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怎么判断自己是“阳虚”还是“阴虚”?

 我心依旧1368 2019-05-22

在说到阳虚与阴虚之前,我们有必要先了解一下“阴”和“阳”的属性划分。中医认为,正常情况下,阴和阳是相互依从,相互制约,处于动态的平衡当中。凡是运动着的、外向的、上升的、温热的、功能性的等都属于阳;相对静止的、内守的、下降的、寒冷的、物质性的等都属于阴。所以,阴可以简单理解为以寒凉性和物质性两个方面;阳可以简单理解为温热性和功能性两个方面。

正常情况下,阴阳是处于动态平衡当中。当阴、阳的某一方出现不足或亏虚,就会出现阴虚或阳虚的情况。阴虚就表明寒凉性和物质性方面出现了不足,所表现出来的症状就是以阳(温热性偏多)相对偏多,即虚热证,如心情烦躁、手脚心发热、午后潮热等。同时阴虚还伴有物质(阴液)的减少,即津液的匮乏,如津亏血少,月经量少,大便干燥,小便量少色黄,咽干口燥,口干舌燥等。相反,阳虚则以阴(寒凉性)相对偏多,即虚寒证,如畏寒怕冷,手脚冰凉,四肢不温等。同时阳虚还伴有功能的不足(阳气的推动不足),即少气懒言,神疲乏力,头晕目眩,易出虚汗,活动后这些症状加重等。

简而言之,阳虚是以虚寒之象+气虚为判断依据。阴虚以虚热之象+津液不足(或血虚)为判断依据。

阳虚的常见症状有畏寒肢冷(手脚冰凉),口淡不渴,或渴喜热饮,自汗,小便清长,或尿少浮肿,大便稀溏,面色晄白,舌淡胖嫩,苔白滑,脉沉迟无力。可兼有神疲,乏力,气短等表现。

阴虚的常见症状有五心烦热,潮热盗汗,两颧发红,咽干口燥,尿黄便干,舌红少津、少苔或无苔,脉细数等。

总之,阳虚与阴虚的判断,是需要结合自身的相关症状来综合分析辨证的,必要时建议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来分析、判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