宙终极星体的愿望是不可阻挡的,在天文学家的努力下,一个集全世界的所有的天文望远镜的阵列形成了,而这个阵列别称为事件视界望远镜(EHT)。但是这还不算完,其实在两年前天文学家就已经拿到了黑洞的原始数据,但是他们不能马上发布,因为他们收集到的关于黑洞的数据太大了,要用两年的时间才能将黑洞的照片洗出来给大家看。 好了,在科普完黑洞是怎么形成的和今天晚上我们要看到的黑洞照片是怎么来的之后,我们再来看本文的另一个问题,黑洞照片的出现将会对人类产生什么影响? 其实对于这一个问题,如果是从普通人的角度来看的话,那么对于黑洞照片最多也就是看看而已,不会马上就能上天。如果说意义的话,那么就和经历了第一次人类登月的年代的人一样,我们也经历了一个对宇宙星空探索跨出一大步的时代,除此之后该干什么还是干什么。 而这张黑洞照片的出现对于科学来说,其意义就是让人类对于黑洞更加了解,对于事件视界和吸积盘能够看得更加清楚,在一些理论方面有了更加清楚的理解,为后世的科学发展有积累了一些经验,留给后世人薄积厚发的机会。除此之外,这张黑洞的照片就只剩下了宣传科学的意义了,但是今天晚上的黑洞照片还是值得一看的你说是不是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