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摩诘:连李杜也比不上的全才,盛唐文化孕育的文艺巨人(文学的演变0603)
2019-05-22 | 阅:  转:  |  分享 
  

本文参加了【诗韵中国】有奖征文活动

王维诗歌到盛唐已经众体皆备,王维被人称为“五言宗匠”,是因为其五言诗留存最多,实际上他各种诗体无所不精,堪称全才。他是伟大的诗人,又绝不仅仅
是诗人。王维是盛唐文化大发展、大爆发环境中所孕育的文化之星。思想上,他兼通佛老,参禅悟道;艺术上他不仅是众所周知的诗人,还是音乐家
、画家、书法家……。所谓“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对这样的艺术巨人来说,只是基本功——他不仅样样精通,更样样登堂入室,蔚为大家。他精
通音乐,进士及第后就曾被任命为太乐丞;绘画则被后人推为南宗山水画派之祖。这样艺术养分共同滋养了他的诗文,尤其是诗中常常呈现的鲜明唯
美的画面感,最为后人称道。王维(701—761)字摩诘,号摩诘居士,祖籍太原祁县(今山西祁县)。他生年晚于孟浩然,成名却更早。从1
5岁起,他游学长安,并于开元九年(721)中进士,担任太乐丞,后不久因事获罪,被贬济州司仓参军。此后他开始了半官半隐的生涯,曾先后
隐居淇上、嵩山和终南山,并在终南山筑辋川别业以隐居。其后宦海沉浮,最终官至尚书右丞。不过,晚年的诗人已无意于仕途,退朝之后,常焚香
独坐,诵禅静悟。上元二年(761)王维61岁,卒于辋川别业。有《王右丞集》。“诗佛”是怎样炼成的?被后人称为“诗佛”的王维是历经人
生沉浮之后的摩诘。和众多盛世诗人一样,青少年时便游学长安的王维对功名亦充满热情和向往,渴望建功立业,写出的作品也是满怀壮志豪情甚至
侠义精神的。前者如我们熟悉的他出塞前后写的诗:《使至塞上》《从军行》、《观猎》、《出塞作》、《送元二使安西》等,洋溢着壮大明朗的情
思和气势。以英特豪逸之气融贯于出色的景物描写之中,形成雄浑壮阔的诗境。如: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
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使至塞上》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回看射
雕处,千里暮云平。《观猎》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送元二使安西》后者如《少年行》系列,热
烈地表现少年意气,赞颂以身许国、无惧生死的侠义精神。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少年行·其一
》出身仕汉羽林郎,初随骠骑战渔阳。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少年行·其三》?但开元末年,有“贤相”之誉的张九龄被李林甫取
代,人到中年的王维也感受到其中潜伏着政治的危机,功业之想渐淡,对佛道禅寂之说的兴趣渐浓。王维由此开始了半官半隐的生活,寄情山水间。
这个阶段的山水田园诗,寄托了诗人高洁的情志,倾注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醉心之爱。其中既有明美鲜洁的画面,又不乏沉静悠然的禅意哲思,富有
生趣又隽永明美。正是这些作品奠定了王维山水田园诗大家的地位。苏轼这样评价他的诗画:“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他的诗实现了画意和诗情的完美结合。如: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田夫荷锄立,相见语依
依。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渭川田家》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
可留。《山居秋暝》太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终南山》人闲桂
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鸟鸣涧》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鹿柴》轻阴阁小雨,深院昼
慵开。坐看苍苔色,欲上人衣来。(《书事》)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山中》)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
无。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终南山》)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辛夷坞》这些诗里,声音、光色、物象都是
经过精心挑选和提炼的,是切合作者心境的。他像画家一样,敏锐地在动态中捕捉自然事物的声影光色,并借鉴绘画等艺术手法,通过构图布置、设
色分层,实现诗中丰富生动的画面感和层次感。诗中描绘的景物,是作者心境情绪的反映。以超然物外的禅意入诗,诗中画面便不但有了情味,还有
了哲理,进入了空明宁静的境界。无论是画面感的营造,还是空明宁静的禅意境界,摩诘的山水田园诗都比陶渊明、孟浩然等先贤前辈们走的更远。
他以音乐、绘画和禅意,将山水田园诗的创作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也为他赢得了“诗佛”之称。“山水田园诗在王维手中,得到一次总结和显著的
提高。他的诗,既有精细的刻划,又注重完整的意境;既有明丽的色彩,又有深长隽永的情味;既包涵哲理,又避免了枯淡无味的表述,而且风格多
变,极富于艺术创作性。他的成就,对后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上面这段话是人们评价王维山水田园诗的成就时常常引用的,概括得的确很到位。
王维写相思别情的诗也很出色,他善于用民间歌谣的素朴语言和自然音调,表现出单纯而又隽永的韵味,如: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
多采撷,此物最相思。(《相思》)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杂诗》其二)明朗活泼如日常生活的语言,却又
那么鲜活而真淳,传达出具有普遍意义的人生情思,因此千百年来传诵不绝。1.读《旧唐书·王维传》节选,了解历史上的王维。王维字摩诘,太
原祁人。父处廉,终汾州司马,徙家于蒲,遂为河东人。维开元九年进士擢第。事母崔氏以孝闻。与弟缙俱有俊才,博学多艺亦齐名,闺门友悌,多
士推之。历右拾遗、监察御史、左补阙、库部郎中。居母丧,柴毁骨立,殆不胜丧。服阕,拜吏部郎中。天宝末,为给事中。禄山陷两都,玄宗出幸
,维扈从不及,为贼所得。维服药取痢,伪称喑[yīn]病。禄山素怜之,遣人迎置洛阳,拘于普施寺,迫以伪署。禄山宴其徒于凝碧宫,其乐工
皆梨园弟子、教坊工人。维闻之悲恻,潜为诗曰:“万户伤心生野烟,百官何日再朝天?秋槐花落空宫里,凝碧池头奏管弦。”贼平,陷贼官三等定
罪。维以《凝碧诗》闻于行在,肃宗嘉之。会缙请削己刑部侍郎以赎兄罪,特宥[yòu]之,责授太子中允。乾元中,迁太子中庶子、中书舍人,
复拜给事中,转尚书右丞。维以诗名盛于开元、天宝间,昆仲宦游两都,凡诸王驸马豪右贵势之门,无不拂席迎之,宁王、薛王待之如师友。维尤长
五言诗。书画特臻其妙,笔踪措思,参于造化,而创意经图,即有所缺,如山水平远,云峰石色,绝迹天机,非绘者之所及也。人有得《奏乐图》,
不知其名,维视之曰:“《霓裳》第三叠第一拍也。”好事者集乐工按之,一无差,咸服其精思。维弟兄俱奉佛,居常蔬食,不茹荤血;晚年长
斋,不衣文彩。得宋之问蓝田别墅,在辋口,辋水周于舍下,别涨竹洲花坞,与道友裴迪浮舟往来,弹琴赋诗,啸咏终日。尝聚其田园所为诗,号《辋川集》。在京师日饭十数名僧,以玄谈为乐。斋中无所有,唯茶铛、药臼、经案、绳床而已。退朝之后,焚香独坐,以禅诵为事。妻亡不再娶,三十年孤居一室,屏绝尘累。乾元二年七月卒。临终之际,以缙在凤翔,忽索笔作别缙书,又与平生亲故作别书数幅,多敦厉朋友奉佛修心之旨,舍笔而绝。
献花(0)
+1
(本文系和语文在一...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