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身难得,佛法难闻。佛家有个比喻,说众生在无始无终的时空中生生死死,死死生生地轮转,要进入人道,获得人身,这种机会非常渺茫。好比汪洋大海中盲龟遇浮木,这只盲龟每一百年从海底浮上来一次,然后有一次它就在浩无边际的大海中,遇到一块浮木,而这块浮木恰好有一个空洞让它容身——我们今生能拥有人身就比如盲龟遇浮木。我们要珍惜人身,在做人的基础上,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让生命拥有更广阔更殊胜的未来。 人的生命其实是没有死亡的,死亡是一种幻觉,是人的思想意识没有突破时间与空间的界限,生命不能自主的一种错误的、低级的认知。 佛陀告诉我们,生命有分段生死和变易生死二分。分段生死也就是所谓过去生灭继有现生,现生灭复有来生,如是三世。 凡夫三世轮回,因所作善恶业因的不同,随业显发为不同的有情之类的生命形态,小到微生物,大到海鲸、龙象之类。人属六道中的一个空间维次。 也就是说,如果从物理器世界来表述的话,六道可拟之为六个维次空间,各以其不同的质能方式和形态构成其特定的维次空间的生命体。 中国的《易经八卦》将这六个维次空间以六爻来表达,六爻即阴阳,可以理解为波粒的二重性,物质与反物质的对待与重叠,种种变易关系,表现为错、综、复、杂的量子态纠缠。 《易经》在数千年前即发明了这种内在的奥秘。《易经》讲“生生之谓易”,我们往往很容易地带过这句话,但是这其中有大智慧。它告诉我们生死是一个假象,生生不息,变易不止,这是自然的质能转换与化变的一种现象,它具有无尽无止的特点,规范于无极的时空拟态。 那么导致这种生生变易的内在原因是什么呢?——“精气为物,游魂为变。” 精气它是一种能量,物是质量,质能是互容与质能转换,实质上是什么呢?——零和!也就是太极状态。 波与粒子,阴与阳的偶合与重叠,实质上是一体的,因为观察者及观察的角度问题,同一种存在表现为不同的含义和差异,它具有绝对不可确定原理,但有着相对的认知存在。 导致并决定其变易和绝对不可测的内因则是“游魂为变”。 游魂是什么呢?所谓“游魂”就是唯心识性。唯心识性表现为观念、意识与思维。唯心识性不可量化,如果你能确定其位置,但是不能同时确定其变易速度,也就是说要准确地判定一个人绝对存在的时间和空间是测不准的。换一句话来讲,你所看到的存在在根本上无法确立——即生即灭,此生则彼生,此为目前而非目前法——你的认知和观察只是相对于你的存在,对另一只眼目而言,存在之人及其世界具有不同的结构和现象——这就是人生和宏观宇宙与微观世界的三者不可思议之处。 因为不可测原理,虽示凡夫而即身为登地圣人;虽迷情未悟,但顿悟即可成佛。 上述乃是三界六道众生客观幻现共有的法则,至于超出三界超六道,则另有途径与妙心,在这里不加讨论。
|
|
来自: 刘政人性本恶 > 《法治中国、宗教、诚信危机与不信任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