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有朋友提问的时候,发一些鱼有明显外伤或疾病晚期的图片,69实在是想喷人。作为鱼的主人、饲养者,鱼都这个状态了,难道看不到吗?非要等到无力回天的时候,再来捶足顿胸吗? 这里可能就有朋友要问了,我是新手我不会看,怎么办? 这篇文章,也就“应势出生”! 虽然很难总结,但只要能多救活几条鱼,也值了! 【外伤】 关键字:烂肉、掉鳞 观察难度:★☆ 治疗难度:★☆ 是否传染:否 起因: 饲养热带鱼,绝大多数都存在混养和打斗的问题,这也是无法回避和完美解决的问题。我们能做的就是尽早发现被打伤的弱势鱼,进行合理的隔离和治疗,而不是等到他们奄奄一息的时候,再来想办法。 描述: 外伤可能是新手最常见的问题了,当然在69的字典里,这根本不算疾病。 从未听说过一种病,叫做烂肉;也没听说过一种病,叫做掉鳞。 治疗方法: 1、将弱势鱼原缸水,隔离缸内隔离; 2、隔离缸内下黄粉,进行药物,具体用量见药物说明; 3、辅助以爆氧,直到痊愈; 【白点病】 关键字:白点 观察难度:★☆ 治疗难度:★☆ 是否传染:是 起因: 带有小爪虫的病鱼或者水进入缸内而寄生在鱼身上。白点其实就是体表寄生虫——小爪虫,它是一种微型的寄生虫,像细胞一样。 描述: 白点病算是最简单的初级疾病,白点病一般都是由于温差较大,降温,引入新鱼等引起的。只要给予足够的氧气,一般问题不大。 这里有一个误区,就是高温不得白点病,这是不正确的,只能说温度较高的情况下,白点病的几率可能会相应的降低。 治疗方法: 1、将鱼缸温度缓步提升至30-32℃,即升温; 2、将气泵开至最大,即爆氧; 3、初期可以下盐3‰,中后期需下亚甲基蓝药浴; 4、发现白点脱落后,换水1/2-1/3,一般治疗周期为一周; 【水霉病】 关键字:白毛 观察难度:★☆ 治疗难度:★★★☆ 是否传染:是 起因: 主要因为紧迫造成的二次性感染,鱼只因拥挤、移动或其他不良环境因素的影响,造成体表组织受伤,水中的水霉病游孢子即伺机附着,于坏死组织上开始发芽形成菌丝,菌丝除寄生于坏死组织外,尚可漫延侵入附近的正常组织,分泌消化酵素分解周围组织,更而贯穿真皮深入肌肉,使皮肤与肌肉坏死崩解。 自己的经验主要是由于3点原因造成:PH过低、阴雨天大面积换水引入霉菌、鱼缸水温过度或者昼夜温差较大。 描述: 水霉病是一种很难缠的疾病,虽然市面上有很多的特效药,但是目前还未发现一款很全能的药物。 治疗方法: 1、针对PH过低引起的,可通过PH相关仪器测出结果,一般低于5会引起水霉病,解决办法是在换水1/2-1/3,在过滤中增加珊瑚骨等可以增加/温度PH的滤材; 2、针对霉菌引起的,可换水1/3,使用老三样,配合甲基蓝或莫斯特1000(或其他霉菌特效药)药浴,具体用量看药物说明; 3、针对温度引起的,可通过升温30℃,下盐3‰,换水1/3进行老三样治疗; 【外寄病】 关键字:蹭缸 观察难度:★☆ 治疗难度:★☆ 是否传染:是 起因: 主要因为活鱼,活饵等引入了寄生虫,附着于鱼的体表组织,造成鱼的皮肤瘙痒,从而发生蹭缸擦身的现象。 描述: 其实对于蹭缸这种情况,每个鱼多多少少都会存在,69也不建议下药治疗,一般情况下问题不大。 治疗方法: 1、使用老三样观察一周; 2、如现象无明显改善,使用甲基蓝药浴,具体用量看药物说明。 【蒙眼病】 关键字:蒙眼 观察难度:★☆ 治疗难度:★☆ 是否传染:否 起因: 蒙眼主要是由于新鱼入缸未适应水质、水质突然恶化、鱼打斗造成外伤等原因,导致鱼眼被细菌入侵,导致感染。 描述: 初期蒙眼病是一种可以自愈的疾病,一般老三样或黄粉药浴,1至3天即可痊愈。如果长时间蒙眼,导致内蒙的话,可能就无力回天了。 