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白石不用说,在我国近现代绘画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他画画很有意思,比如他画《蛙声十里出山泉》,整幅画作没有出现一只青蛙,却画出了蛙声一片的奇妙感觉。他画老虎不画脸,却画出了猛虎下山的气势。殊途同归,齐白石也画了幅“不要脸”的牛,以7700万的天价成交。然而,有一位画家也画了一幅画,还是半头牛,却卖了1.59亿。这位画家是谁呢?他画的牛又有何独到之处? ![]() 齐白石一辈子除了画各种虾米、昆虫,也是特别擅长“犹抱琵琶半就是这幅“不要脸”的牛,却卖了7700万,让人很是匪夷所思。其实,他的这幅“不要脸”的牛与他之前的表现书法有异曲同工之处,让人很是不解其中奥妙,却又回味无穷。齐白石画的这幅牛,从画面上来看,就是一头牛,留给你的只是牛屁股。齐白石老人的画作,往往都是很有哲理艺术性,让人总能从中有所收获。其实,我们能从齐白石的这幅“不要脸”的牛,总能从中寻找出一些传统的民族文化符号,譬如耆老、朴实。他的这幅画作,卖出7700万,似有可斟酌之处。 ![]() 那么,齐白石这头“不要脸”的牛,为何值这个价钱?其实,我们从齐白石老人画中牛的背影,就能看出这头牛,实在是经历了一番风吹雨打,很有故事。大家注意看一个细节,齐白石将这头饱经风霜的牛的脊梁,勾勒的很有故事性。他画的这头牛,历经岁月摧残依旧百折不挠,令画作中的老黄牛那种任劳任怨的吃苦精神,跃然纸上而又令人回味无穷。所以,齐白石这幅画能够卖7700万,除了名气使然也有丰富的艺术内涵蕴含其中。 ![]() 然而,有一位不世出的“国画大师”也画了头牛,还卖了1.59亿。他就是我国可与齐白石、张大千相比肩的潘天寿,他画的这幅画作正是《耕罢》。潘天寿将画作中的老牛,那种精疲力尽给完美的展现出来了。水牛在广大农民的心目中,地位是相当的崇高。在古代一头水牛,可以说与身家性命相担保并不为过。潘天寿生于农村,幼时家贫放过牛。他对水牛的那种吃苦耐劳的精神,拿捏的很到位。潘天寿在水牛身上下足了功夫,与齐白石不同,他画的牛就画了半身。 ![]() 然而,也就是半头牛,却顶齐白石的两头牛,足足卖了1.59亿。潘天寿画的牛,与齐白石棋高一着处就在于把牛的吃苦耐劳的精神展现的比较真实。齐白石的牛虽然也是大笔如椽,然则终究略显浮夸,潘天寿则不然,小时候放过牛,成名后画作多为牛,术业有专攻,画的牛自然比齐白石多了几分神韵。如果拿潘天寿画的虾米,恐怕也比不上齐白石画的草虫果蔬之类的画作。 ![]() 齐白石画“不要脸”的牛,卖7700万,不能说他画的牛不好。在潘天寿的面前,终究是略逊一筹。作为国画大师的潘天寿,他也画了一幅牛,却卖1.59亿.其实,经过一番对比,我们不难发现,他在表现手法上与精神层面上,确实是比齐白石略高一筹。他的《耕罢》之所以能卖1.59亿,必然有其道理。二位大师旗鼓相当,皆为“国画大师”,金钱不能片面的衡量其艺术价值,都是值得我们用心品味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