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茶员的职业虽然称不上是罕见职业,但也并不多见,在大部分中国人的认知中,对于“评茶员”职业的印象还是相对模糊。 评茶员的定义虽然简单——以感觉器官评定茶叶品质(色、香、味、形)高低优次的人员,但却是茶行业内的全能代表。 专业评茶员用眼、口、鼻、手就可以迅速判断一款茶的产地、工艺、品质等,从而对茶的定价、制作、销售等环节给予指导意见,进而把控茶叶的产品质量安全。所以,身为一名评茶员,知识储备量必须足够多。 除了分辨茶叶、鉴定品质以外,还要懂得不同茶叶的标准泡法,清楚茶叶制作的不同,了解国内、国际的茶叶相关标准,明晰茶叶市场的变化,连茶叶销量都要会计算,比如“某茶厂2002年预测销售铁观音50t,实际销售55t,试用指数平滑法预测2003年的销售量是多少”。 如果你身边有一名优秀的评茶员,那么,请叫他/她——学霸。 5月12日到15日,来自中国各个省份的“学霸们”将云集武夷山,参加“‘武夷山杯’首届全国评茶员职业技能竞赛”总决赛。五月武夷,评茶江湖,终极一战。 △大赛组委会副主任、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副主任徐恒玫为大赛承办地授牌 01 国家级赛事,云集17省评茶高手 这是评茶员职业领域举办的第一个中国国家级赛事。自2018年10月下旬开展竞赛预选赛以来,吸引了全国17个省区参与,近70所职业院校,近500支参赛队伍,4000多位选手,覆盖了50%以上的地市。 △安徽省赛区预选赛 大赛通过笔试和实操两类考试检验选手的理论水平和实际操作技能水平。全面、系统、完整的测试样本为中国评茶技术验证提供充足数据库,为建立中国评茶技术体系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撑。 根据赛制安排,总决赛各省参赛人员包括分赛区预选赛职工组全能赛前3名、单项赛前3名,学生组全能赛前3名、单项赛前3名,以及推荐企业代表队2队,每队3人。 02 以赛促学,重视综合能力培养 此次大赛设置了多样赛程,围绕茶形辨认、香味排序、品质审定、茶汤品鉴、茶品设计等方面的专业评茶技术对参赛选手进行一系列立体、全面考核。 大赛以赛促学、以学促训。据悉,各产茶区对大赛高度重视,赛前通过召开选手说明会、裁判统筹会、集中赛前集训等形式广泛开展动员、培训工作,依据我国《评茶员国家职业标准》的有关规定,组织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学习、实践和交流活动。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主任杨荣表示,本次大赛顺应了中国茶产业高速发展对人才队伍建设的需求,要以此次大赛为契机,形成茶行业的国家级竞技体系,建立健全茶行业人才培养和评价体系,提升人才培养的数量和质量,发挥优秀技能人才的引领作用,助力我国茶产业的高速发展。 03 六小组部署考评机制 大赛组委会下设竞赛秘书组、裁判组、命题组、技术保障组、文件组、后勤保障组等六个工作小组,专门负责赛事运营、规则制修订、赛事仲裁、竞赛监督、结果考核评定,六个工作小组各自独立运营,以确保赛事公平公正。 04 诞生评茶行业最高荣誉奖项 本届大赛组委会精心组织,建立了一整套适用于评茶员行业自身人才队伍选拔的科学有效、配套完备的方法制度,展示评茶专业的最高技术水平。 本次大赛将首次产生全国技术能手荣誉称号,这也是业内的最高荣誉奖项。组委会将根据赛事竞技情况对优秀的参赛选手和团队进行颁奖表彰,获奖个人和团体将由大赛组委会颁发的奖杯和证书。 △竞赛决赛总裁判长、福建农林大学茶学系教授郭雅玲发布总决赛方案 首届全国评茶员职业技能竞赛的举办,对于各地的茶产业和评茶职业技能人才培养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也是评茶员行业的新创举。 评茶江湖,风云际会。届时,“说茶”将聚焦“‘武夷山杯’首届全国评茶员职业技能竞赛”总决赛,带来一线报道。 撰文 / 余洁云 编辑 / 余洁云 当期责编 / 余洁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