治疗方法: 1、换水1/2-1/3,升温30℃,爆氧; 2、初期全缸下黄粉,进行药浴,具体用量见药物说明; 3、中后期可以买鱼眼宝等专用眼药,进行滴试、药浴,具体用量见药物说明; 4、3天后换水1/4-1/5,补入等量的药剂,一般治疗周期为一周; 【凸眼病】 关键字:凸眼 观察难度:★☆ 治疗难度:★★★☆ 是否传染:否 起因: 凸眼主要是由于水质不良而引起,包括水质波动,如温差较大,PH震荡等情况,以及水质恶化两种情况.。 描述: 一般凸眼会伴随着蒙眼或头洞等现象并发出现,凸眼短时间内不会引起鱼体的死亡。 治疗方法: 1、停止喂食,换水1/3,升温28℃,爆氧; 2、全缸下甲硝唑或大白片,进行药浴,具体用量见药物说明; 3、3天后换水1/3-1/4,补入等量的药剂,一般治疗周期为一周至十天。 【融鳍病】 关键字:融鳍 观察难度:★★☆ 治疗难度:★★★☆ 是否传染:否 起因: 融鳍据悉是由水中的嗜水气单胞菌侵害造成,在硝化系统不健全时,此菌容易暴发。 描述: 融鳍病不太常见,一般出现在过滤系统不完善的小缸中。69只知道水质偏酸(PH较低)时,会出现融鳍现象。 治疗方法: 1、对水质PH进行测量,如过低,可在滤材中增加珊瑚骨稳定PH; 2、对水质进行调节,如加强过滤,合理搭配滤材等。 【头洞病】 关键字:脓包,坑洞 观察难度:★☆ 治疗难度:★★★☆ 是否传染:是 起因: 头洞病也称为头及侧线腐蚀症,起成因众说纷纭,有的人说是营养不足,有的人说是寄生虫引起,也有的说是水质细菌超标引起;现在最普遍的原因是由于病原体六鞭毛虫寄生导致。 它是一种小型的单细胞寄生虫,主要寄生于鱼肠道和内脏器官,鱼会因为水质问题、状态问题等诱因,导致此病的爆发。 描述: 头洞病主要分为三种表现形态,具体可以参见下面这篇文章。 治疗方法: 1、如鱼头部有粉刺、脓包;可切开脓包,使用棉签清理脓血; 2、使用甲硝唑片剂磨成粉末,将粉末填充进脓包、洞内; 3、使用红霉素软膏封口,将病鱼放置隔离缸内黄粉药浴; 4、每25L水体使用1片甲硝唑(2g)进行药浴,3天后换水,补充等量药剂,一周即可; 【肠炎病】 关键字:白便,腹水,呼吸急促 观察难度:★★★☆ 治疗难度:★★★★☆ 是否传染:是 起因: 吃的食物不洁或未适应新环境等引起的消化不良,造成假单胞菌,属巴氏得氏杆菌引起细菌性肠炎。 一般的表现有:白便、拖便、食欲不振、趴缸不活跃; 描述: 如发现实心白便,可停食观察;如发现透明白便,应及时隔离治疗。 肠炎病同样根据引起的病因不同而有不同的表现形态,具体可以参见下面这篇文章。 治疗方法: 1、停止喂食、换水1/4-1/5,升温28℃,爆氧; 2、全缸下庆大霉素或甲硝唑,进行药浴,具体用量见药物说明; 3、3天后换水1/4-1/5,补入等量的药剂,一般治疗周期为一周至十天; 【内寄病】 关键字:消瘦,弓背 观察难度:★★★☆ 治疗难度:★★★★☆ 是否传染:否 起因: 吃的食物不洁,将寄生虫带入体内,其中鞭毛虫影响最大,它寄生在鱼的肠道内,是一种小型的单细胞寄生虫,主要寄生于鱼肠道和内脏器官,鱼会因为水质问题、状态问题等诱因,导致此病的爆发。 一般的表现有:食欲不振,不活跃,缩鳍,颤抖颤栗;有些品种会出现食欲一般,但是凹肚、弓背等现象。 描述: 一般投喂颗粒饲料,可以极大程度降低内寄的爆发几率; 野生鱼可能会由于紧迫,爆发内寄,这种情况下有一定的治疗难度。 治疗方法: 1、换水1/4-1/5,升温28℃,爆氧; 2、全缸下百必除,进行药浴,具体用量见药物说明; 3、3天后换水1/4-1/5,补入等量的药剂,一般治疗周期为一周至十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