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历史上有哪些令人听起来就觉得很恐怖的事件?

 燕山茶社 2019-05-23

看了许多回答,基本都是比较惊人的案件和历史惨剧,但是和我要说的这个话题来说,那就是小巫见大巫了。

这个让人恐惧的事件其实是一场著名的科学实验——电子双缝干涉实验,这个实验的结果可以轻松的摧毁你的三观,让你从小到大建立的世界观瞬间崩塌,让你怀疑这个世界的真实性,让人怀疑这个世界和我们看到的一切,包括山川河流,鸟语花香是不是就是一个个程序?是不是有更高级的文明操控着世界万物。由于话题太过高端(量子力学),我尽量以比较容易理解的语言来描述内容,就算你对量子力学一无所知也能轻松看懂。

19世纪以来,光是由粒子组成还是由波组成的科学界一直争论不休,双方分成两大派,波派和粒派。像牛顿,爱因斯坦,惠更斯等都参与撕逼之中,于是1924年,就有科学家做了一个实验,电子双缝实验,具体内容就不在细说,相信你们也不愿听,因为这不是重点,总之,实验结果证明了光是由波组成的,波派胜出。

而1974年,梅里教授又进行了电子双缝干涉实验,本来这次实验目的是观察上面那个实验(1924年实验)过程是如何发生的,实验的装备仪器和以前相同,唯一不同的地方就是梅里教授在房间里加装了极高清的摄像头,以便于观察。因为人的肉眼是捕捉不到电子运行情况的。

但是实验结果震惊了科学界,因为教授发现,只要装上摄像头后,光的实验结果就会呈现出粒子状,只要关掉摄像头,光就呈现出波状。于是科学家们采用种种手段和种种仪器测试,但是光电子好像有自己的思想一样,当它感觉到你在观察他,他就成粒状,你不观察他,他就成波状?光子是波还是粒取决于人类观察不观察?取决于人类的意识?人类意识可以改变实验结果?没道理啊?

打个比方,你在电视机前看一场篮球比赛,一个球员拿到球后,远程投篮,这时候球进不进取决于什么?只能说取决于该球员的技术水平,或者对方防守力度等等,绝不取决于你的电视机,不取决于你在看球还是不在看球。

但是实验结果却是球进不进取决于你是否在看球,如果电视机里的球员把球扔出去后,你一直看着电视,那么球就一定进,如果你闭上眼睛,球就一定不进。

后来科学家利用光子、原子、甚至分子做双缝干涉实验,得到的结果也与梅里教授相同,为何人的意识能决定微观粒子的运动状态呢?为何微观世界的粒子仿佛像有灵魂一样呢?细思极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