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云南这个2400年的古镇,人少景美,游客:比丽江更适合发呆和隐居

 关福 2019-05-23

每每有人问我最喜欢的旅行地是哪里?我总是第一个想到云南,尤其是云南的古镇,尤其是云南大理沙溪古镇!我喜欢云南古镇的原因很简单,那里古色古香、蓝天白云、鲜花簇拥、溪水潺潺,给人一种干净、清澈又明媚的感觉。

去年农历6月,我曾在沙溪古镇短暂停留,本来只是想花半天时间去逛逛便走的,可是却被这个古镇气定神闲的模样吸引了,于是找了一家非常有舒适的客栈住下,在那里待了2天。

沙溪古镇,一如她的名字,溪水清澈、温婉动人,我惊异的发现,这里有很多金发碧眼的外国人,而且他们在这里一住就是1周、1个月,他们来到沙溪后,便放弃了去其他地方,只每天在沙溪古镇里晒太阳、喝茶、喝咖啡、闲逛。

沙溪古镇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24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在唐宋时,又成了南诏国、大理国茶马古道上一个重要的古镇,并盛极一时。400多年前,沙溪人还拥有了发达的青铜冶炼技术,是云南青铜文化的发源地,有着非常光辉的历史。

一条古老的石板路从古镇里贯穿而过,这里的石板路和川渝古镇里不同,川渝古镇的石板路是长条形的青石板整齐的横向铺成,而沙溪古镇的路,则是两边铺横向红砂石板或者碎石子,较宽,中间则铺一溜较窄的条形石,我曾听过两种说法,有一种说,中间窄的那一溜是古时候官吏们走的道,两边则是普通老百姓走的,另一种说法是,中间是马队行走,两边行人走,到底哪种才是正解呢?我还没弄明白。

这是一条写满了故事、烙满沧桑的古石板路,从唐朝起,便每天有马队往返,运送着茶、盐以及各种生活用品,十分繁华。哪怕是现在,清晨里,你也依然能听到叮叮当当的驼铃声,当地依旧有马队踢踏而过,让人有一种穿越的感觉。

古道两边商铺林立,这些商铺大致有两种,一种是青砖木房,一种是粗糙的土房, 相互依偎在一起,每一个角度都是一幅油画,尤其是下午的阳光照映在土墙上,变成微妙而厚重的土黄色,那是画家们最迷恋的色彩。

你一定要到背街小巷里走走,因为里边别有洞天,你可能会遇到一家有趣的手工饰品店,也可能会遇到一家精致的小餐厅,甚或者,遇到一家高冷的木雕店,这里商铺的老板极具个性,他们专注于自己的手艺,并不刻意去讨好客人,反正,不管你来还是不来,他们都在那里。

四方街是古镇最开阔的地方,也是自古以来最热闹的聚集地,这里有一座标志性建筑:古戏台,古戏台经过千年时光洗礼,虽然经过修缮,但最大程度保留了它古老的模样,古戏台的结构是魁星阁,12个翘角如同展开的翅膀,在蓝天下振翅欲飞,雕梁画栋,好不华丽。自古当地白族人民在这里敬奉魁星,也有年轻男女在这里歌舞。

在四方街中间有一棵巨大的古槐树,枝叶舒展,遮住了大半个天空,这个季节树上开满槐花,朵朵雪白的花儿落在地上,几个女孩蹲在地上把白色花朵捡起,用手帕包好,那画面可动人了。这里有不少的咖啡馆,门外花开嫣然,游客们三三两两坐在花间、石梯上,感受阳光照在脸上的温柔,欣赏雨丝从屋檐落下的轨迹。

古戏台的正对面是距今600多年的兴教寺,兴教寺是国内仅存的一座明代白族 “阿吒力”佛教寺院,里面保存着 12 幅明代佛教壁画,是古代白族绘画的艺术瑰宝。不过要参观兴教寺,得购买门票,20元每人。

四方街古戏台两边分别有一个寨门,都是土坯砌成,虽然狭窄,却是原汁原味的茶马古道集市寨门的模样,不时会有马队从门里进出,不禁让人追古怀今、浮想联翩。

出了寨门,眼前又是一派乡间田园、小河悠悠的风光,惠江水恣意流淌,河堤两边垂柳洒脱、柿子树野趣盎然,供游客体验的马队叮叮当当的从树荫下走过。

再远处就是玉津桥,玉津桥建于清朝康熙年,经过几百年的风霜与战乱,依旧保留完好,只是桥身和桥墩上的砖石因为风吹雨打、马帮行走而凹凸不平。

赶集的日子里,沙溪古镇会格外热闹,集市上全是淳朴的妇女老人,他们排在路边,面前摆着新鲜的蔬菜、瓜果、向日葵、野生菌,尤其野生菌品质繁多,比如松茸、青头菌、牛肝菌、白风菌......熙熙攘攘的人群里,乡音让人倍感亲切。

古街上,老奶奶一脸慈祥,在大榕树下做包谷饼、稀豆粉,你一定要品尝他们做的乳饼,用新鲜的牛奶或羊奶做成,切片在炉子里煎的金黄,撒一点椒盐,特别美味。你也可以待在客栈里,享受岁月静好,这里的客栈大都很有情调,房子都是木式老房子,里里外外种上植物,花影重重间,四季皆如春。

夜幕降临,游客会钻到四方街上的小酒吧里,于影影绰绰的灯光下,和朋友小酌,或是听陌生的长发男子浅吟低唱,这就是沙溪古镇的日与夜,慵懒、惬意,让人忘记喧嚣和浮躁。

距离上一次去沙溪古镇已经1年,是时候再去看看了,希望与你相遇沙溪。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