頸椎病亦可以引起中風,不要等到中風了,才知道自己患有頸椎病! 頸椎病是高發疾病,多發於青壯年,尤其是辦公室一族職員。頸椎病自我診斷法可以幫助我們在第一時間內發現自己是不是患有頸椎病,並且能夠及早的進行治療。如下介紹幾種診斷頸椎病的簡單方法供大家參考。亦可以對照如下幾點判斷你自己是否患有頸椎病。 1.頸肩肌肉的酸痛:頸肩肌肉出現酸痛的症狀,向上牽引頭頸減輕,而向下加壓則疼痛加重。是頸型頸椎病常見的症狀。 2.上肢的放射性疼痛及麻木:頸部疼痛的同時,伴有上肢的放射性疼痛及麻木,是神經根型頸椎病的常見症狀。 3.偏頭痛、眩暈:日常生活中,出現偏頭痛、眩暈症狀的患者,尤其是轉動頭頸,會加重偏頭痛、眩暈的症狀,甚至出現猝倒的症狀。是椎動脈頸椎病的常見症狀。頭頸旋轉時出現眩暈是本病的特點,又稱頸性眩暈。這是因為頭顱的旋轉主要是在頸1-2間進行,椎動脈此處在轉頭時最易受壓。 4.下肢肌力減弱:走路時猶如踩棉花,是脊髓型頸椎病常見的症狀。 5.吞咽困難:日常生活中出現噁心、嘔吐、吞咽困難的患者,是食管型頸椎病常見的臨床症狀。 上述所知頸椎病自我診斷法。通過這五點的介紹,相信大家對於頸椎病的診斷有了進一步的瞭解,熟練掌握此常識,可以及早地治療頸椎病,讓其不繼續發展下去。另有如下輔助檢查: 1.檢查頸椎活動度:把頭緩慢向各個方位旋轉,看頸部是否出現疼痛。 2.檢查頸椎出毛病的部位:微微低頭,從最突出的第七頸椎開始往上,手輕輕地按壓頸椎及左右兩側。如果出現壓痛,或者摸到條鎖狀、砂粒狀的硬塊,可能就是頸椎問題的所在。 以上條件若再不能确診,則需請求醫生帮助診斷。 哪些人易患頸椎病? 1.從年齡上分析。由於伴隨著年齡的增長,頸椎過多的慢性勞損會引起椎間盤變性、減弱,椎體邊緣骨刺形成,小關節紊亂,韌帶增厚、鈣化等一系列退化性病理改變,因此,中老年人患頸椎病的較多。但隨著電子時代的到來,低頭工作及平時生活低頭看手機等,頸椎病的發病年齡越來越年輕化。 2.從職業上分析。長期低頭伏案工作者或頭頸常向某一方向轉動者易患頸椎病。這些職業包括辦公室工作人員、打字員、抄寫者、電腦操作人員、會計、刺繡女工、手術室護士、長期觀看顯微鏡者、交通警察和教師等。 3.從睡眠姿勢上分析。由於人的一生中大約有1/4-1/3時間是在床上度過,當枕頭過高、過低或枕的部位不當時,不良睡眠姿勢持續時間較長,睡眠時間又不能及時調整,易造成椎旁肌肉、韌帶、關節平衡失調,張力大的一側易疲勞而產生不同程度的勞損。因此,喜歡臥高枕者及有反復“落枕”病史者易患頸椎病。此外,躺著看書、看電視時頭部長久單一姿勢等日常生活中不良姿勢過多的人,也易發生頸椎病。 4.從頭頸部外傷史上分析。有頭頸部外傷的患者易患頸椎病。由於交通事故、運動性損傷導致的頸椎損傷,往往誘發頸椎病的發生。外傷後的頸椎病以年輕人較為多見。如體育活動中的不適當的運動,超過了頸部所能耐受的量;軍事訓練中失手造成的頸部意外創傷等,往往會導致損傷後的椎間盤、韌帶不能修復而發病。 (以上圖文是參考網上的相關文章及采用了網上的相關圖片編輯而成,版權屬原作著作,解釋權屬「廣博中醫治療中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