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最神奇的一块玉石:历代帝王争抢两千年,据说宝物尚在人间

 刘沟村图书馆 2019-05-23

一、皇权天授,正统合法

《史记》记载: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统一华夏,自称“始皇帝”,命丞相李斯用和氏璧制成御玺,为中国历代正统皇帝的证凭,欲传万世。该玉玺方圆四寸,上纽交五龙,正面刻有李斯所书“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篆字,以作为“皇权天授、正统合法”之信物。在字周围还环刻着双龙戏珠图案,最下面有三道尖波浪线代表大海,这整个图案的寓意是:日照大海现双龙。

秦末战乱,刘邦率兵先入咸阳。秦亡国之君子婴将“天子玺”献给刘邦,刘邦建汉登基,佩此传国玉玺,号称“汉传国玺”,就是传国玉玺。自此以后,历代帝王皆以得此玺为符应,奉若奇珍,国之重器。得之则象征其“受命于天”,失之则表现其“气数已尽”。凡是登上九五之尊的开国帝王,都会秘密寻找传国玉玺下落,否则被天下人称为“白版皇帝”,显得不正统而为世人所轻蔑。

二、风云变幻,命运坎坷

西汉末年,皇帝刘婴年仅两岁,外戚王莽篡权,派弟弟王舜找太后索要传国玉玺,太后愤怒地将传国玉玺扔在地上,玉玺摔掉一个角,王莽命工匠用黄金修补。王莽败后,玉玺最终落到汉光武帝刘秀手里,开启东汉政权。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传国玉玺经孙坚、袁术、曹操后复归汉献帝。曹魏代汉,曹丕使人在传国玉玺肩部刻下八个隶字“大魏受汉传国之玺”,证明其篡位的合法性。后三国一统,玉玺归晋。

此后,传国玉玺历经了晋、前赵、冉魏、东晋、宋、齐、梁、陈等朝皇帝的手中,直到隋朝一统华夏,将传国玺收入隋宫。隋炀帝杨广被杀后,萧皇后带着太子元德与传国玉玺逃到漠北突厥。

唐朝初年,唐太宗李世民因无传国玉玺,于是刻数方“受命宝”、“定命宝”等玉玺,聊以自慰。公元630年,李靖率军讨伐突厥,同年萧后与元德太子背突厥而返归中原,将传国玉玺献给唐太宗,李世民龙颜大悦。

唐朝末年,群雄并起,传国玉玺又几经易手。公元939年,后晋石敬瑭引契丹军包围洛阳,后唐末帝李从珂怀抱传国玺登玄武楼自焚,史书记载真正的传国玉玺就此消失。

三、真假虚实,扑朔迷离

传国玉玺尽管已经焚毁,但它的传奇一直在演绎。北宋哲宗时,有一个农夫在耕田时发现了传国玉玺,经13位大学士依据前朝记载多方考证,竟认定这就是传国玉玺。靖康元年(1126年),金兵破汴梁,徽钦二帝被掠走,传国玉玺也被大金国掠走,随后便销声匿迹。公元1294年,忽必烈去世,传国玉玺又神秘地在大都出现。

1372年,朱元璋以历代传国玉玺未得为由,遣徐达率精兵分三路追击北元朝廷,可惜最终还是空手而返。此后,虽然明清时期,经常出现所谓“传国玉玺”的种种传闻,但最终确认都是赝品。随着时间的推移,帝国江山的稳固,传国玉玺也慢慢淡出了人们的视野。至此,经历了近2000年风风雨雨的传国玉玺就此湮没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

四、后记

传国玉玺到底有没有焚毁?玉石的形成条件是极其特殊复杂的。它们大多来自地下几十公里深处的高温融化的岩浆,这些高温的浆体从地下沿着裂缝涌到地球表面,冷却后成为坚硬的石头。在此过程中,只有某些元素缓慢地结晶成坚硬的玉石或宝石,且它们的形成时间距离我们非常遥远。从今天科学角度讲,雕刻传国玉玺的和氏璧是玉石中的“柱长石”,能耐1300度的高温,特别是整块的玉石,一般的火是焚化不了它的,但长时间高温焚烧烘烤,会导致玉石脱水,外表光泽暗淡变色,甚至出现裂纹,损伤极大。也就是说,这块传国玉玺肯定不会焚毁的,但质地和价值肯定大不如前,说不定哪天又会重现人间,续写它的传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