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茅莓 Rubus parvifolius L.

 369蓝田书院 2019-05-23

编者按

茅莓,又名蛇泡簕,蔷薇科悬钩子属植物,以全草及根入药。其药用名也叫薅田藨。有清热解毒、祛风利湿之功效,主感冒发热、咽喉肿痛、风湿痹痛、跌打损伤等。本品历代文献名称不一,不同地域异名现象也较严重,故本篇整理别名时,着重辑录常见的异名。本品最早见于《本草拾遗》。亦有考证以为《尔雅·释草》文中出现的“藨”即茅莓,兹备一说。

【别名】红梅消、倒筑伞(《植物名实图考》),蛇泡簕(《生草药性备要》),蛇泡竻、黑龙骨(《岭南采药录》),薅田藨根(《广东省中药志》),插田菠、两头粘、三月泡、插秧泡草、耕田波、五月红(《福建药物志》),天青地白草、薅田藨、托盘根、米花托盘根(《中药大辞典》),虎波草《简明中药药名词典》、黄牛泡、上山虎(海南),牙鹰簕(广州),拦路虎(广西、浙江),两头蛇(云南),倒足伞(贵州),乌泡(四川),插田薅、莓女、种田扭(浙江),草杨梅子(湖北),白肿消、猴子莓、磨盘(安徽),莳田脬(江西),托盘子(山东),婆婆头、蛤蟆草(东北)。

辨识《广东植物志》(第四卷):“攀援灌木;枝被柔毛和小钩刺,叶为指状或羽状复叶,叶柄长2.5—5cm;小叶3片,很少5片,卵形、卵状披针形或菱状圆形,大小极不等,顶生的1片长1.5—2.5cm,侧生的较小,但生于新枝或营养枝上的其长加倍,顶端纯圆或急尖,基部圆楔形或近圆形,边缘有不规则的粗锯齿和浅裂,上面近无毛或有散生疏柔毛,下面密被灰白色短茸毛;托叶线形,长约5—7mm,被柔毛;顶生小叶柄长1—2cm,与叶柄均被柔毛和疏小刺。花粉红色,数朵排成顶生的圆锥花序或单生于上部叶腋内;总花梗与花梗有疏刺并被柔毛,花梗长0.5—1.5 cm;花萼长4—8mm,内外均被柔毛或有小刺,萼裂片卵状披针形或披针形,顶端渐尖;花瓣倒卵形,比萼裂片稍短;花丝白色,稍短于花瓣;子房被柔毛。果球形,红色,直径1—1.5cm,小核果无毛或稍被毛。花期:4—6月;果期:6—8月。

产地:广东各地和海南澄边,生于低海拔至中海拔的山地、丘陵的和灌丛。

分布: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河南、山西、陕西、甘肃、湖北、湖南、江西、安徽、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台湾、香港、广西、四川、贵州、日本、朝鲜、越南。”

性味归经地上部分:苦、涩,凉;根:甘、微苦、涩,平。

归肝、胃、肺、膀胱经。

功能主治地上部分:杀虫疗疮、散瘀止痛、止血,主感冒发热、疥疮、疔肿、痢疾、外伤出血,十蒸九晒治吐血,止牙痛。

根:清热解毒、祛风利湿、养筋活血,主感冒发热、风湿痹痛、跌打损伤、咳血、吐血、崩漏、疗疮肿毒,理蛇伤,治喉痹等。

验方

蛀牙痛方】茅莓根三十克、黄栀根二十克、骨碎补二十克、半边旗十五克,熬服。

瘰疬方】茅莓根五十克、紫珠二十克、山银花藤三十克,熬服。

口腔溃疡方】生茅莓叶适量,捣汁调蜜,含服。

牙周炎方】茅莓根三十克、山银花藤三十克,熬服。

锁喉蛇方】茅莓根五十克、马鞭草三十克、苎麻根十五克,熬服。

肝炎方】茅莓根三十克、溪黄草二十克、制白花蛇舌草二十克、陈皮五克,熬服。

痔疮方】茅莓叶、杠板归生品各五十克捣烂,塞入处理好的猪直肠,隔水炖;喝汤吃肠子。

乳腺炎方】茅莓全草、蒲公英生品各一两,捣酒糟外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