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怎么评价冯梦龙的文学水平?

 燕山茶社 2019-05-23

冯梦龙是苏州府吴县人,生于1574年(明万历二年),出身名门世家。冯梦龙除了写诗文,主要精力在于写历史小说和言情小说,他自己的诗集今也不存,但值得庆幸的是由他编纂的三十种著作得以传世,为中国文化宝库留下了一批不朽的珍宝。其中除世人皆知的“三言”外,还有《新列国志》、《增补三遂平妖传》、《古今烈女演义》、《广笑府》、《古今谭概》、《智囊》、《古今谈概》、《太平广记钞》、《情史》、《墨憨斋定本传奇》,其中尤以选编“三言”的影响最大最广。

冯梦龙一生有涉及面广,体裁尤多,这除了本人的志趣和才华有关外,也和他的经历密不可分。他出生时,正值西方世界文艺复兴,与之遥相呼应,在当时的大明,也出现了许多离经叛道的思想家、艺术家,以他们惊世骇俗的见解,鲜明的个性特色,卓绝的艺术成就,写下了中国思想史、文学史上璀璨的篇章。他死于南明隆武二年,即清顺治三年,终年七十三岁。

文学上,冯梦龙重视通俗文学的教化作用,并认为通俗文学为“民间性情之响”,“天地间自然之文”,是真情的流露。冯梦龙有经世纬国的理想,自然不愿接受世俗的束缚。明代文学以小说、戏曲为特色的。冯梦龙在小说、戏曲、文艺理论都作出了杰出贡献的。在文学史上有着重要地位。

冯梦龙最为重要的作品是《智囊》和三言”即《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二拍(《初刻拍 案惊奇》和《 二 刻拍案惊奇》合称“三言二拍”。《智囊》其旨在益智。三言二拍其旨在于醒世。

在他的小说中有爱情,有斗争,有歌颂,有批判。文学上主张“情真意切,他追求:情真,意真,理真,有很高的理论价值。冯梦龙主张文学有教化作用,社会教化和通俗易懂。文学作既浅显易懂,又能教化大众,警醒社会,同时又充满理论性,哲学性和思想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